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天津人均GDP是多少
2015年天津人均GDP是多少
天津市東麗區: 預計“十二五”末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45億元,年均增長13.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1.6億元,年均增長20.3%;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到3235億元,年均增長21.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59元,年均增長10%。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20%,全面完成節能減排任務。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激發發展活力,促進結構優化,三次產業結構為0.4:53.6:46
2016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39億元,同比增長1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2.5億元,同比增長11%;固定資產投資1000億元,同比增長1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16元,同比增長9%;全面完成節能減排任務。
天津濱海新區什么時候成為經濟特區的
天津濱海新區于2006年5月26日成立。
國務院推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
國發〔2006〕2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是在新世紀新階段,黨中央、國務院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為了更好地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現就有關問題提出以下意見。
一、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重大意義
天津濱海新區包括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三個行政區和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天津港區以及東麗區、津南區的部分區域,規劃面積2270平方公里。經過十多年的開發建設,天津濱海新區已經具備了進一步加快發展的條件和基礎。
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利于提升京津冀及環渤海地區的國際競爭力。天津濱海新區位于環渤海地區的中心位置,內陸腹地廣闊,區位優勢明顯,產業基礎雄厚,增長潛力巨大,是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窗口。推進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促進這一地區加快發展,可以有效地提升京津冀和環渤海地區的對外開放水平,使這一地區更好地融入國際經濟,釋放潛能,增強競爭力。
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利于實施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天津濱海新區的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是繼深圳經濟特區、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帶動區域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極。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有利于促進我國東部地區率先實現現代化,從而帶動中西部地區,特別是“三北”地區發展,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利于探索新時期區域發展的新模式。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把握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特點,用新的思路和發展模式推進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有利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走出一條區域創新發展的路子。
二、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指導思想和主要任務
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改革開放,進一步發揮優勢,堅持高起點、寬視野,注重科技創新和自主創新,突出發展特色,改善發展環境,用新思路、新體制、新機制推動新區不斷提高綜合實力、創新能力、服務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在帶動天津發展、推進京津冀和環渤海區域經濟振興、促進東中西互動和全國經濟協調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要把握好以下原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走科學發展之路;堅持突出發展特色,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堅持推進改革開放,用改革開放促開發建設;堅持科技創新和自主創新,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堅持增強服務功能,帶動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切實發揮土地對經濟建設的引導和調控作用;堅持可持續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新區;堅持以人為本,推進和諧社會建設與全面發展。
天津濱海新區的功能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努力建設成為我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高水平的現代制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逐步成為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宜居生態型新城區。
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主要任務是:以建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為契機,探索新的區域發展模式,為全國發展改革提供經驗和示范。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中心環節,進一步完善研發轉化體系,提升整體技術水平和綜合競爭力。充分發揮區位、資源、產業等綜合優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努力提高綜合競爭力和區域服務能力,提高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統一規劃,綜合協調,建設若干特色鮮明的功能區,構建合理的空間布局,采取有力措施,節約用水、集約用地、降低能耗,努力提高單位面積的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率。搞好環境綜合整治,維護生態平衡,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現人與自然、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相和諧。推進管理創新,建立統一、協調、精簡、高效、廉潔的管理體制。
三、切實發揮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示范和帶動作用
批準天津濱海新區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并從天津濱海新區的實際出發,先行試驗一些重大的改革開放措施。要堅持重點突破與整體創新相結合、經濟體制改革與其他方面改革相結合、解決當地實際問題與攻克面上共性難題相結合,不斷拓展改革的領域,通過綜合配套改革推進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近期工作重點是:
――鼓勵天津濱海新區進行金融改革和創新。在金融企業、金融業務、金融市場和金融開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原則上可安排在天津濱海新區先行先試。本著科學、審慎、風險可控的原則,可在產業投資基金、創業風險投資、金融業綜合經營、多種所有制金融企業、外匯管理政策、離岸金融業務等方面進行改革試驗。
――支持天津濱海新區進行土地管理改革。在有利于土地節約利用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前提下,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創新土地管理方式,加大土地管理改革力度。開展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及土地收益分配、增強政府對土地供應調控能力等方面的改革試驗。
