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工程過濾實驗報告思考題(環境工程過濾實驗報告思考題及答案)
一、高錳酸鉀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實驗報告思考題?
KMnO4溶液的配制
稱取KMnO4固體約1.6g溶于500mL水中,蓋上表面皿,加熱至沸并保持微沸狀態1h,冷卻后,用微孔玻璃漏斗(3號或4號)過濾。濾液貯存于棕色試劑瓶中。將溶液在室溫條件下靜置2~3天后過濾備用。
2. 用Na2C2O4標定KMnO4溶液
準確稱取0.15~0.20g Na2C2O4基準物質,分別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60mL水使之溶解,加入15mL3mol/L H2SO4,在水浴上加熱到75~85℃。趁熱用高錳酸鉀溶液滴定。開始滴定時反應速率慢,待溶液中產生了Mn2+后,滴定速度可加快,直到溶液呈現微紅色并持續半分鐘內不褪色即為終點。
蒸餾水中常含有少量的還原性物質,使KMnO4還原為MnO2 ?nH2O。它能加速KMnO4的分解,故通常將KMnO4溶液煮沸一段時間,放置2~3天,使之充分作用,然后將沉淀除去。
二、化學反應速率與活化能的測定實驗報告思考題答案?
硫酸鹽碘鐘反應,硝酸鉀加,
快速加入硫酸銨怕混合溶液久置提前發氧化
始發反應碘離與硫酸銨產碘,碘與淀粉結合變藍,
用變藍間短計算反應速率,碘鐘反應振蕩反應,溶液現藍色碘離濃度減,單質碘始與硫代硫酸鈉反應重新變碘離,溶液變色,碘離繼續與硫酸銨反應單質碘,反復使溶液色藍色間振蕩變化,直至其硫酸銨硫代硫酸鈉兩者消耗完才停止.
化反應速率化反應速率用單位間內反應物或物濃度變化表示
即v=△c/△t
c =n/V
氣體濃度要除容器容積氣體擴散充滿整容器氣體總體積永遠等于容器體積
液體濃度用除容器容積用液體體積液體擴散體積固定
三、什么是思考題?
思考題就是要你動腦,好好想想的。一般課本上的思考題是比你們課后習題要深一步的問題。
司考題一般是綜合題,延伸題,拔高題,需要綜合思考,多動腦筋才能做好,做出來的。
課后思考題是在課堂之后讓人拓展思維容易就是陷入深思的一種題目。
四、克爾效應思考題?
指與電場二次方成正比的電感應雙折射現象。放在電場中的物質,由于其分子受到電力的作用而發生取向(偏轉),呈現各向異性,結果產生雙折射,即沿兩個不同方向物質對光的折射能力有所不同。
這一現象是1875年J.克爾發現的。后人稱它為克爾電光效應,簡稱克爾效應。
在外電場作用下,液體就成為光學上的單軸晶體,其光軸同電場方向平行。
通常的作法是:把液體裝在玻璃容器中,外加電場通過平行板電極作用在液體上,光垂直于電場方向通過玻璃容器,以觀察克爾電光效應。這種裝置稱為克爾盒。
這時兩個主要折射率n0與ne,分別稱為正常與反常折射率。容器中的液體稱為正或負雙折射物質,取決于ne-n0值的為正或負。
入射光通過克爾盒后,分裂成兩個分別以相速с/n0與с/ne傳播的線偏振光(с是真空中的光速),其偏振方向(電矢量方向)分別與外加電場垂直或平行。相速之差引起這兩個偏振光之間的相位差δ。
五、預習實驗報告和實驗報告的區別?
預習報告一般的話就是實驗目的啊,實驗原理,一些簡單的步驟,最重要的是把書上記錄數據的表格抄下來,實驗報告前面跟預習報告差不多,然后抄下你記錄了數據的表格,然后對數據進行處理,然后寫出得到的結果就可以了
六、預實驗報告和實驗報告的區別?
答:預實驗報告和實驗報告的區別在于,預實驗報告是指事先預想的要做的某項實驗,先打報告征得領導的批準,然后再申請做實驗所需要的經費,設備以及人員的配備等等,而實驗報告則是指已經在實施的實驗過程以及各項指標,監測數據,實驗結果等情況的報告。
七、休閑體育概論思考題?
