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有哪些步驟?
一、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有哪些步驟?
答: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包括“測土、配方、配肥、供應、施肥指導”五個核心環節、九項重點內容。
(1)田間試驗。田間試驗是獲得各種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時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徑,也是篩選、驗證土壤養分測試技術、建立施肥指標體系的基本環節。通過田間試驗,掌握各個施肥單元不同作物優化施肥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時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養分校正系數、土壤供肥量、農作物需肥參數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參數;構建作物施肥模型,為施肥分區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據。
(2)土壤測試。土壤測試是制定肥料配方的重要依據之一,隨著我國種植業結構的不斷調整,高產作物品種不斷涌現,施肥結構和數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土壤養分庫也發生了明顯改變。通過開展土壤氮、磷、鉀及中、微量元素養分測試,了解土壤供肥能力狀況。
(3)配方設計。肥料配方設計是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核心。通過總結田間試驗、土壤養分數據等,劃分不同區域施肥分區;同時,根據氣候、地貌、土壤、耕作制度等相似性和差異性,結合專家經驗,提出不同作物的施肥配方。
(4)校正試驗。為保證肥料配方的準確性,最大限度地減少配方肥料批量生產和大面積應用的風險,在每個施肥分區單元設置配方施肥、農戶習慣施肥、空白施肥3個處理,以當地主要作物及其主栽品種為研究對象,對比配方施肥的增產效果,校驗施肥參數,驗證并完善肥料配方,改進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參數。
(5)配方加工。配方落實到農戶田間是提高和普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最關鍵環節。目前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模式,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最具有市場前景的運作模式就是市場化運作、工廠化加工、網絡化經營。這種模式適應我國農村農民科技素質低、土地經營規模小、技物分離的現狀。
(6)示范推廣。為促進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能夠落實到田間,既要解決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市場化運作的難題,又要讓廣大農民親眼看到實際效果,這是限制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的“瓶頸”。建立測土配方施肥示范區,為農民創建窗口,樹立樣板,全面展示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效果,是推廣前要做的工作。推廣“一袋子肥”模式,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物化成產品,也有利于打破技術推廣“最后一公里”的“堅冰”。
(7)宣傳培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宣傳培訓是提高農民科學施肥意識,普及技術的重要手段。農民是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最終使用者,迫切需要向農民傳授科學施肥方法和模式;同時還要加強對各級技術人員、肥料生產企業、肥料經銷商的系統培訓,逐步建立技術人員和肥料商持證上崗制度。
(8)效果評價。農民是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最終執行者和落實者,也是最終受益者。檢驗測土配方施肥的實際效果,及時獲得農民的反饋信息,不斷完善管理體系、技術體系和服務體系。同時,為科學地評價測土配方施肥的實際效果,必須對一定的區域進行動態調查。
(9)技術創新。技術創新是保證測土配方施肥工作長效性的科技支撐。重點開展田間試驗方法、土壤養分測試技術、肥料配制方法、數據處理方法等方面的創新研究工作,不斷提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水平。
二、我手里有一份特殊的土樣樣品,不知道該去那里化驗土樣?請賜教!
搜“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般每個省都有農業科學院,下面都有這個所
三、有機肥為什么能保護生態環境?
有機肥料的長期施用,能起到防止和減少環境污染的作用。首先,利用人、畜、家禽的排泄物積存制作為肥料施入土壤里,消除了對一個局部地域的地表地下水資源、土地和小氣候的污染,減輕了對人、畜、動、植物的病蟲危害。其次,由于經常施用有機肥,使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和更新,這樣可大大提高土壤的吸附能力,有利于去除土壤中有毒物質或減輕其毒害。科學研究表明:土壤腐殖質對農藥的吸附,不僅控制了農藥在土壤中的殘留,而且有利于對殘毒的降解、流失和揮發。第三,減輕了土壤中汞、鎘和鉻等重金屬污染,通過土壤腐殖質與黏土礦物的吸附、化學沉淀和腐殖質的絡合(螯合)作用,重金屬對農作物的毒害大大減輕,農作物對這些有毒物質的吸收量大大減少,因此長期施用有機肥對土壤中重金屬污染有很明顯的減毒效果。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王小平等人的試驗證明:土壤中施用豬、雞、馬、羊等糞后,原來重金屬鉻為50毫克/千克,8天后降至2~3毫克/千克。這說明有機肥能減輕重金屬對土壤和農作物的污染。
四、有機肥檢測儀器有哪些
有機質的測定方法為濃硫酸-重鉻酸鉀消煮法,需要電爐子、油浴鍋以及后續滴定過程中需要的玻璃儀器;全氮的測定采用凱氏定氮法,需要消煮爐、凱氏定氮儀,以及后續滴定過程相關的玻璃儀器;速效磷的測定采用釩鉬酸銨比色法,需要分光光度計、容量瓶等儀器;速效鉀的測定采用火焰光度發,需要火焰光度計、震蕩機機器所需玻璃儀器;氮磷鉀的測定屬于肥料的常規含量測定,一般的化學分析是都可以進行分析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