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污染物檢驗方法研究進展論文 土質檢測是什么意思?
一、土質檢測是什么意思?
土質檢測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土壤環境質量檢測,即檢測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殘留積累,以不致造成作物的生育障礙、在籽粒或可食部分中的過量積累(不超過食品衛生標準)或影響土壤、水體等環境,同時對有機質、礦物質、pH值、養分、肥力、肥料、農藥殘留、微生物指標、重金屬元素、放射性元 素、全成分、理化性質等物質進行檢測。
二、土壤污染風險評估報告內容?
土壤污染風險評估是指采用概率方法對土壤污染造成的某種危害后果出現的可能性進行表征。土壤污染風險通常可分為健康風險和生態風險兩大類。
健康風險是指人體暴露于污染環境而導致傷害、疾病或死亡的可能性。
生態風險是指土壤污染物對生態系統中的某些要素或生態系統本身造成破壞的概率或可能性。
三、土壤中鎘含量超標如何處理?改變土壤不超標?
鐲是優越的熱中子吸收材料,可以考慮提煉以后賣給核燃料組件生產廠家,既改善了土壤,又賺了錢。
如何修復鎘超標的土壤?
宣哥無限叼2568LV.42017-12-16
對鎘(Cd) 污染土壤的修復主要有以下方法:
一、物理/化學修復技術客土、換土、去表土、深耕翻土法:
1、成本高,且不能從根本上清除重金屬,存在占用土地、滲漏和二次污染等問題。此類方法適合于小面積污染土壤的治理。
2 玻璃化技術:將重金屬污染土壤置于高溫高壓的環境下,待其冷卻后形成堅硬的玻璃體物質。此類物質結構穩定,很難被降解,可以實現對土壤重金屬的永久固定。玻璃化技術最早用于處理核廢料,處理土壤的話,處理完就不是土壤了。
3 電動修復:向重金屬污染土壤中通直流電,使重金屬離子在電場作用下進行定向遷移,在電極附近富集,再進行適當的物理或化學處理。
4、 土壤淋洗:用淋洗劑去除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物,可用于大面積、重度污染土壤的治理,尤其在砂質土中效果較好。土壤淋洗需添加昂貴的淋洗液,且淋洗液對地下水也有污染風險;另一方面,淋洗液在淋洗土壤重金屬的同時也將植物必需的 Ca 和 Mg 等營養元素淋洗出根際,造成植物營養元素的缺失。土壤淋洗后淋洗液也需要處理。
5固化/穩定化:固化是通過添加藥劑將土壤中的有毒重金屬包被起來,形成相對穩定性的形態,限制土壤重金屬的釋放;穩定化是在土壤中添加穩定化藥劑,通過對重金屬的吸附、沉淀(共沉淀)、絡合作用來降低重金屬在土壤中的遷移性和生物有效性。
6、 離子拮抗技術:土壤中某些重金屬離子間存在拮抗作用,當土壤中某種重金屬元素濃度過高時,可以向土壤中加入少量對作物危害較輕的拮抗性重金屬元素,進而減少該重金屬對作物的毒害作用,達到降低重金屬生物毒性的目的。向 Cd 污染土壤中加入適量的Zn,可以減少植物對 Cd 的吸收積累[1]。
二、生物修復技術植物修復技術:
1、植物提取:利用超積累植物吸收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屬并在地上部積累,收割植物地上部分從而達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雜交狼尾草( Pennisetum americanum (L.)Leek × P. purpureum Schumach)和熱研 11 號黑籽雀稗( Paspalum atratum cv. Reyan No. 11)都對提取Cd有較好的作用。
2、植物固定:利用植物根系固定土壤重金屬的過程 重金屬被根系吸收積累或者吸附在根系表面,也可通過根系分泌物在根際中被固定。串葉松香草(Silphium perfoliatum Linn)可用于固定 Cd。
3、 微生物修復技術:土壤中一些微生物對重金屬具有吸附、沉淀、氧化、還原等作用,因此可以通過工程菌培養、微生物投放來降低污染土壤中重金屬的活性和毒性。例如,香蒲( Typha latifolia)根際中分離出的一些菌株能鈍化固定土壤中的Cd,降低它們在土壤中的可交換態含量。
三、農業生態修復技術因地制宜地調整一些耕作管理制度,向土壤中添加物質改變其物理化學性質,在污染土壤中種植不進入食物鏈的植物等,從而改變土壤重金屬的活性,降低其生物有效性,減少重金屬從土壤向作物的轉移。這是一種較為綜合、且溫和的方法。
