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加標量怎么算出來的(螺桿式空壓機安裝的步驟?)
一、螺桿式空壓機安裝的步驟?
(1) 選擇采光良好的寬闊場所,以利于操作、保養和維修時所需的空間和照明。
(2) 選擇空氣濕度低、灰塵少,空氣清新且通風好的場所,避免水霧、酸霧、油霧,多粉塵和多纖維的環境。(3) 按照GB50029-2003《壓縮空氣站設計規范》的要求,壓縮空氣站機器間的采暖溫度不宜低于15℃,非工作時間機器間的溫度不得低于5℃。(4) 當空壓機吸氣口或機組冷卻風吸風口設于室內時,其室內環境溫度不應大于40℃。(5) 如果工廠環境較差,灰塵多,須加裝前置過濾設備,以保證空壓機系統零件的使用壽命。(6) 當單臺排氣量等于或大于20m3/min,且總安裝容量等于或大于60 m3/min的壓縮空氣站,宜設檢修用起重設備,其起重能力應按空壓機組最重部件確定。(7) 預留通道和保養空間,按照GB50029-2003《壓縮空氣站設計規范》的要求,空壓機組與墻之間的通道寬度按排氣量大小為0.8~1.5m的距離。2.壓縮空氣管路配管應注意的事項 (1) 主管路配管時,管路須有1°~2°的傾斜度,以利于管路中冷凝水的排出,如圖1、圖2所示。(2) 配管管路的壓力降不得超過空壓機使用壓力的5%,故配管時最好選用比設計值大的管路,其計算公式如下: 管徑計算d= mm= mm 其中Q壓-壓縮空氣在管道內流量m3/min V-壓縮空氣在管道內的流速m/s Q自-空壓機銘牌標量m3/min p排絕-空壓機排氣絕壓bar(等于空壓機排氣壓力加1大氣壓) (3) 支線管路必須從主管路的頂端接出,以避免主管路中的凝結水下流至工作機械中或者回流至空壓機中。(4) 管路不要任意縮小或放大,管路需使用漸縮管,若沒有使用漸縮管,在接頭處會有擾流產生,產生擾流則會導致大的壓力降,同時對管路的壽命也有不利影響。(5) 空壓機之后如果有儲氣罐及干燥機等凈化緩沖設備,理想的配管順序應是空壓機+儲氣罐+干燥機。儲氣罐可將部分的冷凝水濾除,同時也有降低氣體溫度的功能。將較低溫度且含水量較少的壓縮空氣再導入干燥機,則可減輕干燥機負荷。(6) 若空氣使用量很大且時間很短,最好另加裝一儲氣罐做為緩沖之用,這樣可以減少空壓機加泄載次數,對空壓機使用壽命有很大的益處。(7) 管路中盡量減少使用彎頭及各種閥類。(8) 理想的配管是主管線環繞整個廠房,這樣可以在任何位置均可以獲得雙方向的壓縮空氣。如在某支線用氣量突然大增時,可以減少壓降。除此之外,在環狀主管線上應配置適當的閥組,以利于檢修時切斷之用。(9) 多臺空壓機空氣輸出管道并聯聯網時,空壓機輸出端無須加裝止回閥。3. 空壓機的基礎 空壓機的基礎應建立在硬質土壤上,在安裝前將基礎水平面抹平,以避免振動發生。如裝在樓上,須做好防振措施,否則振動傳至樓下或產生共振現象,極易對空壓機與建筑物造成危害。一般螺桿空壓機的振動速度值在11.2mm/s(皮帶傳動)和7.1 mm/s(聯軸器傳動)以下,可以不做特殊的基礎,建議砌一個高約120mm,長寬略大于空壓機底面積的平臺地基,以利于排污。4. 冷卻系統 水冷式空壓機冷卻用水的水質標準,應符合GB50050《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設計規范》的規定。當企業內部有軟化水可以利用,且系統又經濟合理時,系統內的循環水可采用軟化水。主要是避免水中的鈣、鎂等離子在冷卻器中因高溫而起化學反應,最后在冷卻器中結成水垢,從而影響冷卻器的冷卻效率。冷卻水水壓一般在0.15~0.4MPa之間,冷卻水出口溫度應保持在大于入口溫度6℃~10℃之間。