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環保意識與環境污染治理有關嗎
當然有關系而且關系還很大.污染治理是不得已而為之,治理的前提是防范,說到防范,公民的環保意識就是重中之重了。社會發展以人為本,人的意識決定了發展的方向.少制造或不制造污染,治理起來的難易程度大不一樣。舉個例子,我們現在天天在用的塑料袋,看似不起眼,可是如果形成污染,幾乎就沒有什么好方法,一只塑料袋在自然界中需要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降解掉,僅中國目前的網購外賣這一項,每天產生的塑料污染就足以覆蓋一個西湖.如果公民的環保意識提高了,少用或不用塑料袋,用過的塑料袋分類投放,后期處理起來將會容易太多。從塑料推廣開來,所有的垃圾都分類,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開,塑料和紙制,金屬分開,若要讓我們生存的環境逐步得到改善,向著生態宜居方向發展,當務之急是要提高全民環保意識;而提高全民環保意識最科學有效的方法就是抓好全民環保教育:其一,從幼兒園和小學教育抓起,開設環保教育課程,消除環保教育“短板”局面,讓環保意識植根民眾心靈,通過幾代人的努力,逐漸形成一種“愛護環境光榮、污染環境可恥”的良好社會風尚,把環保當作愛國的自覺動力。其二,加大環保法制教育,對生產企業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實行國家環保考核認證制度,只有通過相關環保法律法規考試考核合格,才能擔任生產企業管理人員,從而增強生產企業環保守法意識,消除污染環境大案的發生。其三,通過多種媒介介紹國外治理環保的成功經驗,讓國人睜眼看世界,從中得到教益和啟發,真正認識到環保對于國家經濟發展和提高民眾生活幸福指數的重要性,并進而對環保提出更高要求,推動中國生態環境的優化和可持續發展。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