一個案例:1、湖南農業大學和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等單位承擔了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湘江水環境重金屬污染整治關鍵技術研究與綜合示范” 的一個子課題研究,負責湘江流域重金屬面源污染控制技術的工作。據他們說,在其中的一個施用硅鈣肥和石灰的 3.33 hm2 水稻的示范工作中, 2011-2012 年稻谷增產49.8%~51.4%;水稻糙米 Cd 含量降低 56.6%~63.8%;示范區排水 Cd 濃度降低 54.7% (數據尚未發表)。
2、在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土壤添加生物炭的示范工作中,生物炭添加顯著地降低了 Cd 在水稻、根系、莖葉、稻殼和籽粒中的含量,水稻籽粒 Cd含量降低 26%~71% 。 注:“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俗稱水專項,一個子課題一般至少幾千萬,但是幾乎不起作用,滇池幾百個億砸進去不還是老樣子嘛。再比如遼河水專項中的遼河源頭區子課題,5500萬,跟打水漂似的,不過倒是富了一幫人。國家容易被騙,也樂的被騙。
四、重金屬污染評價標準及方法?
、 污染物來源
重金屬的污染主要來源工業污染,其次是交通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工業污染大多通過廢渣、廢水、廢氣排入環境,在人和動物、植物中富集,從而對環境和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交通污染主要是汽車尾氣的排放;生活污染主要是一些生活垃圾的污染,廢舊電池、破碎的照明燈、沒有用完的化妝品、上彩釉的碗碟等。
下面是主要重金屬污染分類及來源:
2、常用分析檢測手段
目前重金屬主要分布在固相、液相和氣相里面,對于不同相態的情況,檢測方法各異。大體看來,土壤中的重金屬遷移,大部分來自被污染的水體;堆積存放的可浸出固體污染物,在雨水浸泡下重金屬等有害物質被帶出。由于目前燃煤電廠的氮氧化物,硫化物等氣體排到大氣中,造成酸雨,使得雨水成酸性,加快了有害物質的浸出。
目前常見的用于檢測的儀器設備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ICP-AES)、X射線熒光光譜儀(XRF)、火焰/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儀(AAS)、原子熒光光譜儀(AFS)、紫外/可見分光光度分析儀(UV/VIS)等儀器設備,可以分析土壤、水等介質中的重金屬元素,包括鎘、汞、砷、銅、鉛、鉻、鋅、鎳等。
2.1 固體廢物及浸出溶液污染檢測方法及標準
通過檢測固體廢物本身有毒有害物質,以及通過震蕩方法模擬固體廢物被浸出,測其浸出物毒性來鑒別。目前常用的檢測依據《危險廢物鑒別標準,浸出毒性鑒別GB5085.3-2007》執行。固體廢物的檢測方法大致如下:
固體廢物六價鉻的測定堿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687-2014
固體廢物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頂空/氣相色譜-質譜法 -- HJ 643—2013
固體廢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蕩法 -- HJ 557-2010 代替GB 5086.2-1997
固體廢物二噁英類的測定同位素稀釋高分辨氣相色譜-高分辨質譜法 -- HJ 77.3-2008
危險廢物(含醫療廢物)焚燒處置設施二噁英排放監測技術規范 -- HJ/T 365-2007
固體廢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醋酸緩沖溶液法 -- HJ/T 300-2007
固體廢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 -- HJ/T 299-2007
固體廢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翻轉法 -- GB 5086.1-1997
固體廢物總汞的測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5555.1-1995
固體廢物銅、鋅、鉛、鎘的測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5555.2-1995
固體廢物砷的測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分光光度法 -- GB/T 15555.3-1995
