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等級標準(活性炭等級標準是多少)
一、活性炭燃燒等級?
著火點在300攝氏度以上。活性炭可以在300攝氏度或更低的高溫下開展處理,因為活性炭的著火點為344.31攝氏度,這樣,可以避免由于高溫氧化,燃燒等致使的活性炭性能降低。同時,多數活性炭被燒盡,減低了再生利用率。
活性炭具備不錯的耐熱性,因此可以在高溫下采用。活性炭材質化學性質平穩,機器強度高,耐酸,耐堿,耐熱,不溶于水和有機溶劑,可以回收利用。它們已被普遍應用于化工,環保,食品加工,冶煉,制藥精煉,化學防護等領域。
二、活性炭碘值等級劃分?
1、碘值越高的活性炭越好,炭化料碘值范圍:100-300mg/g,活性炭碘值范圍一般為:600-2000mg/g不等,目前應用最廣的基本是碘值800-1000mg/g
2、四氯化碳吸附率越高越好,活性炭四氯化碳吸附率一般為:50-140%,能達到60%就是好炭了 3、關于PH值范圍:活性炭的活化方法物理法(水蒸氣法,PH7-11堿性)、化學法(國際上以磷酸法為主PH2-5酸性),活性炭活化方法決定了PH值,所以,PH值對于活性炭的好壞參考意義不大
三、活性炭耐火等級?
活性炭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分級:
第一、活性炭對于氣體、液體等物質的吸附能力越強,那么級別就越高;
第二、密度越大、孔隙的數量越多,活性炭級別越高;
第三、氣泡反應越強烈,活性炭級別越高;
首先,商家提供的關于活性炭的各種吸附性能指標是了解活性炭分級的重要參考。活性炭的吸附能力需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考慮,分別是對液體物質的吸附能力、對氣體的吸附能力,以及脫色能力。這三項指標的數值越高,那么活性炭的性能就越強,相應的,價格也就越高。
其次,密度的大小與孔隙數量的多少,也是活性炭分級的一個重要標準。相同體積下,活性炭的孔隙越多,那么對于各種物質的吸附能力也就越強。同時,孔隙越多,活性炭的質地就越是疏松,密度也就越小。從這點出發,相同重量下,體積越大的活性炭,往往級別要更高一些。
最后,將活性炭放入水中,會出現氣泡反應,若是這種反應越是強烈,那么活性炭的性能就越高。
活性炭能夠循環利用嗎?
活性炭在使用完畢以后,可以通過物理或者化學手段驅除已經吸附的物質,讓其恢復性能。活性炭的再生有許多種方法,而每種手段都有各自的優點與缺點,根據情況的不同,適用的再生方法也不相同。
四、蜂窩活性炭標準?
蜂窩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積大,微孔結構,高吸附容量,高表面活性炭的產品,在空氣污染治理中普遍應用。選用蜂窩活性炭吸附法,即廢氣與具有大表面的多孔性活性炭接觸,廢氣中的污染物被吸附分解,從而起到凈化作用。用蜂窩活性炭可不同程度去除的污染物有:氧化氮、四氯化碳、氯、苯、二甲醛、丙酮、乙醇、乙醚、甲醇、乙酸、乙酯、苯乙烯、光氣、惡臭氣體等。用化學試劑浸漬處理后的改性蜂窩活性炭可去除:酸霧、堿霧、胺、硫醇、二氯化硫、硫化氫、氨、汞、一氯化碳、二噁英等。
蜂窩活性炭種類性能用途:
蜂窩活性炭主要成份是活性炭,正常抗壓強度大于0.8MPa 常用規格 50*50*100mm、100*100*100mm 使用溫度 小于400攝氏度孔密度 100孔/平方英寸、150孔/平方英寸 空塔風速 0.8米/秒比表面積 大于700平方/克 外觀 產品表面平整,沒有裂紋注:其它規格可按用戶要求生產.
五、活性炭使用標準?