――推動天津濱海新區進一步擴大開放,設立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為適應天津建設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的需要,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創新體制、分步實施的原則,借鑒國際通行做法,在天津港東疆港區設立保稅港區,重點發展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采購、國際轉口貿易和出口加工等業務,積極探索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管理制度的創新,以點帶面,推進區域整合。
――給予天津濱海新區一定的財政稅收政策扶持。對天津濱海新區所轄規定范圍內、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比照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的所得稅優惠政策,對天津濱海新區的內資企業予以提高計稅工資標準的優惠,對企業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予以加速折舊的優惠;中央財政在維持現行財政體制的基礎上,在一定時期內對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建設予以專項補助。
四、認真做好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各項工作
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主要靠天津自身的力量和加強區域合作,國務院有關部門也要采取有力措施給予支持和幫助。有關方面要加強對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工作的宏觀指導和協調,研究建立必要的協調和協作機制。天津市人民政府要充分認識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工作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全面分析有利條件和面臨的挑戰,精心籌劃,周密部署,通力協作,使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順利有序推進,并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務。要進一步研究,細化完善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總體方案和金融、土地改革等專項方案,并按照有關工作程序報批后實施。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根據本《意見》的精神,認真做好貫徹落實工作,結合天津濱海新區的實際情況,抓緊研究出臺具體的政策措施。要認真研究解決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重大舉措,是實施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步驟,是一項涉及諸多方面的系統工程,各有關方面要牢固樹立全國一盤棋的思想,統一認識,同心協力,勇于創新,扎實工作,努力開創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新局面。
國務院
二○○六年五月二十六日
天津市地處華北平原東北部、海河流域下游、環渤海灣的中心,東臨渤海,北依燕山。距首都北京120公里,是中國四個直轄市之一、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
2006年7月,國務院進一步明確天津的城市定位,將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科教發達、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
濱海新區位于天津東部沿海,包括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三個行政區和開發區、保稅區、天津港以及東麗區、津南區的部分區域,規劃面積2270平方公里,海岸線153公里,截至2008年底,濱海新區常住人口達到202.88萬人。
這里擁有世界吞吐量第六的天津港,通達全球400多個港灣,服務華北、西北、東北12個省區市;
天津濱海國際機場,連接國內外30多個世界名城;
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和信息通訊網絡,在第一時間與世界相連。
這里聚集了國家級開發區、保稅區、高新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和中國面積最大、開放度最高的保稅港區,是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豐富的石油、天然氣、海鹽和1214平方公里可供開發的土地,濱海新區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新世紀新階段,黨中央國務院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作出了加快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重大戰略決策。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十六屆六中全會、十七大和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都對加快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要求。國務院2006年20號文件對濱海新區開放開放作出了全面部署。
堅持改革開放帶動、科技創新引領、高端產業支撐、服務能力提升、發展環境保障,濱海新區將努力成為繼深圳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之后服務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成為科學發展的排頭兵。
這是一片充滿希望的新區。項目集中園區,產業集群發展,資源集約利用,功能集成建設。
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海河下游建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軸,沿海岸線建設海洋經濟發展帶,在軸和帶的T型結構中,建設塘沽、漢沽、大港三個生態城區和八個產業功能區。
先進制造業產業區、濱海高新區、臨空產業區、濱?;^、臨港產業區,重點發展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裝備制造和高新技術產業,著力打造特色突出的現代制造業集群和我國自主創新的領航區。
中心商務區、海港物流區、濱海旅游區,以金融、物流、商貿、旅游等現代服務業為重點,匯聚更多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著力構筑發展的新優勢。
中新天津生態城,是繼蘇州工業園之后,中國、新加坡兩國政府又一個重大合作項目,將創造21世紀人類居住的新模式。
這是一方改革開放的熱土。不斷優化的投資環境和完備的配套設施,造就了投資的良好條件;一流的政府服務和完善的法制環境,成為各國投資者創業的理想之地;高效率、低成本為各國企業提供了通往成功的捷徑;科技、金融、體制等10個方面的配套改革為企業插上了起飛的的翅膀。
摩托羅拉、豐田汽車、三星電子、空中客車等12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此匯聚,15000多家外資企業生根。
花旗、渣打、匯豐、瑞穗等一批外資銀行紛至沓來,租賃公司、私募基金、產業基金競相進入,濱海新區成為跨國公司的競技場。
這是一個激情創新的舞臺。環抱濱海新區的北京、天津科技圈是中國知識最富集的區域,所擁有的科技人員,占全國的四分之一。
國家生物醫藥國際創新園、民航科技產業化基地、工業生物技術研發中心等12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人工細胞、電動汽車、微納技術等20個省部級工程中心,冶金、化工、醫藥等10個行業技術研發中心,50多個重大自主創新項目,正在建設之中。30多家國際工程中心、150多家中外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已建成運營。
每年有數百家高成長型企業脫穎而出,三千多項專利在這里誕生??湛虯320大飛機、新一代運載火箭、百萬噸乙烯、300萬噸造船等引擎項目構筑起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的產業結構。濱海新區將成為先進技術的承接地和擴散地、高新技術的原創地和產業化基地。
這是一座和諧生態的魅力之城。600多平方公里濕地,150多平方公里的水庫,構建了獨特的基礎條件。
一片片人工森林,一塊塊綠地草坪,一條條綠色長廊,五條婉延的河流,繪制了濱海新區優美的生態韻律。
百鳥遷徙,群鷗飛翔,織就了濱海新區人與自然和諧的動感畫卷。
足球場、圖書館、博物館等大型文體設施相繼建設,社區文化中心、體育健身場所、醫療保健網絡遍及城鄉,中小學校、職業教育、高等院??茖W布局。
世界各地的美食佳肴,一流的購物環境,安全的生活保障,吸引著不同膚色、不同國籍的人們聚集在這里,盡享舒適與愜意。
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循環經濟,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站在高起點,搶占制高點,達到高水平。濱海新區這個中國最有潛力、最具活力、最富魅力的現代化經濟新區,將依托京津冀、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努力建設成為我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高水平的現代制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逐步成為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宜居生態型新城區!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