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出了問題,肥料用再多也白搭,如何進行土壤改良
如何進行土壤改良?
1、土壤物理結構的改良
(1)土壤調理劑
土壤調理劑的作用就是把碎的土壤顆粒粘成一個個的小團粒,即恢復土壤團粒結構。具體應用起來比較方便,菜農在翻地之前或者翻地之后,直接撒在地面上,然后再澆水,土壤調理劑在水的作用下會變得特別粘,一個個的小團粒會形成土壤膠體,這種膠體就形成了土壤團粒結構,保證土壤透氣、保肥,根系也更容易往下扎。
(2)秸稈
尤其是針對7-10年的棚室,秸稈的效果非常好,比單獨使用有機肥效果更好。現在很多菜農還在使用未腐熟的糞肥作為有機肥,危害比較大。不管是雞糞、牛糞,使用時可以通過加入秸稈腐熟發酵。
2、土壤化學性狀的改良
(1)不建議使用水泥、生石灰來調節土壤的pH值
有些菜農選擇水泥、生石灰作為調理劑改良土壤化學性狀。如果土壤嚴重酸化,使用水泥、生石灰后,當時pH值肯定會升高,表面上土壤酸化已經得到解決。這種做法的弊端是無法解決鹽漬化,同時嚴重破壞土壤結構,形成沉淀,導致土壤惡化加重。
(2)減少化肥用量
可以使用一些堿性化肥,例如氫氧化鎂,能在一定程度上調節土壤pH值,同時不會形成沉淀。
(3)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土壤化學性狀和化肥利用率密切相關。建議在蔬菜種植過程中,復合肥只作為底肥使用,追肥盡可能選則水溶肥。
決定水溶肥質量的因素有:①原料②生產工藝③增效物質。原料的好壞非常關鍵,而增效物質是決定利用率的核心物質。例如,以色列拉姆拉反向微膠團提取技術和超高壓螯合技術,這些獨到的地方能夠減少肥料用量、提高利用率,逐漸緩解土壤的酸化、鹽漬化。
3、土壤生物性狀的改良
改良土壤生物性狀,一定要從根本上入手,最好的辦法就是以菌治菌。要想提高作物產量,需要向土壤內添加生物菌劑(生物菌肥)
目前國內菌肥市場參差不齊,菜農們在選擇時,不管大廠家還是小廠家,不管含菌量高低,都要提前做好試驗示范。生物菌劑作為一個活的東西,受外界制約較大。
土壤修復改良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局限于一點,要從土壤物理、化學、生物性狀三方面入手,明確使用目的,有針對性的進行土壤改良。同時注意可持續性,不能片面的追求速效性,需要通過整體改良、逐漸積累,使土壤達到最佳狀態,實現蔬菜高產優質,菜農豐產豐收的目的。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