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問題陰魂不散 避免巨額罰款大眾推遲新車在美上市
碳排放問題陰魂不散 避免巨額罰款大眾推遲新車在美上市
據insideevs網站報道,?大眾ID.4車型在美上市時間將有變動。按原計劃,ID.4預計在今年年底(12月17日~24日之間)在美國上市。或是為應對碳排超標沒啟,產生高達45億歐元罰款,新車型不得不推遲發布時間,于2021年第一季度末上市。
大眾發言人在聲明中碧察衫也證實了此事,他表示:“目前集團正在執行此計劃,明年3月份,新車型將在全美50各州的零售市場上投放。”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9月份全球首發儀式上,大眾汽車ID.4在美國的預訂平臺上推出了這款車型,沒過多久,第一批限量版已經售罄。
面對熱賣車型,大眾不得已延后上市計劃。背后“苦衷”由于未能達到其在歐洲的新車車型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標,大眾預計年底將支付巨額罰款,因此大眾只能將車型轉移到歐洲市場售賣。
根據歐盟最新規定,在歐盟指定區域銷售的汽車企業自2020年1月1日起,歐洲汽車制造商的二氧化碳平均排放量需要下降至95克/公里。每家車企都基于平均排放量分配了具體指標,如未能達標將被罰款。
據公開資料顯示,整個歐洲13家主要車企將共同面臨14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19.6億元)的罰款,德國大眾被罰金額最高,需要獨自承擔高達4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47.46億元)。
要知道這已經不是大眾第一次因碳排放事件被罰款。最為熟知的是2015年大眾被曝“排放門”丑聞事件,由于數據造假被發現,被指控操縱尾氣排放和油耗數據”,為此大眾已付出約300億歐悔腔元(約合人民幣2298億元)。
不過要想解決碳排放問題,“拆東墻補西墻”并不是長久之計,大眾急需推出更多被市場認可的產品來消除煩惱。
ID.4作為全球車型,也將在國內生產銷售。新車基于大眾MEB平臺打造,分別同步在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推出,車型會稍有不同,其中,一汽-大眾將在國內推出ID.4?CROZZ,而上汽大眾品牌將要推出的車型則為上汽大眾ID.4?X。
大眾ID.4作為大眾全新純電動緊湊SUV自然被給予厚望,產品肩負著打開市場的重任。作為扎根中國市場最早之一的大眾來說,品牌壓力不言而喻。面對眾多企業爭先恐后的進入新能源領域,市場留給大眾的時間愈發緊迫。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運行碳排放優化分析比例達不到的原因
是因孫仿寬為企業對碳資產管理不重視。
碳排放強度主要為運行階段的碳排放,包含:供暖、空調和照明。運行階段的碳排放量主要取決于其運行階段的能耗。通過能耗與能源換算關系及碳排放因子計算得到碳排放量。
運行階段的能耗與碳排放之間的換算關系如下(能源形式則亮為電):
年運行碳排放量(kgCO2/a)= 運行能耗(kwh/a) * 碳排放因子(kgCO2/單位)。
空調能耗的多少與冷源的形式以及參數有關系,不同的形式采用的計算方式是不同的,以下我們按照不同的類型進行分類,工程中常見的大叢主要是冷源為冷機(熱泵)類和多聯機(房間空調器)型的。
部此指分環境受到影響。導致運行碳排放優化分析比例達不到標。有可能是地方政睜知府碳排放考核或核查能力不悉扒消足,導致碳排放統計數據偏離真實值
工業化進程的清殲加快,是促進工數侍業領域碳排放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我國三次產業結構的“二三一”特征決定了第二產業能源消耗占據主導地位。在快速工業化進程中,長期持續
2. 城鎮化進程的快速推進,是推動交通和建筑領域碳排放增長的關鍵因素。近年來,我國城鎮化建設進程快速推進答畢沖,城鎮化率以每年約1個百分點的速度上升(見圖1)
3. 煤炭作為主要能源的地位短期難以改變,是碳排放增長的根源
運行碳排放優化分析比例達不到的原因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