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廢棄物污染控制的基本原則(垃圾填埋場三防措施?)
一、垃圾填埋場三防措施?
為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十六條規定: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采取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不得在運輸過程中沿途丟棄、遺撒固體廢物。
產品應當采用易回收利用、易處置或者在環境中易消納的包裝物。產品生產者、銷售者、使用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可以回收利用的產品包裝物和容器等回收利用。國家鼓勵科研、生產單位研究、生產易回收利用、易處置或者在環境中易消納的農用薄膜。
二、一般固廢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
國家標準《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9-2020)規定了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場、填埋場的選址、建設、運行、封場、土地復墾等過程的環境保護要求,以及替代貯存、填埋處置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充填及回填利用環境保護要求,以及監測要求和實施與監督等內容。
該標準適用于新建、改建、擴建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場和填埋場的選址、建設、運行、封場、土地復墾的污染控制和環境管理。
三、“三廢”治理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原則如下:
1、源頭減量,盡量不產生或者少產生三廢是最直接的方法。
2、內部回用,可以減少對于原材料的需求,同時減少廢物的產生量。
3、資源互補,類似桑基魚塘,這個地方產生的廢物可能是那個地方所需的原料,實現外部循環利用。
4、污染控制,對污染物進行控制排放,使得其濃度和容量都不產生大量的污染和傷害。
5、事后治理,這一點是最無奈,也是成本最大的,在一些公害事件發生后,再花大力氣去解決。
四、寫出垃圾處理的原則,以及白色污染的3R運動?
城市垃圾處理一般遵守以下原則: 1綜合處理原則; 1廢物利用原則; 3固體廢物處理標準化原則; 4分類處理原則 ; 5及時就地處理原則。
對于固體廢物處理“三化”原則是指對固體廢物的污染防治采用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1.減量化:
減量化意味采取措施,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量,最大限度地合理開發資源和能源,這是治理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首先要求和措施。
就我國而言,應當改變粗放經營的發展模式,鼓勵和支持開展清潔生產,開發和推廣先進的技術和設備。
就產生和排放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而言,法律要求其合理地選擇和利用原材料、能源和其他資源,采用可使廢物產生量最少的生產工藝和設備。
2.資源化:
資源化是指對已產生的固體廢物進行回收加工、循環利用或其他再利用等,即通常所稱的廢物綜合利用,使廢物經過綜合利用后直接變成為產品或轉化為可供再利用的二次原料,實現資源化不但減輕了固廢的危害,還可以減少浪費,獲得經濟效益。
3.無害化:
無害化是指對已產生但又無法或暫時無法進行綜合利用的固體廢物進行對環境無害或低危害的安全處理、處置,還包括盡可能地減少其種類、降低危險廢物的有害濃度,減輕和消除其危險特征等,以此防止、減少或減輕固體廢物的危害。
五、有大氣污染的企業,有水污染的企業,有固體廢棄物污染的企業在布局時應遵循什么原則?要詳細的?
有大氣污染的企業,應該布局在城區盛行風向的下風向,或與盛行風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風向的上風向,需看具體的地方或風向玫瑰圖;有水污染的企業一般選擇建立在經過河流的下游,以不污染城區用水為基本原則;有固體廢棄物污染的企業一般布置在遠離城市和農村可耕地的范圍之內。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