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固廢處理行業前景 2021什么環保項目成本低又有前景?
一、2021什么環保項目成本低又有前景?
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說到基礎設施建設,大家可能想到的就是道路,實際上,道路只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的一部分,在貴州,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組組通水泥路,因此,相對來說,道路建設基本完成。
而農村的用水安全實際上是很大的問題,在城市,都建設很多水廠進行生活用水的處理,從而保障居民用水的安全。但是,在農村,很多地方飲用水實際上是有問題的,甚至有的地方直接飲用大河中的水,安全隱患比較大。加強飲水安全問題,必然就是建設水庫,建設自來水廠,進行安全飲用水的處理。
同時,農村的道路在很多地方還是需要建設,這些市場都比較大。對于農村來說,最大的問題莫過于通信行業了,農村很多地方網絡沒有覆蓋,通話質量很差,甚至沒有信號,這些都是未來發展的機會。
因此,加強農村的道路、通信、飲用水等建設,必將是很大的市場。
二、土壤修復項目
現在農村最大的問題,就是土地的污染問題,由于長期的施用化肥,導致土地板結,土壤營養嚴重不足,同時,過度的使用農藥和除草劑等產品,導致土地受到污染,農作物產量下降,甚至,種植出來的農產品也受到污染,無法使用。
因此,土壤修復項目成為了目前比較熱門的項目,也有很多公司,專門進行土壤修復,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營養,減少土壤中的有害物質。從而讓土壤恢復到正常的水平。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固廢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的數據,2016年全國環境污染治理總投資達到1.16萬億元,其中,土壤修復預算達到112億元,2017年達到65.35億,2018年達到123.4億元,2019年達到95.04億元,2020年達到102.97億元,市場巨大。
三、發展農村電商產業
電商是最近幾年比較熱門的行業,隨著淘寶、京東等大電商行業的發展,帶動了很多產業發展,現在,也從傳統的電商發展都直播帶貨、視頻下單等前沿的銷售模式。
因此,抓住市場發展的風口,有效的和農產品結合,發展農村電商,讓原生態的農產品和土特產品快速地走出去,從而避免了農產品銷售不暢銷的問題,解決農產品銷售困難的難題,從而更好的促進農業產業的發展。
四、農機集中服務項目
在農村,尤其是平原地區,由于土地比較平坦,便于機械化耕地、播種和收割。因此,根據農村土地的特點,購買相關的機械,幫助農民進行耕地、播種、施肥和收割,不僅解決人工作業時間久、效率低的問題,還可以降低勞動強度,減少收割時間,避免因為天氣等原因造成不必要的減產。
對于丘陵等山區,同樣可以提供一些專業的農機服務,降低農民的勞動強度,從而將農民從繁瑣的勞作中解放出來,進行其它的工作,從而實現農業耕種和工作的兩不誤,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工作時間,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從而達到高效增收的目的。
五、農村新能源建設
對于農村來說,新能源市場巨大,像近幾年興起的風力發電項目,在很多地方都大量投入。農村太陽能發電項目也開始普及,很多地方街道和道路使用的就是太陽能電燈,甚至一些家庭都開始普及使用太陽能電燈和其他太陽能發電產品。
在農村,由于飼養的牲畜較多,因此,一些地方也開始普及用牲畜的糞便來制作沼氣,通過沼氣來照明和做飯慢慢的開始普及。
這些新能源項目的使用不僅節約了電力的使用,降低了能源損耗,還幫農民節省了電費開支。同時,也減少了環境的污染。
六、開發新型農資產品項目
對于農村來說,以前經常使用的農藥和除草劑等產品,對土地和莊稼污染較嚴重,同時,經常使用的地膜,由于沒有降解性,導致對土地造成污染。
因此,開發出一些高藥效低污染的農藥和除草劑,這樣,比較減少了土地和農作物的污染,而且還受到政策和地方支持,也受到農民歡迎。
針對地膜污染的問題,可以引進具有降解性的地膜材料,投入到農村的使用中,這樣,可以減少污染。
七、農村環保處理項目
對于農村來說,農作物收割后,秸稈成為了比較難處理的廢棄物,運回家沒有多少用處,丟在地里不利于土地的種植。因此,很多農民都用火直接進行焚燒,雖然這樣的處理省事,但是,對環境的污染較嚴重。因此,加強對秸稈等廢棄農作物的再利用,不僅成本低,而且使用也較廣。
農村環保項目不僅僅秸稈處理這么簡單,很多項目都可以進行,只要我們深入農村,就發現有很多。
八、發展特殊功能性的農業
實際上,功能性農業已經得到大量使用,比如觀光農業、休閑農業、生態農業、訂單農業、文化傳承農業等,利用農業的特殊性和特色性,開發出適合市場局部需求的農業,滿足特定人群和產業需要,從而達到局部增收的目的。
九、節約型農業項目
農村很多項目實際上還是采取傳統的粗放方式進行作業,比如灌溉,很多地方還是采取漫灌的方式,不僅對水資源造成浪費,還不利于農作物的生長。
因此,很多地方都開始使用智能灌溉方式,采取滴灌等方式,進行精細化控制用水,不僅節約了用水量,而且農作物還不會出現缺水和灌水過多等情況。
在有的地方,施肥也告別了傳統的憑感覺施肥的方式,而是采取了滴灌的方式,精準進行施肥,控制農作物需要的肥料,這樣,就可以達到精準施肥,有效控制農作物的生長。
節約型農業項目使用范圍很廣,養殖業和種植業都在大量使用。
十、農業大數據和物聯網建設項目
在城市,大數據已經得到大量使用,很多城市都是使用大數據來進行管理,避免了以前的人工管理帶來的很多問題,減少了人工的使用量,提高了管理的效率,更精準的進行了有效的管理。
因此,利用互聯網技術的優勢,開發農業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進行農業的智能化生產和管理,根據市場變化,進行有效的分析和農作物的種植安排,從而避免種植的盲目化和空缺的問題,從而更好的服務市場,賺錢更多的利潤。