1.請對休閑理論進行闡述。
2.簡要說明休閑的特征。
3.簡要概括休閑體育的發展方向。
八、熔點的測定思考題?
樣品首先要干燥,其次要研細,第三要裝實,不允許有空隙,第四臨近熔點時加熱速度要慢,保證測定結果的準確性。
當物質的純度發生變化時,其熔點也會隨之變化,根據這一變化,利用熔點下降公式,可計算出有機化合物的分子量。
九、微生物思考題?
細菌的群體生長繁殖過程分幾期?各期細菌有什么特點?
參考答案:
細菌的群體生長繁殖可分為四期:
1. 遲緩期:是細菌被接種于培養基后最初的一段時間,也是細菌為適應新環境,并為持續不斷的增殖作準備所需的時間。體積增大,代謝活躍,但分裂遲緩,繁殖極少;
2. 對數期:細菌生長迅速,形態染色性生理活性典型,對外界環境因素敏感研究細菌的性狀時應選用該期;
3. 穩定期:細菌形態生理改變,芽胞、外毒素、抗生素等產生;
4. 衰退期:細菌形態顯著改變,難以辨認。
細菌的合成代謝產物有哪些?在醫學上的意義?
參考答案:
細菌的合成代謝產物有:
1. 熱原質:是細菌合成的一種極微量的注入人體或動物體內能引起發熱 反應的物質。大多源于革蘭陰性菌,為細胞壁的脂多糖結構。耐高溫,高壓蒸氣滅菌法不能使其滅活,250℃高溫干烤才能破壞熱原質,蒸餾法最好。在制備和使用注射藥品過程中應嚴格防止細菌污染。
2. 毒素與侵襲性酶: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內毒素,外毒素是多數革蘭陽性菌和少數革蘭陰性菌在生長過程中釋放到體外的一種蛋白質性物質。具有抗原性強、毒性強、特異性強的特點,具有明顯的宿主細胞親和性。內毒素是革蘭陰性菌細胞壁的脂多糖,當菌體崩解后游離出來。其毒性成分主要為脂質A,無種屬特異性,故其引起的病癥臨床表現基本類似,毒性較弱。某些細菌可產生具有侵襲性的酶,能損傷機體組織,是細菌重要的致病物質。
3. 色素:某些細菌能產生不同顏色的色素,對細菌的鑒別有一定的意義??煞炙苄陨睾椭苄陨亍?/p>
4. 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一類能抑制或殺滅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腫瘤細胞的物質。臨床應用廣泛。
5. 細菌素:某些菌株產生的一類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質。其作用范圍窄,僅對有近緣關系的細菌有殺傷作用??捎糜诩毦中秃土餍胁W調查。
6. 維生素:細菌合成的某些維生素除供給自身需求外,還分泌到周圍環境中,可被人體吸收利用。
簡述G+菌與G-菌細胞壁結構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參考答案:
1. 革蘭陽性菌:(1)肽聚糖組成:聚糖骨架、四肽側鏈、五肽交聯橋;(2)結構類型:三維立體結構;(3)層數:多,50層左右;(4)肽聚糖含量:多,50%-80%;(5)磷壁酸:有;(6)外膜:無;(7)脂多糖:無。
2. 革蘭陰性菌:(1)肽聚糖組成:聚糖骨架、四肽側鏈;(2)結構類型:二維平面結構;(3)層數:少,1-2層;(4)肽聚糖含量:少,5%-20%;(5)磷壁酸:無;(6)外膜:有;(7)脂多糖:有。
細菌的特殊結構有哪些?分別加以解釋。
參考答案:
1. 莢膜:是某些細菌在細胞壁外包繞一層粘液性物質,為多糖或蛋白質的多聚體,用理化方法去除后并不影響菌細胞的生命活動。凡粘液性物質牢固地與細胞壁結合,厚度≥0.2μm,邊界明顯者為莢膜。
2. 鞭毛:是在許多細菌的菌體上附有的細長并呈波狀彎曲的絲狀物,為細菌的運動器官。
3. 菌毛:是某些細菌表面存在著一種直的、比鞭毛更細、更短的絲狀物。與細菌的運動無關。由菌毛蛋白組成,具有抗原性。
4. 芽胞:是某些細菌在一定的條件下,在菌體內部形成一個圓形或卵圓形小體,是細菌的休眠形式。
根據微生物大小、結構、組成等,可把微生物分成幾大類?特點如何?
