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對地球環境的影響
地球的前半輩子是在二氧化碳的籠罩下度過的。金星和火星的大氣層幾乎全是由二氧化碳組成的,可2007年測得的數據顯示,地球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只有0.0384%,也就是384ppm(1ppm等于百萬分之一), 二氧化碳是著名的溫室氣體,它能讓太陽光順利通過,卻會阻止地表熱量的散失。金星的表面溫度之所以高達480℃以上,主要原因就是溫室效應。火星的大氣層雖然也都是二氧化碳,但因為火星太小,大氣濃度低,溫室效應弱,所以火星表面溫度夜間可降至-130℃。 地球和太陽的距離適中,但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太陽的輻射強度只有現在的1/4,為什么那時的地球沒有被凍成冰球呢?最新的理論認為,正是由于二氧化碳產生的溫室效應,地球的溫度才不至于太低,從而使水的三種形態都存在。液態的水(比如降雨)能夠溶解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成為碳酸雨,碳酸能溶解巖石,把硅酸鹽中的金屬離子帶走,把它變為碳酸鹽,并在棗老海洋和湖泊里沉積為巖石。地球的內部很熱,沉積在地殼中的碳酸鹽分解,經常會隨著火山噴發而重新變為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這就形成了一個碳循環。 經過幾億年,這個碳循環逐漸達到了某種平衡。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高了,地表溫度就升高,海水蒸發速度便會加快,形成更多的雨水,把更多的二閉巖碧氧化碳帶到巖石里,再被火山重新噴到空氣中。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降低后,情況就正好相反,大氣溫度降低,降雨減少,碳沉積速度也跟著降低,但火山活動不受影響,所以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就會重新上升。氣候從新變暖。
參考轎舉資料:(地球化學)地質出版社
現在地球上氣溫越來越高,是因為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因為二氧化碳具有保溫的作用,現在這一群體的舉返成員越來越多,使溫度升高,近100年,全球氣溫升高0.6℃,照這樣下去,預計到21世紀中葉,全球氣溫將升高1.5――4.5℃。
海平面升高,也是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近100年,海平面上升14厘米,到21世紀中葉,海平面將會上升25――140厘米,海平面的上升,亞馬遜雨林將會消失,兩極海洋的冰山答拿塊也將大部分融化。所有這些變化對野生動植物而言無異于滅頂之災。
空氣中一般含有約0.03%二氧化碳,但由于人類活動(如化石燃料燃燒)影響,近年來二氧化碳含量猛增,導致溫室效應、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旨在遏制二氧化碳過量排放的《京都議定書》已經生效,有望通過國際合作遏制溫室效應。
二氧化碳的濃度達到2%以上,就會使人頭暈目眩。達到5%,人便會惡心嘔吐,呼吸逗搭不暢。超過8%,人便會死亡。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