二、2021新的固廢法宣傳日?
新《固廢法》于2020年9月1日實施以來,長寧區相關委辦局通過各類宣貫培訓活動,宣傳法律法規,使新《固廢法》不斷深入人心。
聚焦新《固廢法》,掀起法律2021年7月以來,長寧區生態環境局通過“兩微”開展三期“新《固廢法》新在哪”系列宣傳;向產廢企業、社區發放新《固廢法》法律讀本、《固廢法》宣傳海報;9月10日,時值新《固廢法》頒布實施一周年之際,區生態環境局邀請市固管中心專家對轄區內產廢企業開展新《固廢法》法律培訓,專家就新《固廢法》進行全面解讀,幫助企業進一步理解新《固廢法》“十大亮點”、“三化”原則、以及受托方資格審查、可追溯臺賬制度、固廢鑒別、嚴懲重罰的執法特點等相關內容。
三、修訂固廢法的意義?
《固廢法》自1995年獲首次通過以來至今,分別在2004年和2020年各經歷過一次修訂,在2013年、2015年、2016年進行過三次修正。
與2020年修訂前相比,新版《固廢法》對企業和部門考核制度、舉報表彰獎勵機制、企業信息公開和備案等作出了進一步的細分和明確。
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兆全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大中型城市長期以來都存在生活垃圾產量居高不下,工業固廢垃圾數量龐大等問題,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此次修訂《固廢法》,是推進公共環境衛生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國家為解決“垃圾圍城”的必要之舉。
“從國家戰略意義上說,《固廢法》的修訂能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為強化公共環境衛生提供法治保障;對居民而言,《固廢法》的出臺與落實能更好地改善生活環境,提高人們節約資源和垃圾分類的意識,進而提高生活幸福感;對垃圾治理機構而言,固廢法為垃圾分類管理、垃圾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據,為垃圾治理提供了指南,能緩解垃圾處理的壓力,更好地促進資源循環利用。”楊兆全表示。
提高處罰額度建立舉報獎勵機制
《證券日報》記者在梳理《固廢法》細則時注意到,相比舊版,新版《固廢法》不僅對生活垃圾治理制度進行了完善,還對建筑垃圾、電器電子產品、工業固廢污染等多個方面的治理制度做出了進一步完善。
對此,楊兆全表示,此次固廢法修訂的亮點包括:第一,推行居民垃圾分類。這一制度提高了廣大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是生態文明進步的表現,通過全民參與垃圾分類,使垃圾分類處理成為可能。將大大減少環境的污染和提高資源的循環再利用效率;
第二,明確垃圾處理體系和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過去,垃圾的治理方式通常為焚燒、填埋,造成了空氣污染和水土污染。新固廢法規定地方政府建設垃圾治理體系的責任,進一步提高垃圾的綜合利用水平,促進垃圾回收利用;
第三,明確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將生產者對其產品所承擔的環境責任從生產環節延伸到產品設計、流通消費、回收利用、廢物處置等全生命周期的制度。這一制度能促進生產者提高產品的環保性能,從源頭促進可降解、可回收、無污染等環保產品的研發與生產;
第四,實施最嚴格法律責任。新固廢法增加了處罰種類,提高了罰款額度(五百萬元),規定了有獎舉報制度,這一舉措提高了違法成本,能對違法行為起到很好的威懾作用。
環保板塊25股獲機構“買入評級”
A股相關板塊個股受新版《固廢法》的修訂與實施工作的影響,也迎來一波上漲潮。
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從2020年4月29日(新版《固廢法》公布日)開盤算起,截至8月28日收盤,A股環保板塊(802088)指數累計上漲238.37點,漲幅約18.81%。
截至8月30日,A股環保行業(按中信行業分類)60只個股當中,共有25只獲得了機構“買入”評級。
其中,獲“買入”評級機構數量前三名的個股分別為:瀚藍環境(21家)、龍馬環衛(17家)、高能環境(16家)。
此外,包括上述3只個股在內,共有9只個股獲得了10家以上機構給予的“買入”評級。
華寶證券資源環境行業分析師楊宇認為,新版《固廢法》從法律層面,對固體廢物從產生源頭到末端處理、處置、利用等全過程的管理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有望推動行業發展,提升垃圾分類、環衛、垃圾焚燒、危險有害垃圾處置等細分產業的需求,利好固廢全產業鏈。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版《固廢法》提出,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堅持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原則,這對于新材料行業當中技術研發投入較多的企業形成利好,可以強化企業的成本優勢,凸顯競爭的核心資源或核心技術。
“新版《固廢法》明確,國家建立電器電子、鉛蓄電池、車用動力電池等產品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雖然此類條款會加大相關行業企業的經營成本壓力,但也會促進行業結構分化,推動低能低效的企業加速淘汰。”沈萌說。
四、固廢處理國家補助政策?
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2020年國家出臺了一些列固廢處理相關政策,旨在規范行業健康發展、完善激勵、監管機制、營造良好環境,進而優化產業結構、強化技術創新、支持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固廢處理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序號
