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樣品加工處理的目的是 風干的土樣樣品有什么用?如何制備?
一、風干的土樣樣品有什么用?如何制備?
答:從野外采回的土壤樣品要及時放在樣品盤上,攤成薄薄的一層,置于干凈整潔的室內通風處自然風干,嚴禁暴曬,并注意防止酸、堿等氣體及灰塵的污染。風干過程中要經常翻動土樣并將大土塊捏碎以加速干燥,同時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體。
風干后的土樣按照不同的分析要求研磨過篩,充分混勻后,裝入樣品瓶中備用。瓶內外各放標簽一張,寫明編號、采樣地點、土壤名稱、采樣深度、樣品粒徑、采樣日期、采樣人及制樣時間、制樣人等項目。制備好的樣品要妥為貯存,避免日曬、高溫、潮濕和酸堿等氣體的污染。全部分析工作結束,分析數據核實無誤后,試樣一般還要保存3個月至1年,以備查詢。少數有價值需要長期保存的樣品,須保存于廣口瓶中,用蠟封好瓶口。
二、采集與處理土壤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采樣對象
以采集土壤為主。一般園田土和耕作過的沼澤土中,以細菌和放線菌為主,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土壤和沼澤地中,酵母和霉菌較多,如一些野果生長區和果園內。采樣的對象也可以是植物,腐敗物品,某些水域等。
2、采樣季節:以溫度適中,雨量不多的秋初為好。
3、采土方式:在選好適當地點后,用小薩子除去表土,取離地面5-15cm處的土約10g,盛入清潔的牛皮紙袋或塑料袋中,扎好,標記,記錄采樣時間、地點、環境條件等,以備查考。為了使土樣中微生物的數量和類型盡少變化,宜將樣品逐步分批寄回,以便及時分離
三、什么是土壤分析樣品?
經處理后用來進行分析的土壤樣品稱土壤分析樣品。
土壤分析是對土壤的組成分和(或)物理、化學性質進行的定性、定量測定。是進行土壤生成發育、肥力演變、土壤資源評價、土壤改良和合理施肥研究的基礎工作,也是環境科學中進行環境質量評價的重要手段。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