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受政策重視和投入,最大受益者是環衛設備龍頭企業,有上市公司嗎?
最近上海強制執行垃圾分類,把環保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生活在上海,實實在在感覺到這事真的開始落地了,小區里都把垃圾桶收走了,定點定時還有志愿者來協助你分垃圾。給你來句靈魂拷問“你是什么垃圾?”哈哈,這只是個段子。我覺得這樣挺好,習慣一段時間就好,可以讓環境變得更好,也算是一件造福后人的事吧。
環保行業的政策不斷,那個比較熱?
當然是垃圾分類了,這個都變成了當下的熱門話題。而且生活垃圾分類有望入法,固廢法修訂草案將提交人大審議。
生活垃圾分類立法還有多遠?6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明確將強化工業固體廢物產生者的責任,完善排污許可制度,并要求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會議決定將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生活垃圾分類經過多年試點,當前已經具備推行的軟硬件條件,生活垃圾分類的核心依然是承擔“責任”和“生活垃圾分類習慣的養成”。這是生活垃圾首次入法,重視程度可見一般。
整體來看,國內垃圾分類大致經歷了早期推廣-政策+試點推廣-強制落地三個階段,現在就處在最后的階段。
那么環保垃圾分類市場有多大?最近在上海的朋友倒垃圾最頭疼的我估計就是如何分干濕垃圾了,這是需求,相關的設備和服務短期市場空間超百億。
1、垃圾收集轉運,設備與服務短期超百億,長期往達442億空間。根據上海市對回收網點、垃圾中轉站的建設目標,全市的回收網點需從2018年的2000個增長至8000個。投資總規模達到4.5億元。若推廣到全國,規模超百億。
2、垃圾處理,餐廚垃圾處理市場空間超300億,再生資源渠道進一步規范化。與歐美等國不同,我國餐廚垃圾具有高油、高鹽等特點。
主要處理方式有:填埋、肥料、飼料等處理法。對于處理設施建設根據有關規劃提出,力爭新增餐廚垃圾處理能力新增3.44萬噸/天,對應投資額為183億元。
濕垃圾可以再生資源,回收上下游渠道有望進一步規范。預計2019-2020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量增量約為400萬噸。
產業優質公司梳理:
1、龍馬環衛:環衛設備與服務受益需求雙增,公司主營中高端環衛設備和環衛服務。從垃圾分類推推進狀態看,主要從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推進,公司更能發揮環衛行業小龍頭地位優勢。
2、中再資環:再生資源龍頭全面布局優勢明顯,公司是再生旗下的唯一上市平臺,主營回收再生利用,是國內電廢領域絕對龍頭,2018年通過對集團旗下的環服公司的收購,將業務拓展到產業園區固體廢棄物一體化處置業務。
3、維爾利:餐廚垃圾釋放空間,公司前生是德國WWAG在中國的子公司,以垃圾滲濾液為主要業務,后雙拓展至餐廚垃圾處置等領域。
以上就是對環保中最近比較熱門的垃圾分類做了相關邏輯梳理和分析,針對每個業務做了細分梳理,相關個股的情況做了理性客觀的羅列。具體操作是需要結合盤面觀察,政策落地,有市場空間最后能不能漲就要交給市場,這個比較簡單可以用技術分析跟蹤走勢,能不能走成趨勢是資金合力的結果。
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豬爸爸看股市,歡迎各位轉發、評論、點贊。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