發布時間
政策、法規名稱
主要內容
1
2020年3月25日
《關于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
支持廢石尾礦綜合利用。在符合安全、生態環保要求的前提下,鼓勵和支持綜合利用廢石、礦渣和尾礦等砂石資源,實現“變廢為寶”。鼓勵利用固廢資源制造再生砂石。鼓勵利用建筑拆除垃圾等固廢資源生產砂石替代材料。
2
2020年4月3日
《關于有序推進新增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
2020年1月20日后并網發電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含沼氣發電)項目為新增項目,國家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則,通過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繼續予以支持。于每年12月底前,匯總提出本地區下一年度擬申請補助資金的新增項目補貼需求并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項目應按國家有關規定完成審批、核準或備案,并納入國家重大項目建設庫三年滾動計劃,全部機組可在年內完成并網發電。
3
2020年4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
新固廢法明確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強化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監督管理責任,完善了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危險廢物、建筑垃圾、農業固體廢物等污染環境防治制度,健全了保障機制,嚴格了法律責任。
4
2020年4月30日
《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能力建設實施方案》
爭取 1-2 年內盡快實現大城市、特大城市具備充足應急處理能力;每個地級以上城市至少建成 1 個符合運行要求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每個縣(市)都建成醫療廢物收集轉運處置體系,實現縣級以上醫療廢物全收集、全處理,并逐步覆蓋到建制鎮,爭取農村地區醫療廢物得到規范處置。有條件的地區要利用現有危險廢物焚燒爐、生活垃圾焚燒爐、水泥窯補足醫療廢物應急處置能力短板。
5
2020年6月4日
危險廢物環境許可證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
從事危險廢物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經營活動的單位,應當依規領取危險廢物環境許可證和其他行業領域許可,本辦法加強了危險廢物環境許可證的審批頒發以及對危險廢物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經營活動過程中污染環境防治的監督管理。
6
2020年7月3日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協同轉型提升計劃(2020-2022年)》
到2022年,區域年綜合利用工業固廢量8億噸,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達到1.5億噸,產業總產值突破9000億元,形成30個特色鮮明的產業集聚區,建設50個產業創新中心,培育100家創新型骨干企業。區域協同機制較為完善,基本形成大宗集聚、綠色高值、協同高效的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新格局。
根據目標要求,提出協同利用工業固廢制備砂石骨料、推進大宗冶金與煤電固廢協同利用、壯大工業固廢高值化利用產業規模、提高廢舊金屬利用水平、推動廢舊高分子材料高效利用、加快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推進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集聚發展、推動生產系統協同處理城市廢棄物、建設綠色雄安、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等10項主要任務。
7
2020年7月18日
《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國家鼓勵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市場化、專業化、集約化發展,推動完善報廢機動車回收利用體系,提高回收利用效率和服務水平。國家對回收拆解企業實行資質認定制度。未經資質認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從事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活動。
8
2020年7月31日
《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
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是重要的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加快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設施建設,補齊處理能力缺口,健全城鎮環境基礎設施,改善生態環境,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體系。
9
2020年8月27日
