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改良方法大匯總,請記好!
一、危害
1、定義:
土壤酸化指的是土壤吸收性復合體接受了一定數量交換性氫離子或鋁離子,使土壤中堿性離子淋失的過程。
2、危害:
?土壤酸化抑制根系發育:土壤酸化可加重土壤板結,使根系伸展困難,發根力弱,緩苗困難,容易形成老小樹,老僵苗,根系發育不良吸收功能降低,長勢弱,產量降低。土壤酸化 加重農藥浪費:酸化土壤中植物長勢減弱,抗病能力降低,易被病害侵染,不得不增加施藥量。土壤酸化可導致:大部分中、微量元素吸收利用率很低。土壤酸化導致肥料流失嚴重,肥料利用率不足30%!土壤酸性不單使70%的氮素的流失,同時也使60-80%的易生成不溶性物質的磷鉀成份吸收不了,加上酸性導致根系生長弱及養分自身吸收利用率低,其結果導致大量使用化肥,作物卻生長緩慢,病害多,產量低,品質差,造成投入增加,效益大幅度降低。土壤酸化可導致:作物營養不良,缺素癥嚴重,如蘋果苦痘病、紅點、根瘤、叢葉、花葉、果銹病及梨鐵頭、斑點、雞爪印等缺素癥及病毒等病頻繁發生。樹勢抗逆力弱,容易受病菌侵蝕,用再好的藥也控制不了病害的發生!免疫力差,抗逆性弱,病害爆發。由于土壤酸化,改變了土壤微生態環境,根際有害微生物在酸性條件下大量繁殖,且這些病害控制困難。土壤酸化可導致:土壤有益微生物種群變化,細菌個體生長變小,生長繁殖速度降低,如分解有機質及其蛋白質的主要微生物類群芽孢桿菌,放線菌、甲烷極毛桿菌和有關真菌數量降低,影響營養元素的良性循環,造成農業減產。特別是酸雨可降低土壤中氨化細菌和固氮細菌的數量,使土壤微生物的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能力下降,對農作物大為不利。
二、解決措施
1、品種合理布局
農作物品種應更多考慮其耐酸特性。如不同品種的蔬菜對酸的敏感程度不同,在pH值3.5的高酸性環境里,對酸敏感蔬菜如番茄、芹菜、豇豆和黃瓜產量可下降20%;而中等敏感性的生菜、菜豆和辣椒產量下降10%-20%;抗酸性較強的青椒、甘藍、小白菜、菠菜和胡蘿卜產量也會下降10%以下。因此,在酸性土壤上可種植耐酸的蔬菜品種。水旱輪作和間套作是提高土壤對酸沉降緩沖能力和加快酸化土壤生態恢復的良好措施。也
2、施用石灰
施用石灰是中和土壤酸性、控制土壤酸化和提高土壤pH值的重要措施。不同形態的石灰,中和酸性的能力有差異,如0.1kg氧化鈣中和酸的能力約相當于0.179kg的碳酸鈣。石灰施用量因土壤的潛在酸度而定。石灰及其他含鈣的堿性物質,如鈣鎂磷肥、煉鋼爐渣、窯灰鉀、草木灰等,不僅可以中和土壤酸度,還可以為蔬菜補充大量的鈣。當土壤受到硫黃礦或硫鐵礦所污染形成強酸性土壤時,可先采用漫灌洗酸后,再以石灰中和酸度。若是水田,且長期淹水,一旦脫水干燥,立即表現極強酸性,pH值可達2-3之間,寸草不生,此時以水洗及用石灰中和,可獲顯著效果。酸性不同的土壤用量不一樣:PH值為5.0至5.5的地塊,每畝混入130千克左右;PH值為5.5至6的地塊,每畝混入65千克左右;pH值6.0至6.4的地塊,每畝混入30千克左右。撒完石灰以后,使用旋耕機細致翻地,使石灰和土壤充分混合。但是使用石灰改良土壤,會改變土壤的團粒結構,不適合長期使用。
3、合理施肥
大量腐熟的農家肥等有機肥料的施入,不僅可增加大棚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提高土壤對酸化的緩沖能力,使土壤酸堿值升高。而且,有機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效養分,改善土壤結構,并能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性,抑制作物病害的發生。所以應大力推廣農家肥、有機肥、有機無機復合肥和有機活化營養套餐嘉美紅利、海力寶、贏利來等,使養分協調,抑制土壤的酸化傾向。