1、使用前要清洗去除粉塵,否則這些黑色的粉塵可能暫時會影響水質的清潔度。但建議不要直接用新鮮的自來水沖洗,因為活性炭的多孔隙一旦吸附大量自來水中的氯以及漂白粉,在隨后放置到過濾器中使用時對水質造成的破壞。
2、靠平時簡單的清洗,是無法將活性炭的多孔隙中堵塞的雜物清潔干凈的。所以,務必定期更換活性炭,以免活性炭因“吸附飽和”而失去功效。且更換的時機最好不要等它失效以后再更換,如此方可確保活性炭能不斷地把水族箱水質中的有害物質去除,建議每月更換1-2次活性碳。
3、活性炭的處理水質的效率與其處理用量相關,通常為“用量多處理水質的效果也相對好”。
4、定量的活性炭包被使用后,在使用初期應該經常觀測水質的變化,并留意觀測結果,以作為多長時間活性炭失效而更換的時間判斷依據。
5、在使用治療魚病的藥劑時,應該暫時將活性炭取出,暫停使用。以免藥物被活性炭吸附而降低治療效果。
六、活性炭更換標準?
環保局規定固化活性炭最多三個月就要更換一次。
活性炭是一種經特殊處理的炭,將有機原料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以減少非碳成分(此過程稱為炭化),然后與氣體反應,表面被侵蝕,產生微孔發達的結構 (此過程稱為活化)。由于活化的過程是一個微觀過程,即大量的分子碳化物表面侵蝕是點狀侵蝕 ,所以造成了活性炭表面具有無數細小孔隙。
七、活性炭燃點標準?
活性炭燃點溫度是多少,很多人不了解,以至于十分懼怕著火,實際上它的著火點在300攝氏度以上。活性炭可以在300攝氏度或更低的高溫下開展處理,因為活性炭的著火點為344.31攝氏度,這樣,可以避免由于高溫氧化,燃燒等致使的活性炭性能降低。同時,多數活性炭被燒盡,減低了再生利用率。
活性炭具備不錯的耐熱性,因此可以在高溫下采用。活性炭材質化學性質平穩,機器強度高,耐酸,耐堿,耐熱,不溶于水和有機溶劑,可以回收利用。它們已被普遍應用于化工,環保,食品加工,冶煉,制藥精煉,化學防護等領域。
八、活性炭吸附標準?
活性炭吸附能力指標
1、碘值(碘吸附值)
指溶液中碘的剩余(平衡)濃度為0.02N/L時,每克活性炭的吸碘量。碘值的單位是mg/g。碘分子直徑僅有0.335nm,因此碘值主要是用來表征活性炭微孔的發達程度,表示活性炭對小分子的吸附能力。
檢測方法:取一定量的活性炭試樣與已知濃度的碘標準溶液充分接觸振蕩后,經過濾(離心分離),再移取一定量的碘的澄清液,用已知濃度的硫代硫酸鈉滴定。求出每克活性炭所吸附的碘的量。
標準區分:碘值是最容易引起糾紛的指標,煤質炭國標、木質炭國標、美標、日標其碘值檢測結果都有不同,其中煤質炭2008國標與美標ASTM的碘值檢測結果一致。
2、亞甲基藍值
指1.0g炭與1.0mg/L濃度的亞甲藍溶液達到平衡狀態時吸收的亞甲藍的毫克數。常用單位有 mg/g 和ml/0.1g。單位換算公式:1ml/0.1g = 15mg/g,如亞甲藍值 8ml/0.1g = 120mg/g。
亞甲基藍的分子直徑比碘分子的大,通常用亞甲基藍值表征活性炭中孔數量的多少。在實際應用中,也常用亞甲基藍值來代表活性炭的脫色能力,亞藍值越高,通常同等單位重量的情況下,脫色情況越好。
