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氣水吸收法(廢氣水吸收法的原理)
一、廢氣甲醛吸收液怎么配制?
10%中性福爾馬林固定液,需要甲醛100ml,磷酸二氫鈉6.5g,加蒸餾水900ml。
10%單純福爾馬林固定液,需要甲醛100ml,蒸餾水或自來水900ml。
10%福爾馬林生理鹽水,需要甲醛100ml,氯化鈉9g,加蒸餾水900ml。
將氣化的甲醇與經堿洗后的空氣、水蒸氣以1∶1.8-2.0∶0.8-1.0( 體積比)混合后,加熱至115-120℃進行反應,在銀催化劑作用下控制反應溫度為600-650℃,壓力0.3-0.5MPa。
反應結束后,將反應物急冷至80-85℃,用水吸收,然后蒸餾,蒸出未反應的甲醇,釜液經陰離子交換樹脂處理,所得甲醛溶液加入適量阻聚劑,攪拌混合,即得成品。
二、環氧乙烷廢氣用什么吸收?
用水吸收~環氧乙烷和水任意比例互溶
三、純堿吸收法?
堿吸收法除硫化氫用于處理硫化氫含量高的廢氣,氫氧化鈉過量得到的副產物是硫化鈉,硫化氫過量得到的副產物為硫化鈉和硫氫化鈉。
四、原子吸收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簡稱原子吸收法,是利用被測元素基態原子蒸氣對其共振輻射線的吸收特性進行元素定量分析的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測量對象是呈原子狀態的金屬元素和部分非金屬元素,是由待測元素燈發出的特征譜線通過供試品經原子化產生的原子蒸氣時,被蒸氣中待測元素的基態原子所吸收,通過測定輻射光強度減弱的程度,求出供試品中待測元素的含量。原子吸收一般遵循分光光度法的吸收定律,通常借比較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的吸光度,求得供試品中待測元素的含量。
五、什么叫堿液吸收廢氣處理?
工業廢氣處理設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堿液吸收塔是工業廢氣處理設備之一,由儲液罐、塔體、進氣段、填料層、旋風除霧層、出氣口錐帽和觀察孔組成。
堿液吸收塔:處理工藝在酸性或堿性酸霧廢氣中,內置新的梯形環填料,氣液接觸比表面積大;當工業廢氣處理設備中的廢氣通過分布板時,氣體均勻分布在空心球上,每個空心球點接觸,掛牌后沿“W”路行走,避免出現分流現象。氣液混合功率為90-95%,在噴嘴內120度噴霧,不被合作龍卷風式堵塞,氣液混合功率由逆流吸收液(中和液氫氧化鈉)的霧化噴霧沖洗,達到目標。這種工業廢氣處理設備還配有二次噴霧設備,可根據不同氣體濃度形成多層噴霧設備,實現大功率凈化作用。
六、什么液體吸收油漆廢氣明顯?
因為油漆廢氣屬酸性,用堿水吸收比較明顯。
七、廢水廢氣排放法?
吸收法:
吸收法本質上也是一個分離過程,是通過惡臭氣體與液體溶劑接觸而達到使污染物從氣相轉移到液相的一種操作。吸收法也叫濕式氣體洗滌法,通常是利用水吸收、酸堿中和等來除去氣體中的惡臭成分。吸收過程通常是在填料塔、板式塔或噴霧塔等吸收裝置中進行的,該法常用來處理濃度較低、流量較大的惡臭氣體。
吸附法:
吸附法就是依據多孔固體吸附劑的化學特性(除官能團作用外)和物理特性(微孔容量、比表面積、微孔構造),達到惡臭物質積聚或凝縮在其表面而達到分離目的的一種脫臭方法。吸附分離在環境工程、化學工程等領域的應用非常廣泛,其技術關鍵在于吸附劑應具有較大的吸附容量和較快的吸附速率。
生物脫臭法:
生物脫臭是利用固相和液相反應器中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動降解氣流中所攜帶的惡臭氣體,將其轉化成簡單無機物(例如二氧化碳,水,無機鹽等)和生物質等臭味強度比較低或者無臭的物質。多數的含碳有機物最終轉化為二氧化碳,含氮物質首先分解出氨氣,而后氧化成亞硝酸鹽并最終氧化成為硝酸鹽,含硫物質往往被氧化成硫磺或者硫酸鹽。
八、什么是吸收法?
采用低揮發或不揮發液體為吸收劑,依據廢氣中各 VOCs 組分在吸收劑中的溶解度差異(物理吸收)或化學反應特性差異(化學吸收),通過填料塔、旋轉填料床等吸收設備使廢氣中污染物組分被吸收凈化。
九、堿吸收法原理?
用過量的堿液吸收酸性氣體,吸收過程中堿液會被中和,堿液吸收一定時間后用已知濃度的酸滴定,剩余的堿液會消耗一定體積的滴定酸液,根據滴定酸液的體積和濃度可以求出剩余的堿液量,根據原有堿液量和剩余堿液量可以求出吸收酸性氣體量。
十、原子吸收法公式?
中文名原子吸收儀外文名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用途冶金、地質、采礦、石油等別稱吸收儀
r原子吸收儀,所謂原子吸收光譜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又稱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常簡稱原子吸收法(AAS),其基本原理為:從空心陰極燈或光源中發射出一束特定波長的入射光,在原子化器中待測元素的基態原子蒸汽對其產生吸收,未被吸收的部分透射過去。通過測定吸收特定波長的光量大小,來求出待測元素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法的定量關系可用郎伯-比耳定律A=abc來表示。公式中,A是吸光度,a是吸光系數,b是吸收池光路長度,c是被測樣品濃度。該法具有靈敏度高、精確高;選擇性好、干擾少;速度快,易于實現自動化;可測元素多、范圍廣;結構簡單、成本低等特點,也正因為如此,該法的發展也相當迅速。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