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的核心是什么
污水處理:基本處理。污水處理程序的最初階段,透過隔篩和隔濾從污水中除去體積較大的固體物質,例如紙張、棉花棒、塑料,以及較重的粒子,例如砂、礫石、灰末、玻璃等。污水處理:一級處理
透過隔篩和沉淀程序,從污水中除去固體廢物和懸浮固體。一般來說,一級處理程序可除去30%至40%的生化需氧量和55%至65%的懸浮固體。污水處理:化學輔助一級處理
在沉淀過程中加入化學品例如氯化鐵,以助除去更多懸浮固體和其他污染物的污水處理程序。昂船洲污水處理廠的化學輔助一級處理程序可從污水中除去約70%的生化需氧量和80%的懸浮固體。污水處理:二級處理
以生物處理程序凈化已經(jīng)作一級處理的污水,以攝取溶解在污水中的有機物和進一步除去污水中的懸浮固體。一般來說,這個程序可除去約80%的生化需氧量和90%的懸浮固體。污水處理:三級處理
最高水平的污水處理程序,結合物理、化學和生物原理,以期除去污水中的營養(yǎng)物和任何余下的懸浮固體。建議使用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下列廢水處理方法中,屬于化學方法的是__
【答案】:D
【答案解析】:中和反應是酸和堿互相交換成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屬于化學反應,其他屬于物理方面的變化。故本題答案選D。
污水處理的問題
污泥膨脹首先要找到膨脹的原因。然后對癥處理就好了。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好,其SVI約為50—150之間為正常。
SVI=活性污泥體積/MLSS,當SVI>200并繼續(xù)上升時,稱為污泥膨脹。以下是引起膨脹的原因和處理方法:
(1)絲狀菌繁殖引起的膨脹
原因:污泥中絲狀菌過渡增長繁殖的結果,絲狀菌作為菌膠團的骨架,細菌分泌的外酶通過絲狀菌的架橋作用將千萬個細菌凝結成菌膠團吸附有機物形成活性污泥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但當絲狀菌大量生長繁殖,活性菌膠團結構受到破壞,形成大量絮體而漂浮于水面,難于沉降。這種現(xiàn)象稱為絲狀菌繁殖膨脹。
絲狀菌增長過快的原因:
a、溶解氧過低,<0.7—2.0mg/l
b、沖擊負荷——有機物超出正常負荷,引起污泥膨脹
c、進水化學條件變化:
一是營養(yǎng)條件變化,一般細菌在營養(yǎng)為BOD5:N:P=100:5:1的條件下生長,但若磷含量不足,C/N升高,這種營養(yǎng)情況適宜絲狀菌生活。
二是硫化物的影響,過多的化糞池的腐化水及糞便廢水進入活性污泥設備,會造成污泥膨脹。含硫化物的造紙廢水,也會產(chǎn)生同樣的問題。一般是加5~10mL/L氯加以控制或者用預曝氣的方法將硫化物氧化成硫酸鹽。
三是碳水化合物過多會造成膨脹。
四是pH值和水溫的影響,pH過低,溫度高于35度易引起絲狀菌生長。
解決辦法:
a、保持一定的活性污泥濃度,控制每天排除污泥的凈增量,控制回流比。
b、控制F/M(污泥負荷)
調節(jié)進水和回流污泥
c、保持污泥齡不變
Lo——進水有機物濃度;X——MLSS濃度;
Sr——回流污泥濃度;Qw——回流污泥量
d、污泥膨脹嚴重時投加鐵鹽絮凝劑或有機陽離子凝聚劑。
(2)非絲狀菌膨脹
非絲狀菌膨脹原因是污泥含有大量表面附著水,水質含有很高的碳水化合物而含N量低,當這些碳水化合物被細菌降解時形成多糖類物質,使代謝產(chǎn)物表面吸附表面水,說明C/N比失調或水溫過低。
解決辦法:增加N的比例,引進生活污水以增加蛋白質的成分,調節(jié)水溫不低于5度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