檢測方法:稱取一定量的經磨碎、烘干的活性炭試樣與配制好的已知濃度的亞甲藍溶液充分混合吸收,過濾后,利用分光光度計在波長6655m下測定濾液的吸光度,與硫酸銅標準色液(質量分數為0.4%的水溶液)的吸光度相對照,調整加入的亞甲藍溶液的量,直到測出的試樣濾液與硫酸銅標準色溶液的吸光度讀數差不過±0.02為止。計算出每克活性炭吸附亞甲藍的質量。
標準區分:煤質活性炭檢測亞甲藍通常是以mg/g為單位,木質類的活性炭用ml/0.1g。
3、焦糖脫色率
指活性炭對焦糖試驗液的脫色能力。焦糖脫色率通常是用來評價糖用活性炭對糖液的脫色能力,焦糖脫色率表征活性炭的大孔發達程度。在實際應用中,通常只有木質粉炭會進行焦糖脫色率檢測,其他材質的炭很少檢測焦糖脫色率指標。
檢測方法:在一定的試驗條件下,利用活性炭的多孔性對焦糖試驗液進行脫色處理。脫色后剩余焦糖液濃度與焦糖液原始濃度的比值即為焦糖脫色率。
4、糖蜜值
指活性炭對糖蜜溶液的脫色能力。糖蜜值也是表征活性炭大孔的發達程度,國內目前還沒有糖蜜值的檢測標準,一般采用美國卡爾岡的標準進行化驗,在國內也只對高糖蜜值的壓塊炭會進行化驗檢測,其他炭型不會對糖蜜值進行常規檢測。
5、四氯化碳吸附值/四氯化碳吸附率CTC
指活性炭對四氯化碳的吸附比例。在特定的溫度條件下,將四氯化碳蒸汽混合通過活性炭,經過一段時間后,稱量,不斷重復此步驟,直到重量不變活性炭吸附飽和時,活性炭吸附的四氯化碳總量即為活性炭的四氯化碳吸附值。
四氯化碳吸附率單位是%。CTC主要用來評定活性炭的氣相吸附能力,是對氣相用炭進行質量控制的主要檢測方法。
檢測方法:將待測活性炭樣品放入溫度為150度的烘箱內,烘干2h。冷卻至室溫,將試樣分2-3次裝入測定管,炭層的高度為10cm左右,將稱量裝填好的樣品管并記錄重置后,將其與儀器連通,垂直放入25±1度恒溫水浴中。再控制氣流比速為(0-50±0.01)L/(min·cm2)的干燥空氣通過冰水浴中的CCl4發生瓶,直至CCl4蒸汽濃度穩定在(25±10)mg/L;讓此濃度的CCl4通過各測定管,通氣60min后取出測定管,擦拭干凈后稱重,每隔15min稱量一次,直至飽和吸附為止。
九、活性炭ctc檢測標準?
活性炭又稱活性炭黑。是黑色粉末狀或顆粒狀的無定形碳。活性炭主成分除了碳以外還 有氧、氫等元素。活性炭在結構上由于微晶碳是不規則排列,在交叉連接之間有細孔,在活 化時會產生碳組織缺陷,因此它是一種多孔碳,堆積密度低,比表面積大。(001)(14-1-07) 活性炭檢測參數: 苯吸附、碘吸附值、比表面積、表觀密度、著火點、強 度、灰分、水分、粒度、比表 面積、充填密度等。 活性炭檢測標準: CB 1202-1991
十、活性炭填充量標準?
根據多年生產與實踐經驗整理一份各類活性炭的國家頒布標準表,以供大家做參考用:
1、GB/T 7702.10-2008 煤質顆粒活性炭試驗方法 苯蒸氣 氯乙烷蒸氣防護時間的測定
2、GB/T 7702.6-2008 煤質顆粒活性炭試驗方法 亞甲藍吸附值的測定
3、GB/T 7702.7-2008 煤質顆粒活性炭試驗方法 碘吸附值的測定
4、GB/T 7702.8-2008 煤質顆粒活性炭試驗方法 苯酚吸附值的測定
5、GB/T 7702.9-2008 煤質顆粒活性炭試驗方法 著火點的測定
6、GB/T 20449-2006 活性炭丁烷工作容量測試方法
7、GB/T 20450-2006 活性炭著火點測試方法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