參考答案:
根據微生物的大小、結構和組成,可將其分為三大類:
1.非細胞型微生物:無典型的細胞結構,無產生能量的酶系統,只能在活細胞內生長增殖。核酸只有一種類型RNA或DNA。
2.原核細胞型微生物:核呈環狀裸DNA團塊結構,無核膜、核仁。細胞器不完善,只有核糖體,兩種類型核酸同時存在。
3.真核細胞型微生物:細胞核分化程度較高,有核膜和核仁,細胞器完整
簡述毒性噬菌體的復制周期。
參考答案:
1.吸附:噬菌體的吸附結構與細菌表面受體發生特異性結合;
2.穿入:吸附后,尾鞘收縮將頭部中核酸經尾髓注入菌細胞內,蛋白質外殼留在菌體外;
3.生物合成:噬菌體內DNA進入菌細胞后,以噬菌體DNA為模板復制,同時合成大量噬菌體外殼蛋白;
4.成熟與釋放:噬菌體DNA與蛋白質外殼在菌細胞質中裝配完整噬菌體,最后使細菌裂解釋放出噬菌體。
簡述細菌基因轉移與重組的幾種方式。
參考答案:
1.轉化:供菌游離的DNA片段直接進入受菌,使受菌獲得細菌新的性狀;
2.接合:細菌通過性菌毛相互溝通,將遺傳物質從供菌轉移給受體菌;
3.轉導:以溫和噬菌體為載體,將供菌的遺傳物質轉移到受菌中去,使受菌獲得新的性狀;
4.溶原性轉換:當噬菌體感染細菌時,宿主菌染色體中獲得的噬菌體DNA片段使其成為溶原狀態時而使細菌獲得新的性狀。
試述質粒DNA的特征。
參考答案:
1.質粒有自我復制能力。
2.質粒DNA 編碼的基因產物可決定細菌的某些性狀特征。
3.可自行丟失與消除,賦予細菌的性狀也隨之消失。
4.具有轉移性,可通過接合、轉化和轉導等方式在細菌間轉移。
5.可分為相容性和不相容性兩種。
什么是轉座元件?包括哪幾種?
參考答案:
轉座元件:是存在于細菌或其他生物染色體、質粒、噬菌體基因組上的一段特異性核苷酸序列片段,能在DNA分子中移動,不斷改變其在基因組的位置。
包括:
1.插入序列:是最簡單的轉座因子,攜帶已知與插入功能有關的基因區域,自主進行轉座。
2.轉座子:結構比較復雜,除兩端的IS外,還攜帶耐藥性基因、抗金屬基因、毒力基因等,在促使生物變異及進化上具有重大意義。
3.是一種運動性的DNA分子,可捕獲和整合外源性基因,使之轉變為功能性基因的表達單位,與細菌多重耐藥性有關
簡述正常菌群成為機會致病菌引起宿主發病的條件。
參考答案:
1.正常菌群寄居部位的改變:如大腸桿菌進入泌尿道,可引起化膿性感染。
2.宿主免疫功能低下:引起局部組織或全身性感染,舉例說明局部或全身免疫力下降所致的疾病。
3.菌群失調:在應用抗生素治療感染性疾病的過程中,正常菌群中各菌種間的比例發生較大幅度變化而產生的病癥,舉例說明。
十、薄層色譜法實驗報告思考題若點樣處浸入展開劑液面以下會有什么結果?
因為樣品斑點中有一種以上物質,極性不同,展開劑要從斑點下方慢慢走上去才能更好的使斑點中個成分分離。若展開劑液面高于了斑點,則樣品斑點走不動或者分離的效果不好,影響觀測。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