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廢物的四大危害
對土壤的危害
固體物長期露天堆放,其有害成分在地表徑流和雨水的淋溶、滲透作用下通過土壤孔隙向四周和縱深的土壤遷移。在遷移過程中,有害成分要經受土壤的吸附和其他固體廢物污染。通常,由于土壤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容量很大,隨著滲濾水的遷移,使有害成分在土壤固相中呈現不同程度的積累,導致土壤成分和結構的改變,植物又是生長在土壤中,間接又對植物產生了污染,有些土地甚至無法耕種。
對大氣的危害
廢物中的細粒、粉末隨風揚散;在廢物運輸及處理過程中缺少相應的防護和凈化設施,釋放有害氣體和粉塵;堆放和填埋的廢物以及滲入土壤的廢物,經揮發和反應放出有害氣體,都會污染大氣并使大氣質量下降。
對水體的危害
如果將有害廢物直接排入江、河、湖、海等地,或是露天堆放的廢物被地表徑流攜帶進入水體,或是飄入空中的細小顆粒,通過降雨的沖洗沉積和凝雨沉積以及重力沉降和干沉積而落入地表水系,水體都可溶解出有害成分,毒害生物,造成水體嚴重缺氧,富營養化,導致魚類死亡等。
有些未經處理的垃圾填埋場,或是垃圾箱,經雨水的淋濾作用,或廢物的生化降解產生的瀝濾液,含有高濃度懸浮固態物和各種有機與無機成分。如果這種瀝濾液進入地下水或淺蓄水層,問題就變得難以控制,從而使一個地區變得不能居住。
對生活的危害
生活在環境中的人,以大氣、水、土壤為媒介,可以將環境中的有害廢物直接由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膚攝入人體,使人致病。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