其冷卻水進水管道應安裝過濾網,且進出水管道需分別安裝壓力表、溫度計和截止閥。風冷式空壓機須注意其通風環境,不得將空壓機置于高溫機械的附近或通風不良的封閉空間內,以免導致排氣高溫而停機。若放置在一封閉空間中使用,須加裝進、排風設備,進風口設在機房的下部,排風口設在機房的上部,以利于冷空氣循環。一般而言,其進、排風風量須大于空壓機散熱排風量。5. 電力系統 空壓機配電時,須保證電源電壓的正確性。依據所使用空壓機的功率大小,選擇正確的電源線線徑,不得使用小的電源線,否則電源線會因負荷過高產生高溫而燒毀。電源線須采用多股銅芯電纜,三相四線制其中一相為接地線。空壓機最好單獨使用一套電力系統,尤其要避免與其他大的電力消耗系統并聯使用,否則可能因過大的電壓降或三相電流不平衡,而造成空壓機主電機過載而停機,大功率空壓機尤其須注意。且供電網絡負荷應均勻,電壓波動在±5%內,三相電壓不平衡允許在±1%。配電柜至空壓機的供電電纜中間不能有連接點。依據空壓機的功率大小選擇適當的空氣開關,以維護電力系統與維修保養的安全。電力系統的接地線應確保架設,而且接地線不可直接接在壓縮空氣輸送管或冷卻水管上。6.附錄 1kW相當于2安培額定電流,1平方毫米銅線可以通過4~6安培電流。常用電線(橡皮銅線)規格(芯數×截面mm2+芯數×截面mm2) 3×10+1×6、3×16+1×10、3×25+1×10、3×35+1×10 3×50+1×16、3×70+1×25、3×95+1×35 低壓380V變壓器支承容量是3倍的電機額定容量,高壓6000V變壓器支承容量是2倍的電機額定容量。.二、機插秧泥質育秧法?
一)品種選擇
由于機插秧,育苗較常規栽插推遲10—15天播種,在高海拔粳稻的品種選擇上,要注意選用早熟品種,減輕機插的風險。
(二)種子處理
泥漿育秧的種子處理過程與傳統的種子處理比較起來,除曬種、浸種一樣外,催出的芽可比露白長一點,以利齊苗。
(三)播種量及播種期
播種期各地要能根據移栽的日期來確定,一般秧齡30—35天,苗高18—20CM為宜,播種量粳稻一般每標準秧盤,播谷種100克—150克左右。考慮機插水稻的特殊性,采取分期播種,在適播期范圍內,應根據插秧機的數量,勞力和灌溉水等生產條件實施分期播種,以保證秧苗適苗適齡移栽,不超秧齡。
(四)開廂起壟
一般采取拱架式育苗,便于管理,不易燒苗,死苗,廂面2M開廂,做出廂面1.4M,除中間1.4M放秧盤外。兩邊各留20㎝左右的廂,取泥漿裝于育秧盤。做成的秧板一般廂面寬1.4M,溝寬0.6M,溝深0.15M。做秧廂時,先按秧板寬度拉好尼龍繩,然后沿繩子起秧溝,用鋤頭將秧溝位置泥土鉤到廂面上,并用木條把廂面刮平,保持廂面達到“實、平、光、直”的要求。
(五)廂面施肥
做好廂面后,每10平方米的廂面上施水稻專用復合肥1.2—1.5市斤作基肥,后才在廂面上鋪秧盤。
(六)秧盤裝泥
將秧溝內經沉淀后的表層泥漿撈起裝入軟盤,裝盤用的泥漿不能有石頭,田螺和稻草等物。可采用人工方法去除泥漿中的雜物。不然機插時會損壞插機秧的秧針。泥漿裝入秧盤后用木條或泥水匠用的“泥壁”刮平泥漿,沉實2—5小時后播種,勻鋪床土,土厚2㎝—2.5㎝,厚薄均勻,土面平整。
(七)播種
人工播種按盤量種,以若干盤用量為準,制作一個量標量種子,可4—6盤一組播種,播種時分次細播,力求均勻。一般一個秧盤常規粳稻芽谷120g左右,雜交稻80—100g。種子播到秧盤上后,用掃帚輕拍壓實,使谷種與泥漿充分結合,以利出苗。蓋土利用偏酸性素土,如紅壤,適宜水稻生長。禁止使用未腐熟的廄肥以及淤泥、尿素、碳銨等直接拌肥,以防肥害燒苗。禁止使用培肥營養土做蓋籽土。覆土厚度為0.3~0.5厘米,以不露出谷種為宜。覆蓋土要使用未經培肥的過篩細土,不能用拌有壯秧劑的營養土。蓋土后用1:600倍丁草胺噴霧防除苗床雜草。