生活垃圾焚燒飛灰污染控制技術規范(試行)(HJ 1134—2020)
本標準規定了生活垃圾焚燒飛灰收集、貯存、運輸、處理和處置過程的污染控制技術要求。旨在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規范和指導生活垃圾焚燒飛灰的環境管理。
10
2020年9月11日
《完善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運行的實施方案》
自2021年1月1日起,規劃內已核準未開工、新核準的生物質發電項目全部通過競爭方式配置。同時,為促進生物質發電項目充分發揮環境治理和增加可再生能源供給等方面的作用,確保補貼資金科學高效使用,在建項目應在合理工期內建成投產。自2021年起,新納入補貼范圍的項目(包括2020年已并網但未納入當年補貼規模的項目及2021年起新并網納入補貼規模的項目)補貼資金由中央地方共同承擔。
11
2020年9月29日
《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
非水可再生能源是能源供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內容。意見提出:一、完善現行補貼方式;二、完善市場配置資源和補貼退坡機制;三、優化補貼兌付流程;四、加強組織領導,在補充通知里對項目合理利用小時數、項目補貼電量、補貼標準以及加強項目核查等事項進行補充。
12
2020年10月15日
《關于深入推進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的通知》
強化資金保障與政策支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要求將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經費納入本級年度財政預算,對從事清潔生產研究、示范和培訓,實施國家清潔生產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和自愿節約資源、削減污染物排放量協議中載明的技術改造項目,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企業用于清潔生產審核和培訓的費用,可以列入企業經營成本。對達到國際清潔生產領先水平的企業,在政府綠色采購、企業信貸融資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納入監督執法正面清單。
13
2020年10月20日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
推動動力電池全價值鏈發展。鼓勵企業提高鋰、鎳、鈷、鉑等關鍵資源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動力電池模塊化標準體系,加快突破關鍵制造裝備,提高工藝水平和生產效率。完善動力電池回收、梯級利用和再資源化的循環利用體系,鼓勵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建立健全動力電池運輸倉儲、維修保養、安全檢驗、退役退出、回收利用等環節管理制度,加強全生命周期監管。
14
2020年10月26日
《關于核減環境違法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的通知》
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應依法依規完成“裝、樹、聯”后,方可納入補貼清單范圍。待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向社會公開自動監測數據后,電網企業可撥付補貼資金,并在結算時將未向社會公開自動監測數據期間的補貼資金予以核減。2020年6月30日前已納入補貼清單、但未完成“裝、樹、聯”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電網企業應先暫停撥付補貼資金,待發電企業完成“裝、樹、聯”且向社會公開自動監測數據后再撥付補貼資金。
15
2020年11月5日
《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
新《名錄》減少12種,新增豁免16個種類的危險廢物,同時亦有部分廢物代碼發生了變化,這些改動勢必將對危廢的產生、運輸和處理等環節產生深遠影響。
16
2020年11月17日
《關于公布2020年生物質發電中央補貼項目申報結果的通知》
擬將河北、山西等20個省(區、市)的77個項目納入2020年生物質發電中央補貼規模,納入補貼范圍的項目所需補貼總額已達到2020年中央新增補貼資金額度15億元。其中,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18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46個、沼氣發電項目13個
17
2020年11月25日
《關于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
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生態環境部將不再審批、發放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
2020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會上鄭重提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020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則進一步明確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的八項重點任務之一。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