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理土壤沙漠化?
如何治理土壤沙漠化?
隨著人口的增長,水資源利用增多,生態資源遭到破壞,毀林、種田、濕地被開墾為水田,加上地區的緯度特異性、氣候,季風等原因,部分地區土地土現了沙漠化。
一、土壤沙漠化的影響因素
1、首先,人口增加造成了趨向沙漠化的壓力。
這些增加的人口大多數是農業人口,客觀上增大了對水和耕地的需求。
2、水資源利用不當。
例如,水源地上中游過度用水,造成下游的民勤一帶來水量大幅度減少。 地表徑流、水污染,浪費過多。都導致地下水被過度開發,而降水無法及時補蓄時,出現沙漠化趨勢。
3、土地開墾過度。
在沙漠邊緣的地區,綠洲與沙漠之間有大量天然灌木叢作為過渡帶,有力地保護著綠洲。 但是這些過渡帶被開墾成了農田,又很快被暢通無阻的風沙變成了沙丘。
以上因素綜合作用,如地下水被抽走,地下水位下降,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形成惡性循環。
在人類治沙的歷史中,我們有過慘痛的教訓:大量開墾耕地,把草灘都變成了農田。不注重涵養水源,大量砍伐森林,又大規模開采地下水,結果形成了沙漠化。
二、治沙策略和方法
(一)策略
1、一盤棋思維
在治理沙漠化的過程中,不能把林業、農業、水利等分開,而應把相關流域作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來綜合考慮,處理好上游與下游的關系,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
2、遵從科學,順勢而為
治沙工作不是主觀沖動,要遵循科學規律。
在指導中貫徹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的原則。 在對水資源進行技術和經濟管理的同時,要加強行政管理和立法管理,并加大對水資源危機的宣傳力度,增強公民對水資源緊缺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二)方法
1、要合理分配水資源。
禁止超采地下水,從源頭上治理沙漠化。水資源是環境生態問題的本質,因此,解決生態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開源、節流,合理利用水資源。
應該明確水權,制定落實流域分水方案,盡快減少地下水超采量,抑制地下水位下降,并逐步使生態環境得到恢復和改善。
2、 要調整產業結構。
發展節水型高效農業和圈養型畜牧業。在水資源緊缺地區,土壤鹽漬化、水質惡化會使灌溉農業的簡單大規模發展以失敗告終。防沙的最終出路和前途是建立節水型高效農業,改善灌溉技術,發揮規模效益,通過深度加工提高農產品的技術和經濟含量。
3、植樹種草。
受沙漠化威脅嚴重的土地則應封閉起來種草,等草恢復起來后,發展圈養型畜牧業。還要適度發展工業和第三產業,改變以農為主的經濟結構。
還要要堅持退耕還草,開發風能、太陽能,恢復草地、灌木叢帶。大規模利用風能、太陽能,使農民有了可用的能源,就減少了砍伐燒草的可能性,保護了生態環境。
4、要采用科學的手段防治風沙。
加速防護林體系建設,擋風障、防沙溝、墻建設;改造鹽漬化土壤,改善地下水質。要加速防護林體系建設,阻止流沙侵入盆地。可以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結合,喬、灌、草結合,帶、網結合的方法。
要利用鹽生植物改造鹽漬化土壤,使土壤鹽分得到轉化和轉移。
要改善地下水質,使地下水中的鹽分轉移,降低地下水的礦化度,與鹽堿地改造相結合,進行綜合治理。
防沙工作是關乎國計民生,甚至生死存亡的問題,國家不斷加大沙漠化治理的支持力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科技和資金,很多地域沙漠化得到了有效扼制,很多先進的系列化的機械和技術得到了應用,治化工作不斷取得勝利!
中國是資源大國,更是人口大國。作為一名普通農民,老百姓要警惕起來,認真面對治沙抗沙,要腳踏實地,勇于擔當,從我做起。
當前,除了土壤沙化問題,土地鹽漬化、酸化、板結,水源污染、水土流失等情況,山、林、島、谷過度開發仍時有發生。所以說,我們要飲水思源,居安思危,要充分認識到做好土壤的沙漠化工作還任重道遠。
噻蟲嗪土壤處理用量?
噻蟲嗪處理及用量
1、種子處理
噻蟲嗪在種子處理上,用途很廣可用于小麥、花生、大豆、水稻等大田作物,播種前可用70%噻蟲嗪種子處理懸浮劑按照1:400進行拌種,可有效防治金針蟲、蠐螬、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蟲。
2、土壤處理
可在播種或定植前,用4%噻蟲嗪顆粒劑撒施、條施或穴施,也可有效防止金針蟲、蠐螬等地下害蟲和兼治蚜蟲、褐飛虱、白粉虱、煙粉虱等地上刺吸式害蟲。
3、定植灌根
對于育苗移栽的蔬菜、煙草等作物,也可在定植時,用70%噻蟲嗪種子處理懸浮劑2000倍液結合澆定植水進行灌根,然后覆土,也可有效防止地下和地上害蟲的危害。
4、混配噴霧
噻蟲嗪葉面噴施,可與烯啶蟲胺、吡蚜酮、氯蟲苯甲酰胺、阿維菌素等藥劑混配,常見配方有50%烯啶·噻蟲嗪水分散粒劑、22%高氯氟·噻蟲微囊懸浮劑、35%噻蟲·吡蚜酮水分散粒劑等復配制劑。
5、強根壯苗
噻蟲嗪能夠激活植物相關作用酶,使得植物體內產生抗逆蛋白,另外噻蟲嗪還能影響植物體內吲哚乙酸、赤霉素、脫落酸等物質合成,使得植物根系長得快,對環境適應能力強。
6、殺蟲
噻蟲嗪還能用于農作物殺蟲,防治稻飛虱,每畝用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1.6~3.2克,直接噴在葉面上;防治棉花薊馬,每畝用25%噻蟲嗪13~26克(有效成分3.25~6.5克)進行噴霧;防治柑橘潛葉蛾,用25%噻蟲嗪3000~4000倍液或每100升水加25~33毫升。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