(八)苗期管理
1、因地制宜管好水
科學水分管理是確保齊苗、全苗的關鍵。秧苗各個生育階段的生理需水不同,秧苗長到一葉一心期,排干秧田的水,保持床上濕潤即可;一葉一心期后至三葉期前灌上一層水,讓其自然落干,干濕交替,以半干旱式為宜,達到以水調氣、調肥、調濕和以水護苗的目的;機插前5天,排水曬田,以利起苗。
2、看苗施好“斷奶肥”
秧苗長到三葉一心后,一般在播種后18—20天后看苗施肥。若苗黃、苗弱畝用15—20公斤的尿素結合灌水撒施;若苗綠、苗壯可不用施肥。
3、病蟲害防治
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做好秧苗期病蟲害防治工作。一葉一心期時要防立枯病,每10米2用敵克松10克加水1千克噴施,機插中小苗育秧,常易在此期發生青枯死苗.在機插前1—2天每畝用70%艾美樂乳油5—10毫升加20%井崗霉素可濕性粉劑30-40克對水20—30千克進行噴霧,防治稻飛虱和稻葉紋枯病發生,盡可能減少秧苗將病蟲源帶入大田,增加后期防治難度。
(九)起秧機插
機插秧的要求,中小苗壯秧的共同要素是:秧齡四葉一心,苗高18~20cm,苗基粗度較粗,根系健康有力,盤結好,葉色鮮綠無病斑,不帶害蟲。
三、加標回收率如何計算?
以濃度值計算加標回收率理論公式可以表示為
P =(c2-c1)/c3× 100%. ………………(1)
式中: P 為加標回收率;c1 為試樣濃度, 即試樣測定值, c1 =m 1/V 1; c2 為加標試樣濃度,即加標試樣測定值, c2 =m2/V 2;c3 為加標量, c3 =c0 ×V 0/V 2:m =c0 ×V 0; m 1 為試樣中的物質含量; m 2 為加標試樣中的物質含量; m 為加標體積中的物質含量; V 1 為試樣體積; V 2 為加標試樣體積, V 2 = V 1 + V 0; V 0 為加標體積; c0 為加標用標準溶液濃度。
上述符號意義在下文中均相同。
(1) 在加標體積不影響分析結果的情況下, 即V 2= V 1, 當c3 =c0 ×V 0/V 1時,
P =[(c2 - c1) ×V 1]/(c0 ×V 0)× 100% ………………(2)
(2) 在加標體積影響分析結果的情況下, 即V 2= V 1+ V 0, 當c3 =(c0 ×V 0)/(V 1 + V 0)
時,
P =[(c2 - c1) × (V 1 + V 0)]/(c0 ×V 0)× 100%.……………… (3)
2.2
以樣品中所含物質的量值計算加標回收率
將理論公式中各項均理解為量值時, 則可以避開加標體積帶來的麻煩, 簡明易懂,
計算方便, 實用性強. 即
P =(m 2 - m 1)/m× 100%,或
P =(c2 ×V 2 - c1 ×V 1)/c0 ×V 0× 100%……………… . (4)
2.3
以吸光度值計算加標回收率
本方法僅限于用光度法分析樣品時使用. 在光度法分析過程中, 會用到校準曲線
Y = bx + a, 導出量值公式為:
x = (Y – a)/b,
由2. 2 節可知, 當以物質量值計算加標回收率時, 可導出
P =(Y 2 - Y 1)/(b × c0 ×V 0)× 100%.………………(5)
式中:Y 2 為加標試樣的吸光度; Y 1 為試樣的吸光度; b 為校準曲線的斜率。
但是, 使用公式(5) 的前提條件為(Y 1-Y 0) > a. 其中, Y 0 為空白試樣的吸光度; a
為校準曲線的截距. 而當(Y 1 - Y 0 )
將使回收率值人為地增大, 引起較大的正誤差。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