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減少煤燃燒產生的污染與碳中和無關?
為什么減少煤燃燒產生的污染與碳中和無關?
煤燃燒產生的污染主要是指粉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不涉及二氧化碳這個指標,而碳中和主要是控制二氧化碳氣體,所以減少煤燃燒產生的污染一般是指減少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與碳中和無關。但減少燃煤量卻與碳中和有關。
碳中和為什么對世界和我國那么重要
原因:
1、實現資源循環節約,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
實現碳中和目標,將強化資源環境等約束性指標管理,以減排為抓手,構建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推動生產消費從低效、粗放、污染、高碳的方式轉向高效、智能、清激尺潔、低碳的方式,實現經濟社會與資源協調發展。
2、保障能源安全供應
能源安全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對國家繁榮發展、人國家經社會會長治久安至關重要。
實現碳中和目標,將倒逼能源系統低碳轉型,有力推動以自主開發的清潔電能替代進口石油、天然氣,從根本上對進口化石能源的過度依賴,增強國家對能源供應體系和能源資源的宏觀調控力,切實提高我國能源供應安全,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充足、經濟、穩定、可靠的能源供應保障。
3、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清潔綠色可持續
我國環境容量有限,生態系統脆弱,污染重、風險高、損失大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扭轉,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制約瓶頸,櫻念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應對氣候變化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降碳是生態環境治理的“牛鼻子”。
實現碳中和目標,將推動建立健全以生態價值觀念為準則的生態文化體系、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目標責任體系、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保障的生文明制度體系。
將綠色低碳、節能減排、文明健康的理念滲透到全社會各生產消費領域,提高全民生態意識,構建尊崇自然、清潔綠色的發展模式。
4、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后期階段,重化工業比重高,資源環境承載力難脊鉛困以支撐原有發展模式持續高速增長,面臨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等突出問題,無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實現碳中和目標,將以降低碳排放為引領,加強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減少各類固態、氣態、液態污染物排放,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5、引領應對氣候變化
我國碳減排進程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對氣候變化是我國參與全球治理和堅持多邊主義的重要領域,事關我國戰略全局和長遠發展。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