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徹斯特編碼的編碼規則?
一、曼徹斯特編碼的編碼規則?
在曼徹斯特編碼中,每一位的中間有一跳變,位中間的跳變既作時鐘信號,又作數據信號;從低到高跳變表示“1”,從高到低跳變表示“0”。還有一種是差分曼徹斯特編碼,每位中間的跳變僅提供時鐘定時,而用每位開始時有無跳變表示“0”或“1”,有跳變為“0”,無跳變為“1”。
其中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在每一位的"中間"必有一跳變,根據此規則,可以得出曼徹斯特編碼波形圖的畫法。例如:傳輸二進制信息0,若將0看作一位,我們以0為中心,在兩邊用虛線界定這一位的范圍,然后在這一位的中間畫出一個電平由高到低的跳變。后面的每一位以此類推即可畫出整個波形圖。
二、編碼器編碼規則?
1:十進制: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數字是0=9,逢十進一,這稱之為“十進制”數字編碼;
因10進制編碼需要用十個階梯的分布物理量,物理實現較不方便,編碼器中很少用此編碼。
2:純二進制:現代電子數字編碼,一般都以通斷(明暗)代表0,1,有多位數2的N次方構成編碼,最簡單的就是純二進制編碼BIN,變化的數字就是0和1,逢二進一,這稱為“純二進制”數字編碼,計算機電子應用中較多以此為編碼;
3:16進制碼:以二進制4位一組向十進制解碼0——15,但是10以上不以兩位數表示,而是以A——F表示,如10為A,15為F,這是16進制的編碼,便于數據寄存及辨識
4:BCD碼:十進制每一位分解解碼到二進制碼的4位一組十個數,其BCD碼向十進制解碼后只有0-9,而無需再考慮十進制的進位問題,一般用于人眼習慣的7段數碼顯示管。
5:格雷碼:格雷碼是二進制編碼的一種,其特征是每一次遞增(或遞減)一個字變化,所有位數上只有其中一位發生了改變(0與1的變化),并且數據終點循環到起點同樣遵循這個原則,這樣在一個字的變化過程中,只有一位數發生跳變,數“能”變化量最小,出錯概率最低。特別適合于絕對值編碼器的多碼道同步讀取或多位數同步輸出(并行輸出)中,也適合在通訊傳輸中;
6:格雷余碼:二進制編碼中大部分是2的冪次方編碼,編碼總數也是2的冪次方,如8位的256、10位的1024等,在編碼器的角度計算中,在角度計算中無法整除取整,有時要用到角度的整數,為此有格雷余碼,在格雷碼的數碼中去除一部分,余下一部分編碼使用,因此也稱為“余格雷碼”,例如180、360、720個編碼的“余格雷碼”。格雷余碼向十進制解碼后的十進制數不從0開始,需要“補碼
三、商品編碼規則?
商品編碼第一、二位數碼代表“章”,第三、四位數碼代表“目”,第五、六位數碼代表“子目”。前6位數是HS國際標準編碼,后2-4位數是各個國家海關按照實際情況再進行延伸。
我國進目前使用的HS編碼,一共10位,前八位等效采用HS編碼稱為主碼,后兩位稱為附加碼,它是在HS分類原則和方法基礎上,根據我國進出口商品的實際情況延伸的兩位編碼。
理論上,一個商品只對應于一個海關HS代碼,而一個海關HS代碼與一個商品不對應。但當實際情況復雜時,會有一些差異。
四、dtc編碼規則?
DTC(Diagnostic Trouble Code,診斷故障碼),是故障類型的"身份ID",用于汽車故障時對故障部位及原因的排查。
DTC編碼規則如下:
DTCHighByte(Hex)+DTCMiddleByte(Hex)+DTCLowByte(Hex)
其中,DTCHighByte、DTCMiddleByte這兩個字節表示故障內碼,對應5位標準故障碼(第一位是字母,后面四位是數字),如"B100016"這個故障碼中的"B1000";最后面的"16"則是DTCLowByte的內容。
(1)第一位是字母,表示故障所屬系統;
(2)第二位是數字,表示故障類型;
(3)第三位是數字,表示故障所屬的子系統;
(4)最后兩位也是數字,表示具體故障對象和類型。
五、vin編碼規則?
