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樣品前處理方法(土壤樣品前處理方法有哪幾種)
一、土壤樣品前處理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最重要的就是要防止樣品交叉污染,因為如果發生樣品污染,你的測定值就不會有意義,后續的分析也是胡扯。
其他的,就要看你的實驗目的了,做微生物DNA、RNA,需要-80℃冷凍保存;測定15N、13C豐度則需要-50攝氏度冷凍干燥,然后磨細、過篩,這樣處理也可以測定TC、TN(TC、TN測定也可以用風干法)。二、樣品瓷磚處理方法?
可以根據花色和厚度切割一下做小面積地面墻面的藝術拼貼。
三、什么叫土壤樣品的預處理ffa?
土壤樣品的預處理是指將土壤樣品中無關的雜質去除,方便后續進行目標成分的測定。
四、土壤樣品的采集與處理實驗原理?
一、土壤樣本的采集原理:
采集土壤樣品的時間和數量,視采集的對象和目的而定。如為測定某種農藥殘留量,要在當年施用這種農藥前采集,或者在作物成熟時、與植物樣品同時采集。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對土壤樣品的采集也有不同的要求。
如研究土壤物理性質,要求采取原狀土樣,即所采土樣應保持其自然結構和水分狀態。研究土壤水分和農作物產量的關系,要求在各個生長期采集深2~3米處的土壤樣品。為研究土壤形態特征,要求采樣層次間界線清楚,能觀察到各發生層的結構、質地、新生體、地下水位等。
研究土壤化學性質用的土樣,只要求在特征深度處能采到足夠數量(如1~2公斤)的樣品,而不必保持原來的形狀。
二、土壤樣品的制備原理:
在氣溫為2535度:,空氣相對濕度為20%60%,通風且避光的室內進行土壤樣品的制備,并防止酸、堿性氣體及灰塵的污染。
將土樣平鋪在晾土架或木板上讓其自然風干,為防止污染,木板上應襯墊干凈的白紙,尤其是供微量元素分析用的土樣,嚴禁用有字的打印紙或舊報紙襯墊。當土樣尤其是黏性土壤達到半干狀態時,及時將大土塊捏碎,以免結成硬塊難以壓碎。
土壤樣品的采集方法:
1、對角線采樣法:適宜于污水灌溉地塊,在對角線各等分中央點采樣。
2、梅花形采樣法:適宜于面積不大、地形平坦、土壤均勻的地塊。
3、棋盤式采樣法:適宜于中等面積、地勢平坦、地形基本完整、土壤不太均勻的地塊。蛇形采樣法:適應于面積較小地形不太平坦、土壤不夠均勻須取采樣點較多的地塊。深度視采樣目的而定,一般采耕層0-20cm。
取混合樣1-2kg。如數量太多可用四分法將多余土壤棄去。將所采土樣裝入布袋或聚乙烯塑料袋,內外均應附標簽,標明采樣編號、名稱、采樣深度、采樣地點、日期、采集人。用作化學分析(除重金屬分析)的土壤樣品可用土鉆采樣,用作容量測定的土壤樣品,應用環刀法采樣。
五、種植前土壤處理步驟?
種植前土壤處理,其實只有一個步驟,殺菌殺蟲。
比如外面山上挖的土,菜地里挖的土,有蟲和野草的草籽,還有金龜子幼蟲,地老虎等地下害蟲。消毒殺菌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高溫,一種是農藥或者殺菌劑。
第一種,農藥和殺菌劑。如果是大棚種植,選擇熏蒸劑就可以了。或者找個密封的東西把土倒進去,再倒進去農藥,再蓋上塑料袋捂幾天。還可以用石灰或者高濃度的石硫合劑倒進去土里攪拌。
第二種,高溫陽光暴曬。普通家庭陽臺或者天臺種植,直接攤開在烈日下暴曬,每天翻土,夏季高溫天氣三天就可以了。
第三種,微波爐或者大鍋,把土加進去翻炒。
第四種,攤開土以后,燒一大鍋熱水,每個角落都用熱水燙一遍。
我個人更推薦陽光暴曬法。土里有有害細菌,還有有益菌,如果都殺死了,那么這片土的地力也就減弱了。現在還有一些枯草芽孢桿菌,淡紫擬青霉菌,哈茨木霉菌等新型微生物菌劑,把他們倒進去,他們可以在土壤里形成生態位置占據,有害細菌就無法繁殖了,也可以讓土壤的有益菌良性循環。
六、苗床土壤處理方法?
