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定期更換發動機油?
發動機機油就像人的血液在人體流動一樣,在發動機內部各個運動零件之間流動。機油有四大作用:潤滑、冷卻、清潔、密封。其中潤滑是最主要的作用,它在發動機內部有相互運動的零件表面形成一層油膜,這層油膜不但要保證零件的高速運動,還可減少接觸面的磨損。油膜的形成主要靠機油的粘度實現的,但在發動機使用一段時間后,粘度就會被破壞,油膜就起不到應有作用,所以必須定期更換機油。如果不換機油,輕則導致發動機異常磨損,噪音增大,油耗增加;重則曲軸、凸輪軸等發生抱死,導致發動機無法工作。
必須定期更換機油的原因如下:
1、機油一般是由基礎油加各種添加劑組成的,本身是化學產品,由石油提煉出來的。使用環境比較復雜,工作溫度比較高,日系車在90 ℃左右,歐美系車在110 ℃左右,容易發生氧化作用,產生各種雜質,同時機油中各種膠質物也會慢慢分離出來,這些均會導致機油性能下降甚至失效。
2、活塞在汽缸內往復運動,汽缸內的高溫高壓混合氣會從活塞與缸筒的間隙中滲入曲軸箱內,這些高溫高壓混合氣加速了機油的氧化過程,這也是導致機油變黑的主要原因。
3、起動時,特別是冷車起動時,著車前噴入汽缸中的汽油會滲入到曲軸箱內,最后和機油混合,不但會導致機油變稀,還會影響機油性能,降低機油粘度。
4、發動機內部運動副之間,如:活塞與缸筒、曲軸與曲軸瓦等,產生相互摩擦運動,會產生大量的碎屑。雖然有機油濾芯過濾,小的顆粒還會存在機油中,隨著機油循環,時間長了也會破壞機油的潤滑作用。
綜合以上,必須定期更換機油。目前市場上機油有礦物機油、半合成機油、全合成機油三種。一般礦物機油五千公里更換一次,半合成機油七千公里更換一次,全合成機油一萬公里更換一次。這都是理論上的建議,但每個人用車習慣不同,行駛路況不同,發動機的磨損情況不同,有些車還輕微燒機油,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自行決定啥時更換機油。畢竟三分開七分養,根據經驗,有些車雖然跑了二十多萬公里,發動機依然性能很好,究其原因,都是換機油換的勤,不管是用啥機油,都是五六千公里更換一次!
為什么要定期更換發動機機油?我們在使用一定時間的車輛后,都會對汽車發動機進行保養更換機油。這是為什么呢?就讓我們一起解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汽車發動機是車輛的心臟,發動機內有許多相互摩擦運動的金屬表面,這些部件運動速度快,環境差,工作溫度可達400度至600度。
1.抗磨性、密封性降低: 發動機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運行,由于發動機內部相互摩擦運動的金屬表面,就產生許多金屬微小顆粒。如果長時間不更換發動機機油,被摩擦下來的金屬顆粒會越來堆積越多,這些金屬顆粒就會隨著機油帶到潤滑系的各個運轉機件之間的表面,從而加劇了發動機內部相互摩擦運動的金屬表面的摩擦,發動機內部運動機件間的配合間隙過大超標,從而使發動機運轉機件松曠和異響。也會造成發動機內部運動機件的密封性差,有滲漏油現象。進而使發動機的使用壽命大大縮短。
2. 高溫油潤滑降低: 由于發動機工作時的高速運轉,摩擦產生大量的熱量,還有油料燃燒釋放的熱量,溫度可達400度至600度。 如果超出更換機油期限,在這種溫度下機油的潤滑粘度會下降,運動機件表面的油膜形成比較困難摩擦加劇,機油就失去了原有的潤滑作用,機件間的高速運動就有燒蝕的可能,而縮短發動機的使用年限。
3.冷卻降溫性、抗氧化降低、: 好的機油熱值較低,且在發動機內部本身并不具有冷卻作用,但由于發動機燃燒產生的熱量,在發動機工作時,機油經不斷的循環能夠將熱量帶回機油箱,再散發至空氣中幫助水箱冷卻,幫助降低發動機工作環境溫度。如果是長時間不進行更換機油,機油中污物增多,油膜形成難,流動性變差,降溫性就差,機件抗氧化能力差。
總之,發動機機油具有潤滑、清洗清潔、防銹防蝕、抗磨、輔助冷卻降溫、減震緩沖的作用。如果不定期更換機油,機油就會失去部分作用,加劇縮短了發動機的使用壽命。更換機油應認汽車廠家規定為準,因不同品牌級別的礦物質機油、半合成機油、全合成機油有效期不盡相同。
歡迎關注: “這天那地車馳騁” 每天和大家用不同的視覺解析汽車問答與技能,謝謝!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