編碼規則:
1~3位(WMI):制造廠、品牌和類型; 世界制造廠識別代號( WMI)
第一個字符:是標明一個地理區域的字母數字,如非洲、亞洲、歐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第二個字符:是標明一個特定地區內的一個國家的字母或數字。在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負責分配國家代碼。
第三個字符:是標明某個特定的制造廠的字母或數字,由各國的授權機構負責分配。當制造廠的年產量少于500輛的時候,世界制造廠識別代碼的 第三個字符就是9。
4~8位:車輛特征;
轎車:種類、系列、車身類型、發動機類型及約束系統類型;
MPV:種類、系列、車身類型、發動機類型及車輛額定總重;
載貨車:型號或種類、系列、底盤、駕駛室類型、發動機類型、制動系統及車輛額定總重;
客車:型號或種類、系列、車身類型、發動機類型及制動系統。
第9位:校驗位,按標準通過加權計算得到。
第10位:車型年份(一般標識為車輛的出廠年份,是識別車輛的重要標識)
第11位:車輛裝配廠;
12~17位:順序號。
六、item編碼規則?
全球貿易項目代碼(Global Trade Item Number) 這種編碼叫EAN/UCC-14代碼結構,對應ITF-14條碼。它的編碼規則是單品的EAN/UCC-13代碼加包裝指示符。 具體解釋如下: 產品的UPC碼是8 12751 00850 7要先變成EAN-13代碼,方法是直接在前面加一位數字0:產品的EAN代碼就是0 812751 008507 同種產品不同的包裝形式,其外箱條碼即可在EAN-13的基礎上,前面加一位包裝指示符,既可以區別不同的包裝級別(大箱套小箱),也可以區別不同的包裝類型(紙箱、塑料箱),還可以區別不同的包裝數量(20件一箱、40件一箱),包裝指示的數字由1-8。
所以小箱的代碼就是1 081275 00850 4,大箱的代碼就是2 081275 00850 1,4和1是校驗碼,由于第一位的數字有變化,所以校驗碼也要改變。 EAN/UCC-14是一種編碼結構,用于標識非零售的商品單元(一般包含2個或2個以上具有相同標識代碼的商品,通常指內含多個相同產品的包裝單元)。 ITF-14是一種條碼符號(屬于交插二五碼),用于表示EAN/UCC-14數據結構,比較適合直接印在瓦楞紙上。
七、itf編碼規則?
ITF條碼是一種連續型、定長、具有自校驗功能,并且條、空都表示信息的雙向條碼。ITF-14條碼的條碼字符集、條碼字符的組成與交插二五碼相同。它由矩形保護框、左側空白區、條碼字符、右側空白區組成.
八、襯衫編碼規則?
服裝企業在襯衫編制商品標識代碼時應當遵守唯一性的原則,給具體的每一款襯衫產品都賦予一個全球唯一的編碼,一般采用無含義編碼原則。
表1 商品條碼13位代碼結構
結構種類 廠商識別代碼 商品項目代碼 檢驗碼
結構一 X13X12X11X10X9X8X7 X6X5X4X3X2 X1
結構二 X13X12X11X10X9X8X7X6 X5X4X3X2 X1
結構三 X13X12X11X10X9X8X7X6X5 X4X3X2
結構四 X13X12X11X10X9X8X7X6X5X4 X3X2 X1
九、病案編碼規則?
病案編碼應按照科室或病房分別進行編號
十、ami編碼規則?
AMI碼編碼規則是:消息代碼中的0,傳輸碼中的0;消息代碼中的1,傳輸碼中的+1、-1交替。
1碼通常稱為傳號,0碼則叫空號,這是沿用了早期電報通信中的叫法。從形態上看,它已是三狀態信號,所以AMI碼是偽三進制碼。
消息代碼中的0,傳輸碼中的0;消息代碼中的1,傳輸碼中的+1、-1交替。
例如:消息代碼:1 0 1 0 1 0 0 0 1 0 1 1 1,AMI碼: -1 0 +1 0 -1 0 0 0 +1 0 -1 +1 -1
由AMI碼確定的基帶信號中正負脈沖交替,而0電位保持不變;所以由AMI碼確定的基帶信號無直流分量,且只有很小的低頻分量。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