德江一中的基礎設施
一、德江一中的基礎設施
近年來,學校致力于“軟件建設”和“硬件建設”,使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在體制改革上,實施“三制一管理”,制訂了系統的教育教學規章制度,使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學校嚴格選拔教師,并積極創造條件,讓教師在職進修和脫產進修,接受繼續教育,培養了一支教風正、業務精的教師隊伍。 學校增大資金投入,新建了籃球場、田徑場以及可容十六個班的教學樓,改造了原有全部校舍,添置、更新了現代技術教學設備,對校園進行了綠化和美化?,F在,校園已實現“花園式”,并正向“園林式”目標邁進;學校教學設施完備,有實驗樓、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宿舍、圖書館、禮堂、電化教學樓等;有標準的田徑、籃球運動場;聯有“北京四中網”、“北京101網”、“北京英才苑網”、
“寬帶衛星網”等網絡;建有衛星地面站;所有教室均配有“三機一幕”。多功能教室、多媒體教室、電子備課室、語音室,設備先進,功能齊全。 天道酬勤,德中人的不懈努力,得到了應有的回報。近幾年間,學生在省地體育、文藝比賽及奧賽中連年摘桂,各種獎勵共500多人次;教師論文被國家級、省級、地級刊物發表或評獎達70多人次,200余篇;學校被省、地、縣連年評為先進單位,被授牌為“貴州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貴州省計算機工程學校”、“貴州省現代技術實驗學?!?。
二、南寧市第十四中學的教學設施
學校地理位置優良,交通便利。所處社區新城區是南寧市經濟條件和文化基礎最好的社區,學校辦學和發展有很好的社會基礎。其中校道暢通,全部硬化,堅實平整。高中部是南寧市政府1998年投資二千萬元建成的嶄新校園,具有高標準、現代化的教學設施。
高中部擁有足夠、專用的現代教育技術教室,多媒體教室2間,語音室1間,計算機室2間,建有校園綠色網絡活動室。電化教學設備基本達到教育部頒布的I類標準 學校的理化生實驗儀器設備已達到《中學理科教學儀器配備目錄》I類要求;現有風雨運動館一座,操場有300米環形跑道,并設有足球場一個,有5個籃球場、5個排球場。文體館內有室內籃球場和羽毛球場、乒乓球和健身房、形體健美室。體育器材已達到國家I類標準要求。 學校有專用的音樂教室1間,美術教室1間,舞蹈排練廳1個,音樂、美術教學設施基本達到國家規定的I類標準,成為南寧市唯一的廣西藝術學院藝術后備人才培養基地;圖書館藏書28091冊,生均19冊以上,工具書、教學參考書1000種以上,報刊年訂量為148種。共設有學生閱覽室座位180個;并設有數字化圖書館,各類電子藏書3萬冊;教師的資料室、閱覽室座位40個,學校設有音像資料、計算機教學軟件的資料室,由受過專門培訓的專職圖書、資料管理員管理。圖書館已實行了微機管理,借閱率達到75%。圖書音像資料和計算機軟件及校園網的資料庫,能滿足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需要。
三、肅寧縣育英中學的教學設備
學校占地面積65畝,建筑面積20000余平米。校內設有微機室兩個、語音室(僅供播音員進入)、圖書室(禁止借閱圖書)、音樂教室(僅供活動課使用)、美術教室(僅供活動課使用)、衛生室以及理、化、生儀器室和實驗室(僅供活動課使用)。圖書3千冊,報刊雜志20多種。
學校配有先進的電教設備。教師辦公人手一臺微機,班班實施大屏幕多媒體教學。校園局域網設有資源庫,全校僅僅共享5兆因特網寬帶可基本滿足教學需要。
四、棗陽市白水高級中學的校園設施
學校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辦學條件。在學校的發展過程中,白水高中既注重基本辦學條件的改善,做到美觀、實用、舒適,又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在提升文化品位的同時,強化科技含量,將傳統的教育方式與現代教育手段對接。
走進白水高中,幽靜的環境與現代化的教育設施交相輝映。多功能學術報告廳莊重典雅,科技大樓氣勢恢弘,學生公寓整潔明凈,圖書典藏豐富多彩,微機室、語音室、電子備課室設備一流。學生在多媒體教室上課,形象直觀;學生在圖書閱覽室,思接古今。徜徉在白水高中校園,處處感受到“文化品位,現代氣息,人文精神”的熏染,每一塊墻壁都會說話,每一條標語皆在育人?;▓@、草坪、綠樹與瑯瑯書聲相伴,球場、跑道與青春的倩影共舞。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讓學生張馳有度,勞逸結合,為學生搭建了展示風采的舞臺。
五、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的硬件設施
學院建有標準高、現代化程度高的校內實訓室、實習基地34個,校外實訓基地21個。教學儀器設備總值959.0981萬元。學院擁有教學用計算機476臺;語音室、多媒體教室座位482個。圖書館藏書15.0955萬冊,開設了電子閱覽室,建成了校園網。學院還有標準化田徑運城場、風雨操場,各種體育設施能滿足體育教學和師生鍛煉的需要。
學院有一個千畝實習農場,實習農場的分布為無病毒紅富士蘋果示范園,40畝柿樹標本園,30畝園藝實驗田,還有供師生科學實驗用的大棚油桃、大棚蔬菜、大棚葡萄、溫室花卉等。實習農場布局合理、品種齊全、設施配套、全場管灌聯網,示范作用強,輻射面積大,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和社會效益。1995年以來,先后在實習農場召開了全省農科教現場會、全省林業現場會、全省農牧學校實習農場現場會。1998年5月全國無病毒紅富士蘋果運城協作現場會召開時,實習農場是主要參觀點,受到與會代表的好評。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