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的含義?
一、低碳生活的含義?
低碳生活的意義:(1)有利于優化生活環境,確保低排放,減少對環境的污染。(2)有利于轉變生活方式。在當前資源能源日趨緊張、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時代,低碳經濟為我們提供了轉變的方向與途徑。比如節水、節電、節紙、舊物利用、使用環保袋、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倡導步行、騎自行車等,都是低碳生活方式的表現,既可以節省開支,也有益于健康,還可以改善生活質量。(3)有利于更新生活觀念。在一些倡導“低碳社區、低碳家庭”的地方,節約水電資源、過簡單環保的生活不再被認為是“摳門”的表現。
朋友你今天低碳了嗎?
低碳生活的意義主要是能減少環境污染,有利生態環保。還有就是減少資源浪費,有利我國建設資源節儉型,有利于后代子孫。低碳生活節能環保,有利于減緩全球氣候變暖和環境惡化的速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選擇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應盡的義務。
二、如何實現以節能減排為基礎的低碳經濟?
節能減排為核心,重點解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發展可再生能源,提高環境質量,為中國的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打好基礎,避免走發達國家曾經走過的道路。我們在推進新能源等技術研發的同時,必須兼顧傳統工業生產能效與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對其加以綠色改造,開發適合我國國情的能源和環境新技術、新工藝、重大裝備,為發展綠色經濟提供技術支撐。在綠色經濟框架下,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一是倡導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綠色發展。
在綠色經濟的框架下,推動包括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生態經濟、合理消費等在內各領域的發展。把低碳經濟的概念落在節能減排、環保、能源效率提高上,落在傳統產業的改造和提升上,落在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上。
二是低碳技術要建立在科技創新的基礎上發展。
我們應根據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國際社會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趨勢,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技術、適用技術的層次體系,做到各種技術之間互相協調。不僅要加大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力度,也要著力加強新能源技術、清潔煤技術、節能降耗等戰略性技術的研發和儲備。
三是通過低碳技術和產業政策,揚長避短,改造提升傳統工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推動低碳經濟技術發展涉及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和各個行業,關系到經濟結構的調整,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關系到國際的科技競爭和市場競爭。低碳經濟必須“魂要附體”,而傳統產業以及新興產業正是這個“體”之所在。
四是充分考慮碳關稅等貿易保護措施的反制措施
最實際的就是多種樹
《中國低碳之路如何走?》,應該對你有幫助。
三、綠色經濟主要特征?
具體而言,它有三層特征:一是倡導消費時選擇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眾健康的綠色產品。二是在消費者轉變消費觀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適的同時,注重環保,節約資源和能源,實現可持續消費。三是在消費過程中注重對垃圾得處置,不造成環境污染。符合“三e”和“三r”,經濟實惠(economic),生態效益(ecological),符合平等、人道(equitable),減少非必要的消費(reduce),重復使用(reuse)和再生利用(recycle)。綠色發展的重要特征有“綠色化”突出了發展綠色經濟的戰略性。“綠色化”突出了發展綠色經濟的實踐性?!熬G色化”突出了發展綠色經濟的緊迫性。
綠色發展是以效率、和諧、持續為目標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方式。 當今世界,綠色發展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趨勢,許多國家把發展綠色產業作為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突出綠色的理念和內涵。 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單位、每一家公司、每一個政府部門都應該身體力行,節能減排,推動低碳經濟。
四、什么是低碳經濟、節能減排
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
節能減排有廣義和狹義定義之分,廣義而言,節能減排是指節約物質資源和能量資源,減少廢棄物和環境有害物(包括三廢和噪聲等)排放;狹義而言,節能減排是指節約能源和減少環境有害物排放。
五、低碳經濟如何實行?
提高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加大節能技術在已有行業中的應用比例
擴展資料:
一、定義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重大進步。
二、意義
低碳經濟是通過更少的自然資源消耗和更少的環境污染,獲得更多經濟產出,創造更高生活標準和更好生活質量的途徑,為發展、應用和輸出先進技術創造了機會,同時也能創造新的商機和更多的就業機會。
三、特點
1、低碳技術創新是發展低碳經濟的直接手段;
2、開發與利用新型清潔的可再生能源作為重要舉措;
3、降低能耗和減少污染物排放,即經濟發展過程中要實現“三低”: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
4、圍繞低碳技術創新與發展新型清潔能源進行相關制度創新與法律體系建設;
5、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含碳氣體(主要指二氧化碳)排放脫鉤,不能保持同步增長,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提高能源效率,減少廢氣排放。
四、發展模式
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全球性革命,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
節能減排指的是減少能源浪費和降低廢氣排放。 中國“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維護中華民族長遠利益的必然要求。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