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廢水常見的特點
一、造紙廢水常見的特點
造紙廢水常見的特點:
造紙廢水其污染物含量大致為:CODCr 600~2400 mg/L, BOD5 125~585 mg/L,SS 650~2400 mg/L,色度 450~900倍,外觀呈黑灰色。洗滌廢水量為100~200 t/t紙;與通常的抄紙工藝一樣,在廢紙再生造紙的抄紙部分,也產生含有纖維、填料和化學藥品的“白水”,對該廢水常采用氣浮法進行處理,回收纖維和填料,并使處理后的“白水”得以循環使用。
造紙廢水是一種處理難度較大的工業廢水,一般通過物化法+生化使其中的污染物質得以降解。由于廢水本身所含污染物十分復雜,經處理后,出水雖能基本達到排放標準,但與廢水回用對水質的要求相距較遠,采用傳統砂濾、活性炭過濾、多介質過濾等處理工藝實現廢水回用處理,只是一定程度降低出水懸浮物濃度,對污水中可溶性污染物如COD、氨氮和鹽分等無法進一步除去,如果回用,會直接影響到紙張效果。造紙行業一般回用中水往往只限于生產過程的除渣、洗漿、漂洗等對水質要求不高的生產工藝,而且這些工段用水對COD、濁度、鐵等指標有一定要求,現有過濾技術并不能滿足這些工段的水質要求,而且傳統多級過濾工藝有流程長、占地面積大、產水水質不穩定等缺點。
造紙污水其中COD、懸浮物(SS)含量高,色度嚴重。
造紙廢水的SS、COD濃度較高,COD則由非溶解性COD和溶解性COD兩部分組成,通常非溶解性COD占COD組成總量的大部分,當廢水中SS被去除時,絕大部分非溶解性COD同時被去除。因此,廢紙造紙廢水處理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去除SS和COD。
基本處理方法
1 氣浮或沉淀法
采用氣浮或沉淀方法,通過投加混凝劑,可去除絕大部分SS,同時去除大部分非溶解性COD及部分溶解性COD和BOD 。其典型的處理工藝流程如下:
廢水→篩網→集水池→氣浮或沉淀→排放
氣浮和沉淀均為物化處理方法,處理效果與選用的設備、工藝參數、混凝劑等有關,其COD去除率一般高于制漿中段水的COD去除率,通常能達到70%~85%。對噸紙廢水排放量>150m3、濃度較低的中小型廢紙造紙企業,通過氣浮或沉淀處理,出水水質指標可達到或接近國家排放標準。
2 物化與生化處理相結合
對于噸紙廢水排放量較低、廢水含COD較高的大中型廢紙造紙企業,期望通過單級氣浮或沉淀的物化方法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有較大的難度,因為可溶性COD、BOD 主要需通過生化方法才能有效去除。一般,采用物化加生化的處理方法。典型工藝流程如下:
廢水→篩網→調節→沉淀或氣浮→A/O或接觸氧化→二沉池→化學脫色→排放
A/O(缺氧―好氧)處理工藝,通過缺氧段的微生物選擇作用,只是對有機物進行吸附,吸附在微生物體的有機物則在好氧段被氧化分解。因此A段停留時間短,約在40~60min。
水量大,顏色復雜,懸浮物、COD濃度高,但B/C比低,營養不足,可生化性差。造紙廢水需要注意補充營養以及色度的去除
廢水量大,色度高,懸浮物含量大,有機物濃度高,含有大量纖維,可生化性差,組分復雜難處理。
二、養殖污水如何做到灌溉標準?
分步閱讀
1
/1
地表水、地下水和處理后的城市污水、養殖業廢水及以農產品為原料加工的工業廢水為水源的農田灌溉用水。
生活污水水質特點
1
/5
排放分散且面廣
2
/5
間接排放、波動較大
3
/5
水質相對穩定
4
/5
生化性好、出水易達標
5
/5
使用甘度復合菌種處理生活污水,一般用量較少見效快,根據不同的情況而定
基本要求
1
/4
生活污水用于農田灌溉前應進行一級處理,通過格柵、初沉池去除污水中50%左右的懸浮物和30%左右的有機物。有的還需加入消毒殺菌劑,貯存于污水塘中備用。
2
/4
實施污水灌溉要防止大定額灌溉,以免造成地表及地下徑流,灌溉強度以不造成土壤黏閉和不產生地表徑流為原則。
3
/4
當污水水質不符合灌溉水質標準時,可采用清水污水混合方法,使混合后的水質符合灌溉要求后再進行灌溉。
4
/4
如果污水灌溉的作物是蔬菜,最好只用于作物生育前期,在作物收獲前一段時間應停止污水灌溉。此技術較復雜,最好在專家指導下運用。
處理方法
1
/3
厭氧+多級A/O工藝:污水化糞池系統多級A/O系統澄清池清水回用池。
2
/3
生活污水中的糞便廢水直接由農戶定時清掏,用于農田灌溉;其他生活污水,其主要污染物為SS,經沉淀池處理后外排。
3
/3
生物生態復合型工藝:生活污水經格柵后泵入沉淀池,然后自流進入復合厭氧池,復合厭氧池利用多種厭氧微生物組成的微生物系統實現對污水中厭氧活性生物濾床,污水經厭氧處理后,由泵自動提升至組合復合生物濾池處理。
三、工業廢水水質超標有哪些現象?有哪些特征?
有些可以用眼睛熱很直觀的看出來: 如色度, 濁度, 固形物含量
大多數是要靠檢驗: 如COD,BOD, 氮, 磷, 重金屬含量等
四、乳制品廢水有什么有什么特點?其廢水指標有哪些?有沒有什么好的藥劑來做處理
在乳品加工過程中容器、設備、管道的清洗消毒水構成乳制品加工高濃度廢水,其COD值高者可超過20000mg/L。一般也在5000mg/L以上,廢水量約每加工l噸原料乳產生1.0m3,隨著生產品種、產量、工廠管理等因素的變化,廢水量有所變化。乳制品工廠洗滌車間地面水和其他用水(如辦公用水、生活用水等)構成低濃度廢水。一般COD值在1000mg/L以下,每加工l噸原料乳約有3~4m3低濃度廢水產生。
通常液態奶及奶粉生產企業排放的廢水COD約為1500~3000mg/L;酸奶、奶油、冰激凌、雪糕、干酪等乳制品企業排放的廢水COD一般為4000~7000mg/L。乳品廢水主要污染成分為乳蛋白(如酪蛋白、乳清蛋白籌)、乳糖、乳脂以及含于原乳中的各種礦物質、用于設備、管道、容器清洗的酸、堿等,廢水pH值一般6.5~7.0。
我公司針對奶制品行業研制的藥劑能有效降低COD含量,且能脫色去味、絮凝沉降快,COD去除率在70%-90%。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