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四川省政府出臺了這些重要政策
7月,四川省政府出臺了這些重要政策
四川省人民政府7月出臺了涉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實施方案、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建設、高速公路市場化改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六版)、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2年重點工作、“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四川國家調查工作、高溫天氣防范應對工作等重要方面多項政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八十二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
地方政府規章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規定需要制定規章的事項;
(二)屬于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
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根據本條第一款、第二款制定地方政府規章,限于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已經制定的地方政府規章,涉及上述事項范圍以外的,繼續有效。
除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已經批準的較大的市以外,其他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開始制定規章的時間,與本省、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確定的本市、自治州開始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時間同步。
應當制定地方性法規但條件尚不成熟的,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政府規章。規章實施滿兩年需要繼續實施規章所規定的行政措施的,應當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
沒有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依據,地方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
地方政府服務過程中如何構建服務型政府?
建設服務型政府首先應該是政府定位,找到建設服務型政府存在的問題,然后找到存在這樣的問題的原因,然后才能說怎么建設。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比較重要的方面有幾個,一是體制,二是思想,三是政策支持。
根本出發點:從公共利益出發。這是服務型政府的根本標志,也是政府公務人員的行為準則。從公共利益出發,強調的是“公共的、公用的、公眾的”。當前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少數政府部門不同程度存在著部門利益化的現象,行使職權并不完全是從公共利益出發,而是從部門利益出發。這是與服務型政府的要求相背離的。老子在《道德經》里講:“我無欲,而民自樸。”這里的“我”,指的就是執政者。其意思是說,執政者如果沒有私欲,老百姓自然就會淳樸;否則,就會敗壞社會風氣。另一個問題是,在社會利益多元化的今天,怎樣把握公共利益?或者說,公共利益在哪里?就在多元利益關系的那個“均衡點”。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應在多元利益關系表達和博弈的基礎上,尋求社會多元利益關系的均衡點。
職能定位:強化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前提是要明確政府應當承擔什么職能。黨的十六大對政府職能作了四項界定: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黨的十七大要求“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進一步強調了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我國在過去相當長時期,政府基本上是“經濟建設型”政府,主要精力用在了參與或干預微觀經濟活動而不是公共服務上。時至今日,這種慣性依然存在,有些地方和部門的政府職能還沒有轉到公共服務上來。針對這個問題,中央強調,各級政府抓經濟發展,主要是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不能包辦企業投資決策,不能代替企業招商引資,不能直接干預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這“三不”,是力求擺脫過去干預經濟的慣性羈絆、真正轉變政府職能的具體要求。
服務內容:建立健全符合國情、切實有效的公共服務體系。從世界范圍看,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以前,政府公共服務體系的基本特征是“有限的公共服務體系”。二戰以來,一些國家建立了比較成型的公共服務體系。我國的國情比較特殊,這種特殊性表現為“三合一”: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一個轉型國家,一個實行制度、處于初級階段的國家。借鑒國際經驗,從國情出發,我國的政府公共服務體系主要應包括四項基本內容:第一,提供就業服務和基本社會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務。第二,提供教育、醫療、公共文化等公共事業性服務。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情況比較復雜,需要區分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對于發展公共事業性服務,政府責無旁貸。第三,提供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等公益性基礎服務。政府應擔負起保護環境的責任,切實推動節能減排。同時,還應加快電網、鐵路網、通訊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對其中屬于商業性的部分交由市場去做,屬于公益性的部分直接承擔起來。第四,提供生產安全、消費安全、社會安全等公共安全性服務。對生產安全,企事業單位負有責任,政府也應強化安全服務體系建設和監管職責。而消費、食品和藥品安全等都是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基礎性環節,政府責無旁貸。
服務方式:在不斷創新中提高公共服務的能力和水平。當今世界,經濟社會各個方面都在發生深刻變革,政府管理方式和服務方式也在不斷創新。特別是信息化的快速發展,為政府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提供了廣闊空間。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建設服務型政府,應當大力推廣運用電子政務等服務手段,使公共服務更加透明、更加高效。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