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扁蛾危害及其防治?
桉蝙蛾幼蟲主要集中在桉樹樹干的基部,尤其是在2米以下的樹干基部位置,桉蝙蛾幼蟲最多,占所有幼蟲數量的80%以上。由于3年樹齡以上的桉樹,其樹干基部位置會變得又硬又粗,不適合桉蝙蛾幼蟲的生長,因此受桉蝙蛾蟲害為害的桉樹主要集中在1~3年樹齡,3年以上樹齡的桉樹受影響較小。
一旦桉樹受到桉蝙蛾幼蟲的侵害,幼蟲就會在桉樹體內鉆蛀,隨著幼蟲的不斷長大,蛀道就會不斷加深、變大,其中蛀道口直徑達10~15毫米,深度達30~50厘米。由于蛀道的存在,會影響桉樹樹液的傳導,輕則導致桉樹生長緩慢,重則造成風折或慢慢枯死,嚴重影響木材的使用性能和價值。可見,桉蝙蛾對桉樹的危害尤為嚴重,必須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防治。
1、加大防治投入水平
根據自治區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應急預案的要求,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幾點。一是加大防治資金投入,確保有足夠的專項資金用于桉樹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二是加大相關防治人員的組織與投入,確保有足夠多的專業技術人才投入到桉樹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中。三是抓緊做好各種藥劑、藥械等物資的儲備工作,確保發生桉樹病蟲害時能及時采取防治措施,嚴防災害的擴散蔓延。
2 加強日常監測預報
加強桉樹病蟲害的日常監測預報工作,及時將各種桉樹病蟲害的發生扼殺在萌芽階段,有效避免災情的進一步擴大。在桉樹病蟲害的實際監測過程中,可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種先進技術手段如林業3S技術、無人機技術、計算機技術等,能提高監測預報的準確性和時效性,使工作人員能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到病蟲害的實際防治工作中。
3 不斷提高防治能力
想要不斷提高林場對桉蝙蛾蟲害的防治能力,可從培訓提高相關防治人員業務素質方面入手。因此,桉樹主營單位要定期開展技術培訓班,向員工科普防治桉樹病蟲害的相關知識、技術及方法,不斷提高員工對桉蝙蛾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視度及技術水平。同時還要借助新的森防設備,采用新型防治技術,不斷提高林場對桉蝙蛾的防治能力,確保桉蝙蛾蟲害防治工作高效進行。
4 統籌做好聯防聯治
桉蝙蛾蟲害防治工作各自為政是導致其無法有效根治的主要原因,因此一定要統籌做好聯防聯治工作。在相鄰、相近的桉樹及其他桉蝙蛾易感樹種種植區域內,種植戶或經營者一定要協商聯合起來,在桉蝙蛾蟲害防治工作上采取統一技術標準,統一時間,統一行動,統一用藥,達到桉蝙蛾蟲害在同一區域內的聯防聯治,避免桉蝙蛾蟲害在相鄰、相近片區之間互相傳播擴散與蔓延而無法有效防治。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