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如何自制簡易新風過濾器?
最近正好在給新房自組新風系統,設計已經完成,管道已經完成,風機已經到貨,過濾箱正在加工。
先說目的
坐標西安,冬季霧霾比帝都還厲害的廢都。冬季長期靜風,只有刮西北風才可能吹來干凈的空氣,可惜多數時間刮風都是東風,越刮指數越高,汾河河谷輸入貢獻不小?,F在的住宅是精裝,有孩子,只能依靠空氣凈化器解決,但是長期不開窗實在是憋悶。所以,新房必須要裝新風。在空氣凈化器潔凈空氣后,各種縫隙進入的污染物仍然會提高房間指數水平。在指數爆表的日子里,空氣凈化器很難將指數維持低位,所以需要戶內正壓。
再說對新風的認識
選擇的是單進正壓方案,對熱交換沒有任何需求。冬季集中供暖都需要開窗戶降溫,夏季空調冷量匹配足夠,對于一個常年氣候干燥的地方也不用擔心管道冷凝的問題。最主要的問題是,成品帶熱交換新風濾芯普遍太小,維護頻率會太高,又都在吊頂里,實在是不方便。濾芯級別太高,成品新風的風量又會下降。正好有設備間,有足夠的地方放置全尺寸FFU濾芯。但是設備間位置又在房間的一端,如果走進風和回風管必須在同一根梁上打兩個大眼兒,實在是風險太高。對新風的要求前面也說了,要不開窗戶輸送新鮮空氣以及維持戶內正壓,所以回風就不是很必要的需求,縫隙回風足以。有人會說沒有回風會有死角,想想一個密閉的房間,一個角落的人點燃一只香煙你在另一個角落很快就能聞到煙味兒就明白不會有死角了。不追求換氣次數,每小時0.5次為目標,過度換氣才會導致冷熱損失。只依靠新風實現戶內空氣指數下降是很慢的,必須讓空氣凈化器迅速凈化,然后依靠新風來維持。
設計
因為要過梁,所以主管分為兩段,過梁的部分110,不需要過梁的部分160,同時相當于靜壓箱,除了一個出風口外其他出風口都在這段靜壓箱上連著。管路采用pvc上水管,不使用膠水粘接,一層鋁箔一層透明膠帶密封,杜絕管道污染。用pvc下水管和膠水還是有有害物質污染的風險。管路建模后用軟件仿真流速和管阻,但是因為第一次用流體仿真,結果的準確性比較沒底,這兩天把風機裝上去測一下,好在風機可以隨便更換,實在差異過大就更換風機。
風機選用斜流風機,提前查好樣本,找到流量阻力曲線,根據預設的風量計算出的阻力加濾芯阻力尋找最接近的風機。如果差異較大還需要進行迭代計算。
過濾箱采用兩級過濾,中效袋式加高效板式hepa。中效袋式主要保護高效壽命,具體級別還沒選定,高效hepa采用pp+pet的,主要考慮阻力小。高效濾芯的設計更換周期一年,中效的價格便宜,堵了就換。過濾箱采用三明治結構,高效濾芯夾在中間,初效濾芯在進氣側。落地放置,便于更換維護。全鈑金設計,不過要看報價情況,有可能換成鋁型材加鋁塑板或者亞克力的組合。用玻璃膠熱熔膠或者透明膠帶堵縫隙,用棘輪固定帶壓緊。
布管
找一家專業的暖通公司施工比較重要,自己施工也行,就是會返工。施工總體結果比較滿意,中間的一段軟連接是為了避讓熱水器煙管,用硬管避讓比較復雜。
=========2018/07/05更新=========
終于硬裝結束,可以繼續更新。
先推薦松下的風口,比普通常見的旋轉風口要好的多。
圓形風口分帶棉和不帶棉的,帶棉的還可以降噪。
方型風口對于拐角布置出風口的位置非常合適,但是只有110管,沒有75管。
兩種風口都帶可調風閥,對于平衡系統出風量很有幫助。
過濾箱還在加工中,不過也快好了,放一張過程圖片。這只是一半結構,見前面的模型圖。
本來考慮全環氧粉噴涂,但是考慮到可能存在的污染問題,最后選擇了敷鋁鋅板直接成型??赡軙行∶娣e銹蝕,不過在設備間扔著也沒人看,無所謂了。
過兩天全部裝好了再更新。
=========2018/07/21更新=========
好幾天前整個系統就組裝好了,但是一直有問題,折騰了夠嗆,后面會說這個坑。
先說濾芯,中效用的F5,感覺級別有點高了阻力有點大,保護高效而已,應該G4就夠了。
高效用的PP復合,商家宣稱21Pa阻力,這兩個組合測試下來感覺阻力還是有點高。
不過出風口風量還行,先用吧。
上幾張圖,分別是風機安裝和過濾箱安裝。
白色的是止逆閥,用玻璃膠粘上去。其實用不著,完全就是充當管路接頭用。
高效濾芯后面的結構用鋁箔膠帶密封板金接縫,防止漏氣。
用棘輪綁帶拉緊三明治結構,簡單粗暴有效。
然后就是上電調風速,問伙計借了一個風速儀,直接拿來一個熱線的,測風速的時候手那個抖。
每個風口調速1.5-2m/s,不吵,前面也說了,不追求換風次數,所以沒有調整到2以上。
然后,重頭戲來了,測過濾效率。
直接崩潰了一個禮拜……
偷懶沒買,借同事的測試儀,怎么測出風口PM2.5都是40左右。
最近這幾天廢都的天氣也是好的過分,除了臭氧高一點,其它都很好,進風口PM2.5也就60左右。
這下抓瞎了,不知道是哪里漏風了,還是過濾器有問題,各種折騰。
首先,用的開口抽芯鉚釘,懷疑這個漏風,又把所有的鉚釘頭用鋁箔膠帶粘了一遍。
然后,懷疑管路漏風,又把接頭密封了一遍。
最后,懷疑風機漏風,把風機接縫,包括接線的地方都密封了一遍。
還是不行……
開始查資料,在知乎上看到有一個回答空凈抽風吹風的,說電機在濾芯后運轉會產生污染物,但是能有40這么高?
最后,懷疑尺子有問題。
今天新測試儀終于到了,謎團瞬間揭開。
不必多說,有圖為證。而且也和官方公布的附近站點空氣指數對比過,新的測試儀更接近。
至此,為期一年的自制新風結束,基本達到預期目的。
下一步,測試密閉空間內新風系統對裝修污染的解決能力。不過可能就不在知乎更新了,準備去張大媽那邊寫個裝修系列騙金幣。
完!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