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田土壤改良整地的技術要求有哪些?
??
整地的技術要求是:
一、上下兩平,不亂土層
為使新整農田當年創高產,在整地標準上首先要求地上和地下達到兩平。地上平是為了減少雨后徑流,防止水土流失,有利于排灌,故應根據水源和排灌方向,保持一定坡降比例,一般是梯田的縱向為0。3%~0。
??5%,橫向為0。1%~0。2%。地下平是要求土層保持一定的厚度,不能一頭厚、一頭薄或一邊深、一邊淺。如果土層深淺不等,花生的生長就不會一致,達不到平衡增產的目的。一般土層深度要求保持在50厘米以上。在注意兩平的同時,還要掌握生土在下,熟土在上,不亂土層的原則。
??
??即土層厚度50厘米以上時,先填生土,后墊熟土,使熟土層保持在20~25厘米為宜。或者采取兩生夾一熟的辦法,即在熟土上墊上3~5厘米生土,進行淺耕混合,以促進生土熟化。
二、三溝配套,能排能灌
新整農田要建成高產穩產田,除結合水利配套設施,搞好排灌系統外,還要抓好三溝配套,做到防沖防旱,能排能灌。
怎么改良土壤?
改良土壤的六種主要方法:
1.有計劃地輪作換茬。合理安排不同蔬菜,并盡量考慮不同蔬菜的科屬類型、根系深淺、吸肥特點及分泌物的酸堿性等。
2.定期進行土壤消毒。
(1)藥劑法。可用福爾馬林拌土或用硫磺粉熏蒸的方法殺菌。
(2)日光法。夏季閑茬時期,撤掉棚膜,深翻土壤,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殺菌。
(3)高溫法。高溫季節,灌水后悶棚,也可采取給土壤通熱蒸汽的方法殺蟲滅菌。
(4)冷凍法。冬季嚴寒,把不能利用的保護地撤膜后深翻土壤,凍死病蟲卵。
3.改良土壤質地。
(1)蔬菜收獲后,翻土壤,把下層含鹽較少的土壤翻至層與表土充分混勻。
(2)適當增施腐熟的有機肥,以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
(3)對表層土含鹽量過高或pH值過低的土壤,可用肥沃土來替換。
(4)經濟技術條件許可者,可進行無土栽培。
4.以水排鹽。
(1)閑茬時,澆大水,表土積聚的鹽分下淋以降低土壤溶液濃度。
(2)夏季蔬菜換茬空隙,撤膜淋雨或大水浸灌。使土壤表層鹽分隨雨水流失或淋溶到土壤深層。
5.科學施肥。
(1)根據土壤養分狀況、肥料種類及蔬菜需肥特性,確定合理的施肥量或施肥方式,做到配方施肥,以施用有機肥為主,合理配施氮磷鉀肥,化學肥料做基肥時要深施并與有機肥混合,作追肥要“少量多次”,并避免長期施用同一種肥料,特別是含氮肥料。
(2)科學選肥,注意生理酸性肥料與生理堿性肥料的交替搭配。當土壤已經酸化或必須施用酸性肥料時,可在肥料中摻入生石灰來調節;當土壤酸化嚴重并想迅速增加pH值時,可施加熟石灰,但用量為生石灰的1/3~1/2,且不可對正在生長植物的土壤施用。
(3)提倡根外追肥。根外追肥不會造成土壤破壞。
(4)慎施微肥。一般情況下,要用有機肥來提供微量元素,如施用微肥一定不要過量。
6.種耐鹽作物。蔬菜收獲后種植吸肥力強的玉米、高粱、甘藍等作物,能有效降低土壤鹽分含量和酸性,若土壤有積鹽現象或酸性強,可種植耐鹽性強的蔬菜如菠菜、芹菜、茄子等或耐酸性較強的油菜、空心菜、芋頭等,達到吸收土壤鹽分的目的。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