(1)藥劑消毒法在播種前后將藥劑施入土壤中,目的是防止種子帶菌和土傳病害的蔓延。主要施藥方法如下:
1)噴淋或澆灌法:將藥劑用清水稀釋成一定濃度,用噴霧器噴淋于土壤表層,或直接灌到土壤中,使藥液滲入土壤深層,殺死土中病菌。噴淋施藥處理土壤適用于大田、育苗營養土等。常用消毒劑有綠亨1號、綠亨2號等,防治苗期病害,效果顯著。
2)硫黃消毒法:將硝石灰、硫黃、鋸末充分拌勻,具體用量硝石灰100千克/公頃、硫黃2~3千克/公頃、鋸末500~750千克/公頃,均勻撒在土壤表面,用鐵鍬或釘耙深翻混合,再用大水灌透,覆蓋塑料薄膜,并將薄膜四周用土壓實蓋嚴,保持10天左右。此法最好在夏季使用,有利于提高土壤溫度,達到充分殺滅土壤中病蟲的目的。
(2)物理消毒法1)太陽能消毒:方法是在溫室或田間作物采收后,連根拔除田間老株,多施有機肥料,然后把地翻平整好,在7~8月份,氣溫達35℃以上時,用透明吸熱薄膜覆蓋好,土壤溫度可升至50~60℃,密閉15~20天,可殺死土壤中的各種病菌。這一方法大都在我國北方地區連年種植草莓、西瓜、花卉的大棚溫室里應用。近年南方設施西瓜大棚內也用此法消毒,灌水后還能起到洗鹽的作用。
2)蒸汽熱消毒:是用蒸汽鍋爐加熱,通過導管把蒸汽熱能送到土壤中,使土壤溫度升高,殺死病原菌,以達到防治土傳病害的目的。這種消毒方法要求設備比較復雜,只適合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及苗床上小面積施用。
3)火燒消毒:在露地苗床上,將干柴草平鋪在床面上點燃,這樣不但可消滅表土中的病菌、害蟲和蟲卵,翻耕后還能增加部分鉀肥。
此外,還有毒土法、氰氨化鈣土壤處理、溴甲烷土壤處理等消毒方法,可根據實際種植的種類、具體栽培條件進行合理選擇。
七、樣品前處理的目的是什么?
一般要在測定之前進行樣品的前處理,即進行分離、純化、濃集,必要時還需對待測組分進行化學衍生化,從而為測定創造良好的條件。生物樣品進行前處理的目的在于:
1.物進入體內后,經吸收、分布代謝,然后排出體外。在體液、組織和排泄物中除了游離型(原型)物之外,還有物的代謝物、物與蛋白質形成的結合物、以及物或其代謝物與內源性物質,如葡萄糖醛酸、硫酸形成的葡萄糖醛酸甙(glucuronides)、硫酸酯(sulphates)綴合物等多種形式存在,需要分離后測定物及代謝物;
2.生物樣品的介質組成比較復雜。如在血清中既含有高分子的蛋白質和低分子的糖、、尿素等有機化合物,也含有Na+、K+、X-等無機化合物]。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蛋白質,若用HPLC法測定物濃度時,蛋白質會沉積在色譜柱上發生堵塞,嚴重影響分離效果。因此,為了保護儀器,提高測定的靈敏度,必須進行除蛋白等前處理在物分析中,考察一個分析方法的選擇性時,應著重考慮雜質、降解產物、相關化合物以及制劑輔料等其他組分是否對被測物的測定有干擾。一般,通過添加上述物質的樣品與未曾添加的樣品所得分析結果進行比較而確定
八、GCMS檢測前需怎樣處理樣品?
最好是純樣,液體直接進樣,固體用低沸點溶劑溶解進樣
九、電泳上樣前樣品怎么處理?
應該將樣品進行純化處理,盡量減少雜質。
十、一般環境土壤樣品采集,樣品布設方法有多少種?
農田土壤采樣常用的布點法有四種:對角線布點法、梅花布點、棋盤布點法和蛇形布點法。它們各有優劣,具體參考《環境監測》。簡述:
1、對角線法:適宜于污水灌溉地塊,在對角線各等分中央點采樣;
2、梅花法:適宜于面積不大、地形平坦、土壤均勻的地塊;
3、棋盤法:適宜于中等面積、地勢平坦、地形基本完整、土壤不太均勻的地塊;
4、蛇形法:適應于面積較小地形不太平坦、土壤不夠均勻須取采樣點較多的地塊。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