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含鉛汞的危害
鉛中毒會引起機體的神經系統,血液系統,消化系統的一系列異常表現,影響人體的正常機能。1.神經系統:易激惹、多動、注意力短暫、攻擊性行為、反應遲鈍、嗜睡、運動失調。嚴重者有狂躁、譫妄(神志錯亂、迷惑、語無倫次、不安寧、激動等特征并時常帶有妄想或幻覺的暫時性神經失常)、視覺障礙、顱神經癱瘓等。血鉛水平在1000 ug/L (4.826umol/L) 左右時,可出現頭疼、嘔吐、驚厥、昏迷等鉛性腦病的表現,甚至死亡。2、消化系統:腹痛、便秘、腹瀉、惡心、嘔吐等。?鉛-導致人體貧血,出現頭痛、眩暈、乏力、困倦、便秘和肢體酸痛等;有的口中有金屬味,動脈硬化、消化道潰瘍和眼底出血等癥狀。小孩鉛中毒則出現發育遲緩、食欲不振、行走不便和便秘、失眠;若是小學生,還伴有多動、聽覺障礙、注意不集中、智力低下等現象。這是因為鉛進入人體后通過血液侵入大腦神經組織,使營養物質和氧氣供應不足,造成腦組織損傷所致,嚴重者可能導致終身殘廢。特別是兒童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對鉛比成年人更敏感,進入體內的鉛對神經系統有很強的親和力,故對鉛的吸收量比成年人高好幾倍,受害尤為嚴重。鉛進孕婦體內則會通過胎盤屏障,影響胎兒發育,造成畸形等。有人說,意外和明天不知道誰先到來,即使再堅強,看著皮膚上下不平整的凸起,暗淡的顏色,有礙觀瞻的形狀,還是希望一覺醒來,它們和夢一樣不見了。擁有一張美麗的臉龐和一個無痕的身體,不僅是個人魅力的表現,也是自信的來源,可生活的意外不管你有多不情愿,都殘忍的在你身上記得下痛擊的傷疤,美麗絕對是一種奢侈品,而你就是奢侈品本身,你對美麗的苛求神圣不可侵犯,任何折扣都是對美麗的褻瀆,無論型美還是神美,這里都能為你創造美!
那么使用含有鉛汞的化妝品究竟有什么傷害呢?
第一,重金屬中毒現象
含有汞的化妝品更容易附著在皮膚表面上,而汞則借此滲透進皮膚。滲透進皮膚的汞無法被人體新陳代謝排出,就會積累在體內,最后造成重金屬中毒現象。中毒之后就會出現臉部皮膚更黑、掉頭發以及全身乏力的現象。
第二,影響孕婦體內胎兒健康
我們知道胎兒是通過胎盤汲取母體營養成長的,而如果使用含有鉛汞的化妝品,這些有害物質就會通過胎盤影響到體內胎兒的健康。體內鉛過標會導致胎兒出生后引發一系列并發癥。
第三,皮膚色素沉淀色斑反彈
含鉛的化妝品能在短時間內達到美白的效果,所以在使用之后的十幾天內就可以肉眼可見皮膚光滑細膩。但是在使用半年或一年以內,皮膚就會開始出現問題了。首先是色素沉淀,色斑也會跟著反彈加重,然后就是誘發過敏性皮炎或皮膚癌等等,最后就是毀容了。
看到這幾點危害的你肯定非常不可思議,但是在不可思議的同時也需要注意化妝品的安全性。有個小小的建議就是在購買使用化妝品時不能太過相信快速見效的產品。皮膚修護保養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見效快就肯定有問題,有問題就不能相信不能用。只要記住這點就不怕買到有害的化妝品了。
微量重金屬元素與人體生命過程有著密切關系,它們雖然在體內的含量非常微小,但生理功能獨特。
一、 砷
