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檢測中心是企業單位還是事業單位
水質檢測中心是企業單位還是事業單位
水質檢測中心是有專業資質的企業。
玄武湖水質
雖然每天引來大量的長江水沖洗,可玄武湖還是“亞健康”:水體發綠,總磷總氮含量偏高,水體富營養化現象嚴重。眼下已經入秋,專家依然憂心忡忡:這樣不正常的水質,說不定哪天氣溫反彈,“秋老虎”發個威,湖水還是會有藍藻爆發的危險。為何治來治去,水質總治不好?經過調查分析,專家得出的結論令人吃驚:原因極有可能與引水有關。
現狀:水體富營養化嚴重
昨天,記者在南京火車站附近的玄武湖邊看到,湖水顏色明顯發綠渾濁,而且散發出陣陣的臭味。
在玄武湖公園管理處水務所,記者遇到東南大學水環境治理的專家陳毓齡教授,他們正在為玄武湖的氮磷總量超標的問題煩惱。陳教授手上的玄武湖水質監測數據有厚厚一疊,經過匯總計算后發現,今夏4~6月份玄武湖營養物總磷濃度為0.45~0.61毫克/升,總氮濃度值為2.67~3.97毫克/升,而Ⅳ類水的總磷、總氮濃度標準分別為0.1毫克/升和1.5毫克/升,算下來總磷超標4.4~6.1倍,總氮超標1.9~2.7倍。
這還是在湖中間檢測的結果。湖邊由于仍有污水未被截流,富營養化情況更為嚴重。眼下雖然秋季來臨,但玄武湖水體富營養化的現象卻未見好轉。水務所朱所長也是一臉焦急:“今年武漢東湖、安徽巢湖、杭州西湖以及江蘇太湖等都有藍藻現象出現,這是在給玄武湖敲響警鐘?,F在這種狀態,讓我心里實在沒底,說不清什么時候就會藍藻爆發?!睋私猓疖囌靖浇袔鶝]有截污,糞水直接通過雨水管流入玄武湖,有關部門曾經想堵住這一排污口,可這么做又會影響到龍蟠路的排水,目前拿它沒辦法。
疑問:水質惡化禍起引水?
據了解,從1998年年底開始的玄武湖引水工程,是南京整治水環境的一大手筆。目前實際日平均引水量約在22萬噸左右,去年引水總量為6000多萬噸,今年應該會超過7000萬噸,相當于將整個玄武湖“換血”10多遍。給玄武湖引水的另一個重要目的是通過它給內秦淮河、內金川河等水系引水,盤活南京市整個水環境。
從實際效果來看,引水確實起到了一定作用,經過全面截污和引水沖洗,內秦淮河改變了多年的黑臭,內金川河的河水也逐漸變清,沿河居民的生活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然而,引水對玄武湖自身來說,作用卻大打折扣,而且還有不小的“副作用”。
“玄武湖不能這么盲目引水,引水要適度,否則不僅打亂了湖體水環境,還會增加富營養化現象?!标惤淌诮榻B,眼下玄武湖總是氮磷超標,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引來的水有問題。長江水里的氨氮、總氮、總磷含量本來就偏高。南京市自來水總公司水質檢測中心相關負責人坦言,因為氮磷含量的影響對流動的江河來說并不大,因此,長江水總磷、總氮的標準就高于湖泊一大截。即便通過自來水生產工藝流程,這些污染物也不能得到明顯削減。雖然氮磷等部分指標偏高,對人體沒有什么影響,可是對湖泊的健康影響卻很明顯,容易造成湖泊水體富營養化。
建議:河湖各引各的水
引水竟然還會加劇玄武湖的富營養化現象,那該怎么辦?
專家介紹,其實根據目前已掌握的數據資料來看,玄武湖在枯水期,確實需要適量補水,其他時候,特別是夏天暴雨連連的日子里,補水也是白白浪費。
“大多數時候,玄武湖只是起到了為內河輸送補水的作用。”專家為此開出的藥方是,河湖應該各引各的水。而且實施起來并不難,只要將目前的引水口加以改造即可。例如,東側引水口距離太平門閘只有幾百米,接一根管子直接通過太平門閘沖洗內秦淮河就行了;大樹根閘距離和平門引水口也只有幾百米,也可以接一根管子直接沖洗內金川河水系。武廟閘距離引水口較遠,可以保留引玄武湖的水沖洗內秦淮河。這樣,玄武湖只需少量的引水即可,又可以避免打破水環境的平衡。
陳毓齡教授說,讓引水各走各的道,也是因為河湖的水質要求不相同,湖泊要恢復其自凈能力,讓它自行“造血”。他建議,目前這種治水辦法實在是一筆糊涂賬,需要引多少水、清多少淤、截污情況如何等不清不楚,應該先調查清楚玄武湖的水體濃度,建立水模型,做好前期科學研究,這樣才能做到水質優化管理,將水環境逐步提升改善。
富營養化 :由于氮、磷含量過多而引起的水質污染現象。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生物所需營養物質大量進入湖泊、河流和海灣等緩流水體,引起藻類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體溶解氧量下降,水質惡化,魚類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一般認為水體中含磷20mg/m3和無機氮300mg/m3即為富營養化。
水體出現富營養化現象時,由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面往往呈藍、紅、棕、乳白等色,因占優勢浮游生物的顏色不同而水的顏色各異。這種現象在江河湖泊中稱為水華,在海洋中則稱作赤潮。富營養化可使水的透明度降低,陽光難以穿透水層,而影響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少氧氣的釋放,使得水中溶解氧減少,從而造成魚類等生物大量死亡。防止水體富營養化,首先應控制營養物質進入水體;其次可采取疏浚底泥,清除水草和藻類,引入清水沖稀和采用人工曝氣等措施;此外,亦可在保證水體溶解氧的條件下,飼養草食性和雜食性魚類,以消耗水體中的營養物質,減輕其富營養化程度。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