4、施用酸土改良劑
有研究表明,堿渣、菇渣、污泥、泥炭等土壤調理劑均能提高土壤pH,降低酸性土壤交換性鋁含量提高土壤有機質、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鉀、交換性鈣、交換性鎂含量。施用“嘉美紅利土壤改良劑”,可以很好的調理酸性土壤,補充活化有機質、鈣、鎂、鐵、硼等元素,避免土壤酸性下降導致營養元素不均衡。
二、鹽漬化加重
鹽漬化危害
1、定義
土壤鹽漬化(soilsalinization)是指土壤底層或地下水的鹽分隨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發后,使鹽分積累在表層土壤中的過程。是指易溶性鹽分在土壤表層積累的現象或過程,也稱鹽堿化。
2、鹽漬化危害
土壤鹽漬化是指長期過量施用化肥后,土壤中鹽離子增多,妨礙蔬菜根系正常吸水,從而影響植株生長,嚴重時作物就像種在鹽水里一樣,造成了腌根死棵。土壤鹽害有輕重之分,初期地面有清霜而后發展到綠皮“青苔”,作物尚為正常;中度時地面出現許多塊狀的紅色膠狀物,干后變為“紅霜”,作物生長到中期出現點片萎蔫;土壤鹽分過重時地面出現白色結晶“鹽霜”,作物定植后根系特別少,后期死秧加重。生長矮小,品質變差,例如,黃瓜沒有以前清香爽脆了,番茄缺少了酸甜飽滿的口感了,我們即可認定棚室的土壤,已經受到輕度鹽漬化的危害。如果葉片干枯,只開花不結果,出現絕收現象,這表明棚室土壤已經發生了重度鹽害。
解決措施
1、增施<a?href=?title=有機肥>有機肥</a>
增施腐熟的農家肥。
2、物理改良
平整土地、深耕曬垡、及時松土、抬高地形、微區改土。?
3、水利改良
灌排配套、蓄淡壓鹽、灌水洗鹽、地下排鹽。 如:結合各地不同自然條件和地形部位的特點,建立排灌系統,灌溉使土壤中鹽分溶解于水中,通過在土壤中滲透,自上而下地把表土層中的可溶性鹽堿洗出去,然后由排水溝排除。
4、種植耐鹽作物
樹木對水的截留量是作物或草地的10-100倍。鹽漬化土壤植樹造林,可防風固沙,降低地下水位,調節小氣候,抑制鹽分上升,還可以減輕旱澇災害,有很好的治理改良效果。鹽漬地造林要選擇抗鹽堿性強的林種,喬木樹種有旱柳、垂柳、刺槐、側柏、桑樹、苦楝、白榆、杏、棗等;灌木樹種有枸杞、紫穗槐、沙棗、沙棘、胡楊、小意楊、圣柳、杞柳、白蠟條等。?
其次可種植耐鹽堿的牧草。據研究,連續種植牧草后,土壤中的有機質、速效氮、速效磷大都有所增加。根據新疆的治理實踐,草木樨、苜蓿等牧草的生物產量高,治理鹽堿土效果好。也可種植耐鹽作物有向日葵、蓖麻、谷糜類、甜菜、玉米、棉花、高粱、大麥等。同時通過遺傳育種,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的強抗鹽新品種不斷涌現。
5、土壤處理
深耕、摻入沙土、換土。
6、化學改良
化學改良主要是在鹽漬化土壤中施加石膏、磷酸、礦渣、聚丙烯酸脂溶液等改良劑,以及用堿水灌溉鹽堿化土壤,降低土壤中的鹽堿含量。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澳大利亞在鹽漬土上,特別在堿土上施化學改良劑,如:石膏、硫酸、礦渣(磷石膏),因土地類型不同,施入量也不同,施用時間長短取決于當地的經驗和資金的狀況。施用改良劑后需用大量水沖洗,在水資源缺乏的情況下應用困難,而且成本高。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