砷在自然界分布很廣,動物肌體、植物中都可以含有微量的砷,海產品也含有微量的砷。由于含砷農藥的廣泛使用,砷對環境的污染問題愈發嚴重,如以砷化合物作為飼料添加劑,過量添加至牲蓄食用的飼料中,就易使牲蓄體內積砷,食用了這種牲蓄的肉制品后,就容易造成中毒。砷侵入人體后,除由尿液、消化道、唾液、乳腺中排泄外,就蓄積于骨質疏松部、肝、腎、脾、肌肉、頭發、指甲等部位。砷作用于神經系統、刺激造血器官,長時期的少量侵入人體,對紅血球生成有刺激影響,長期接觸砷會引發細胞中毒和毛細管中毒,還有可能誘發惡性腫瘤。我國食品重金屬殘留限量國家標準規定砷含量最高(糧食)為0.7毫克/千克,鮮乳為0.2毫克/千克。生活飲用水國家標準限量為0.01毫克/升。
二、 鉛
鉛是對人體危害極大的一種重金屬,它對神經系統、骨骼造血功能、消化系統、男性生殖系統等均有危害。特別是大腦處于神經系統敏感期的兒童,對鉛有特殊的敏感性。研究表明兒童的智力低下發病率隨鉛污染程度的加大而升高。兒童體內血鉛每上升10微克/100毫升,兒童智力則下降6―8分。為此,美國把普遍認為對兒童產生中毒的血鉛含量下限由0.25微克/毫升,下降到0.1微克/毫升。世界衛生組織對水中鉛的控制線已降到0.01微克/毫升。我國食品重金屬殘留量限量國家標準規定鉛含量最高(豆類)為0.8毫克/千克,鮮乳為0.05毫克/千克,生活飲用水國家標準限量為0.01毫克/升。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需要在以下六個方面加強對鉛中毒的預防。
1、 來自生活環境中的土壤和塵埃,玩具和學習用具,化妝品,家庭裝修用劣質油漆和印刷油墨,用鉛壺或含鉛的錫壺燙酒、飲酒,濫用含鉛的丹藥或偏方等。
2、 食物中的鉛,某些飲料、劣質食品等。某些罐裝食品,由于用鉛焊接縫而導致食物含鉛量增加;含鉛量高的食品主要有用含鉛量高的容器加工成的爆米化,加入氧化鉛以加快其成熟的松花蛋,大街小巷叫賣的“白饅頭”也有一部分是用含鉛等雜質的硫磺熏蒸而成。
3、 動植物體內的鉛。植物性食品的鉛含量土壤、化肥、農藥及灌溉用水含鉛量的影響。動物性食品受鉛含量受飼料、牧草、空氣和飲用水含鉛量的影響。
4、 大氣污染,如用含鉛汽油的汽車尾氣,以及煤制品(如煤球、煤餅)為燃料的家庭,室內空氣中鉛平均含量比室外空氣的鉛含量高很多。
5、 暴露在含鉛環境下的大人及衣物又交叉感染給孩子,例如交通崗、印刷廠、鋼鐵廠、煉油廠、鑄造廠、蓄電池行業和礦山等都是鉛污染重災區,許多行業都有接觸鉛化合物的機會,作為大人平時應注意預防鉛中毒,既要保護自己,更是要保護孩子。
6、 使用含鉛的上釉瓷器;使用含鉛的化妝品。
預防鉛中毒,應增加維生素B1的攝入,促進鉛通過膽汁經糞便排出;攝入充足的抗壞血酸,使其與鉛結合形成溶解度較低的抗壞血酸鹽,降低鉛的吸收。每日應補充抗壞血酸125―150毫克;限制脂肪,減少鉛的吸收;補充鐵以抑制鉛的吸收和蓄積;增加維生素B6、B12以保護神經系統。同時,鉛作業者,不易喝牛奶,因牛奶中的乳糖,會促進人體對有毒礦物質元素鉛的吸收,可用酸奶代替牛乳,因牛奶經乳酸菌發酵后制成酸奶,這時乳糖就減少了,不會促進鉛的吸收。還可經常吃大蒜,每日15克,連服3個月,就不會出現鉛中毒現象,有中毒也會好轉。
三、 汞
汞主要在動物體內蓄積,工廠排放含汞的廢水而至水體被污染,湖泊、沼澤等的水生殖物、水產品易積蓄大量的汞,通過食物鏈的傳遞在人體積蓄。汞積蓄于體內最多的部位為骨骼、腎、肝、腦、肺、心臟等。汞化合物對蛋白質形成疏松的蛋白化合物。因此對組織有腐蝕作用。我國食品重金屬殘留限量國家標準規定,蔬菜、水果、鮮乳中汞的含量為0.01毫克/千克,生活飲用水國家標準限量為0.001毫克/升。