固體廢物六價鉻的測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 GB/T 15555.4-1995
固體廢物總鉻的測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 GB/T 15555.5-1995
固體廢物總鉻的測定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5555.6-1995
固體廢物六價鉻的測定硫酸亞鐵銨滴定法 -- GB/T 15555.7-1995
固體廢物總鉻的測定硫酸亞鐵銨滴定法 -- GB/T 15555.8-1995
固體廢物鎳的測定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5555.9-1995
固體廢物鎳的測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 GB/T 15555.10-1995
固體廢物氟化物的測定離子選擇性電極法 -- GB/T 15555.11-1995
固體廢物腐蝕性測定玻璃電極法 -- GB/T 15555.12-1995
2.2 土壤、水體中污染物檢測方法及標準
土壤中污染物按照《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2008》執行,水體中的污染物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2.3 氣體中重金屬檢測方法
測定大氣顆粒物樣品中重金屬元素的成分分析已趨于成熟,將大氣顆粒物捕集(目前主要有通過氣體采集,吸附到濾膜或者測沉降物)后不經樣品消解處理而直接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有:儀器中子活化法(INAA)、質子誘導X射線熒光法(PIXE)、能量色散和波長色散X-射線熒光法(XRF)等。
大氣顆粒物經消解后的測定方法主要包括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離子色譜法、原子吸收光譜(AAS)、原子熒光光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
2.4 生物中重金屬檢測方法
對于與人息息相關的生物而言,檢測比較多的主要是農作物、肉類、藥材等重金屬含量。現在檢測時可以選擇多種分析方法,一般在化學分析時對其進行灰化后用酸消減,用相應儀器設備測定重金屬含量。
同時也可以對人體中重金屬含量進行檢測,主要方式是通過血液以及頭發等。以此來判斷身體是否受到侵害。
五、檢測核污染方法?
1. 輻射劑量儀:可以檢測放射性物質的輻射水平和劑量,比較適用于檢測環境和食品中的放射性物質。
2. 核素分析:可以檢測污染物中的具體核素種類和含量,比較適用于檢測土壤、巖石、植物和動物等樣品中的放射性元素。
3. 放射化學分析:可以檢測樣品中的化學成分,特別是放射性元素。
4. 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可以檢測樣品中的重金屬和放射性元素等。
5. 氡同位素檢測:可以檢測土壤、室內空氣、地下水等中的氡含量和氡子體的釋放情況。
6. 核磁共振成像(MRI)和計算機斷層掃描(CT):可以檢測人體內的放射性元素攝入情況和組織損傷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都需要由專業人士進行操作和分析,一般人不要隨意使用這些設備進行檢測。同時,檢測結果也需要由專業人士進行評估和判斷。
六、地下礦區污染物怎么去除?
回答如下:地下礦區污染物的去除方法取決于污染物的種類和程度。以下是常見的去除方法:
1. 地下水污染物的去除:使用化學物質或生物處理方法將有害物質轉化為無害物質,或者通過地下水抽取和過濾的方式去除有害物質。
2. 土壤污染物的去除:使用化學物質或生物處理方法將有害物質轉化為無害物質,或者通過土壤修復的方式去除有害物質。
3. 大氣污染物的去除:使用空氣處理設備或過濾器去除污染物。
4. 固體廢物的去除:使用垃圾處理設備或化學方法進行處理和處理。
5. 其他污染物的去除:根據具體的情況采用相應的處理方法,如化學方法、生物方法、物理方法、熱處理方法等。
需要注意的是,地下礦區污染物的去除需要專業的技術和設備,需要進行科學規劃和操作,以保證效果和安全。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