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標回收率的計算實例色譜世界(對照品濃度怎么算?)
一、對照品濃度怎么算?
含量=[(濃度X稀釋倍數)/供試品稱樣量]X100%
首先確定樣品成分,獲取該成分的純品(對照品),將對照品溶液配制成與樣品成分濃度相當的濃度(比如樣品濃度是10mg/ml左右,對照品溶液就配制成10mg/ml)。
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分別進樣,進行色譜分析,獲得對照品成分峰面積與供試品溶液峰面積
此時已知對照溶液峰面積,對照溶液濃度,求供試品溶液濃度,因為成分在液相中響應值不變,故對照品溶液濃度/對照品溶液峰面積=F(即響應因子)=供試品溶液濃度/供試品溶液峰面積,求得供試品溶液濃度。
擴展資料:
高效液相色譜法有“四高一廣”的特點:
①高壓:流動相為液體,流經色譜柱時,受到的阻力較大,為了能迅速通過色譜柱,必須對載液加高壓。
②高速:分析速度快、載液流速快,較經典液體色譜法速度快得多,通常分析一個樣品在15~30分鐘,有些樣品甚至在5分鐘內即可完成,一般小于1小時。
③高效:分離效能高。可選擇固定相和流動相以達到最佳分離效果,比工業精餾塔和氣相色譜的分離效能高出許多倍。
④高靈敏度:紫外檢測器可達0.01ng,進樣量在μL數量級。
⑤應用范圍廣: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有機化合物可用高效液相色譜分析,特別是高沸點、大分子、強極性、熱穩定性差化合物的分離分析,顯示出優勢。
⑥柱子可反復使用:用一根柱子可分離不同化合物
⑦樣品量少、容易回收:樣品經過色譜柱后不被破壞,可以收集單一組分或做制備
二、樣品比色液濃度計算公式?
含量=[(濃度X稀釋倍數)/供試品稱樣量]X100%
首先確定樣品成分,獲取該成分的純品(對照品),將對照品溶液配制成與樣品成分濃度相當的濃度(比如樣品濃度是10mg/ml左右,對照品溶液就配制成10mg/ml)。
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分別進樣,進行色譜分析,獲得對照品成分峰面積與供試品溶液峰面積
此時已知對照溶液峰面積,對照溶液濃度,求供試品溶液濃度,因為成分在液相中響應值不變,故對照品溶液濃度/對照品溶液峰面積=F(即響應因子)=供試品溶液濃度/供試品溶液峰面積,求得供試品溶液濃度。
擴展資料:
高效液相色譜法有“四高一廣”的特點:
①高壓:流動相為液體,流經色譜柱時,受到的阻力較大,為了能迅速通過色譜柱,必須對載液加高壓。
②高速:分析速度快、載液流速快,較經典液體色譜法速度快得多,通常分析一個樣品在15~30分鐘,有些樣品甚至在5分鐘內即可完成,一般小于1小時。
③高效:分離效能高。可選擇固定相和流動相以達到最佳分離效果,比工業精餾塔和氣相色譜的分離效能高出許多倍。
④高靈敏度:紫外檢測器可達0.01ng,進樣量在μL數量級。
⑤應用范圍廣: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有機化合物可用高效液相色譜分析,特別是高沸點、大分子、強極性、熱穩定性差化合物的分離分析,顯示出優勢。
⑥柱子可反復使用:用一根柱子可分離不同化合物
⑦樣品量少、容易回收:樣品經過色譜柱后不被破壞,可以收集單一組分或做制備
三、氨氮加標回收實驗具體步驟?
氨氮加標回收實驗的具體步驟如下:
1. 準備樣品:取適量的待測樣品,如廢水或土壤樣品等,并進行必要的前處理,如過濾等。
2. 加標:用已知濃度的標準物質(如氨水、硝酸銨等)向待測樣品中加入適量的標準物質,一般包括添加同位素標記的標準物質。
3. 提取:將加標樣品進行溶解和提取,一般采用酸化提取方法,如Kjeldahl法、水熱爆破法等。
4. 分離凈化:將提取液進行分離純化,一般采用蒸餾、色譜等方法,如氣相色譜法、液相色譜法等。
5. 檢測:采用合適的檢測測定方法,如光譜法、比色法等,測定樣品中的氨氮濃度。
6. 數據處理:將檢測結果進行數據處理,進行校正和計算,最終得到待測樣品中氨氮的濃度。
以上為氨氮加標回收實驗的基本步驟,具體方法可根據實驗要求選擇不同的操作方案和設備。
四、色譜技術回收率名詞解釋?
色譜技術:是一組相關分離方法的總稱,色譜柱的一般結構含有固定相(多孔介質)和流動相,根據物質在兩相間的分配行為不同(由于親和力差異),經過多次分配(吸附-解吸-吸附-解吸?),達到分離的目的。
回收率:在未知量的樣品中加入標準物質稱為加標樣品,同時測定未知量樣品和加標樣品,所加入的標準物質的量的變化值稱為回收率。P=(X1-X2)/m*100%(X1——加標樣品測定值;X0——試樣本底測定值;m——加入標準物質的質量;10的負6級回收率在90%以上,10的負9級在80%,大多為70%,最低不能小于70%)。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