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土壤篩 如何用ph試紙測定一塊土壤的酸堿度?
一、如何用ph試紙測定一塊土壤的酸堿度?
隨即抽取幾處表層土壤,將土壤經風乾過篩處理后,秤取 20 g 之土樣於 50 mL 之燒杯內,加入 20 mL 蒸餾水水蓋上表玻璃,并且持續攪拌懸浮液 5 分鐘.用玻璃棒點取試液至PH試紙上,觀察其顏色的變化,然后將試紙與比色卡相比較,去掉誤差較大的試液,剩下的就是大概的PH值.若pH值=7,土壤為中性;若pH值<小,則為酸性;若pH值>7,則為堿性.
二、為什么風干土樣要用研磨?
便于分析
風干后的土樣按照不同的分析要求研磨過篩,充分混勻后,裝入樣品瓶中備用。瓶內外各放標簽一張,寫明編號、采樣地點、土壤名稱、采樣深度、樣品粒徑、采樣日期、采樣人及制樣時間、制樣人等項目。制備好的樣品要妥為貯存,避免日曬、高溫、潮濕和酸堿等氣體的污染。全部分析工作結束,分析數據核實無誤后,試樣一般還要保存3個月至1年,以備查詢。少數有價值需要長期保存的樣品,須保存于廣口瓶中,用蠟封好瓶口。
三、砂篩分析實驗步驟?
砂篩分析是一種用于測定土壤中不同顆粒級配的實驗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 準備樣品:取足夠數量的干燥、無粘性、不易團聚的土壤樣品,并根據需要進行篩選。
2. 準備篩子:準備好一組標準篩子,包括3個以上的不同孔徑大小的篩子和一個落料口。
3. 將樣品倒入篩子:將土壤樣品倒入最大孔徑的篩子上,并蓋上蓋板。
4. 振動篩子:將篩子放在振動篩機上,以適當強度和時間振動,使細小的顆粒通過最小孔徑的篩網掉到下面的接收器中。
5. 稱重:取出每個篩網中殘留的顆粒并分別稱重,計算出每個孔徑范圍內顆粒占總樣品重量的百分比。
6. 繪制曲線:將各個孔徑范圍內顆粒百分比繪制成累計曲線和差別曲線兩種,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土壤中各種顆粒級配變化情況,并進行進一步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砂篩分析前,必須保證所用篩子的標準和精度符合要求,并進行校準、清洗和干燥等處理。
四、土壤中的含沙量怎么測,有沒有具體規范?
將土樣搗碎,裝入密封箱,從箱底往箱內充空氣,這樣沙子就會被篩到下層,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從土樣中分離出沙子并測試含沙量
土壤可以分為砂質土、黏質土、壤土三類砂質土的性質:含沙量多,顆粒粗糙,滲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氣性能好。黏質土的性質:含沙量少,顆粒細膩,滲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氣性能差。壤土的性質:含沙量一般,顆粒一般,滲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氣性能一般。
五、1mm土是多少目?
毫米(mm)=10-3m =1000微米(um)=14目
1毫米(mm)=1000微米(um)=16目
目是指每平方英吋篩網上的空眼數目,50目就是指每平方英吋上的孔眼是50x50個,500目就是500x500個,目數越高,孔眼越多。除了表示篩網的孔眼外,它同時用于表示能夠通過篩網的粒子的粒徑,目數越高,粒徑越小。
計量單位目粒度是指原料顆粒的尺寸,一般以顆粒的最大長度來表示。網目是表示標準篩的篩孔尺寸的大小。在泰勒標準篩中,所謂網目就是1英寸長度內的篩孔數目,并簡稱1為目。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