攝入適量的營養素對汞中毒有預防作用。①維生素E。對甲基汞毒性具有防御做用。花生油、芝麻油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②硒。硒對于甲基汞中毒肌體具有保護作用,可減輕癥狀。硒還能減輕氯化汞引起的生長抑制,并對汞引起的腎臟損害有明顯的保護作用。汞作業人員每日膳食中硒的共給量應為100―200微克。③果膠。果膠能與汞結合,加速汞離子排出,降低血液中汞離子濃度。蔬菜、水果、干果中都含有果膠,其中含果膠豐富的有土豆、慈菇、胡蘿卜、蘿卜、豌豆、刀豆、甜菜、青菜、柿子椒、橘子、金橘、釉子、文旦、草莓、蘋果、梨、核桃、花生和栗子等。④蛋白質。蛋白質中的含硫氨基酸能與汞結合成為穩定的化合物,從而防止汞對于體內疏基酶的損害。含硫氨基酸包括胱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等,它們存在于雞蛋清蛋白、小麥面筋蛋白、大米蛋白中,雞蛋清蛋白中含量尤為豐富。
四、 鎘
可容性鎘化合物屬中等毒類,和其他金屬毒物一樣,能抑制體內各種巰基酶系統,使組織代謝發生障礙,也能損傷局部組織細胞,引起炎癥和水腫。鎘被吸收入血液后,絕大部分與血紅蛋白結合而存在于紅細胞中。后逐漸進入肝腎等組織。并與組織中的金屬巰蛋白結合。鎘在各臟器中的分布以腎為最高。其次為肝、胰、甲狀腺等。可容性鎘化物對人的毒性為15―30毫克。我國食品重金屬殘留限量國家標準規定鎘含量:水果0.03毫克/千克,蔬菜、蛋白為0.05毫克/千克。生活飲用水國家標準限量為0.005毫克/升。
攝入適當的營養對鎘中毒也有預防作用:蛋白質應充足,減少血紅蛋白含量下降和低蛋白血癥,應食低脂肪,因膳食脂肪會增加鎘的吸收;鈣攝入量不低于800毫克,高鈣膳食對鎘中毒有保護作用;攝入適量的鋅,補鋅能促進金屬硫蛋白的合成,減少肝腎損害,促進恢復。攝入足夠的抗壞血酸可對鎘的毒性產生拮抗作用。
化妝品都是化學合成品,雖然有對人體保護和美化的功能,多少也會揮發出像鉛汞等重金屬各種有害物質,對人體皮膚產生刺激作用,有些甚至引起皮膚水腫、瘙癢、斑疹等“化妝品皮炎”。會影響內分泌系統,引起泌乳素異常。一旦泌乳素水平增高,而行成月經不調或月經不來。可引發皮膚癌。一些人認為安全的防腐劑可能會在日光照射下轉變成有毒物質,加速皮膚老化,增加人們患皮膚癌的風險
產生過敏反應。引起皮膚細菌感染。引起皮炎。
有毒物質被吸收入體內引起慢性中毒。
劣質化妝品在陽光的照射下產生“光毒性”反應。
在使用化妝品時應該注意
一旦發現化妝品對自己皮膚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用。
不要使用變質的化妝品化妝品中含有脂肪、蛋白質等物質,時間長了容易變質或被細菌感染。化妝品應選用新鮮的,一般在3至6個月內用完,并貯存在陰涼干燥處。
不要使用劣質化妝品為防止化妝品中的有毒物質如水銀及致癌物質的危害,應選用經衛生部批準的優質產品。
要防止過敏反應在使用一種新的產品前,要先做皮膚試驗,無發紅發癢等反應時再用。一旦發現化妝品對白己皮膚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用。
應根據氣候使用不同類型的化妝品
寒冷干燥的冬天宜用含油性大的化妝品,春夏秋宜用水分大的化妝品。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