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物有哪些? 土壤污染的特點是什么?
一、土壤污染物有哪些?
土壤污染的類型
土壤污染大致可分為無機污染和有機污染兩大類。其中無機污染主要包括酸、堿、重金屬,鹽類、放射性元素銫、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機污染主要包括有機農藥、酚類、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滌劑、3,4-苯并芘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廄肥帶來的有害微生物等。
土壤污染的特點
土壤污染的特點主要有四個,分別是:1、累積性,污染物質在土壤中不容易擴散和稀釋,因此容易在土壤中不斷積累而超標;2、不可逆轉性,重金屬對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3、難治理,積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難降解污染物很難靠稀釋作用和自凈化作用來消除;4、高輻射,大量的輻射污染了土地,使被污染的土地含有了一種毒質。
二、土壤污染的特點是什么?
1普遍性特點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重金屬污染日趨普遍,幾乎威脅著每個國家,上世紀50年代,日本富山通川流域的”骨痛病”就是由于鎘污染而導致糙米中鎘超標而引起的。1997年美國蒙大拿州的兩個農業區也由于鎘污染,使當地小麥不能食用。我國已有很多城市的郊區和灌區遭到
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屬污染。如沈陽的張土灌區。
2.隱蔽性特點重金屬污染的土壤無色無味,很難被人的感覺器官而察覺,一般要通過植物進入食物鏈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才能反映出來。
3表聚性特點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物大部分殘留于土壤耕層,很少向土壤的下層移動。這是由于土壤中存在著有機膠體、無機膠體和有機—無機復合膠體,它們對重金屬有較強的吸附和螯合能力,限制了重金屬在土壤中的遷移能力。
4不可逆性特點由于重金屬在土壤中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導致土壤結構與功能的發生變化,且由于重金屬很難降解,因此,土壤一旦污染很難恢復。
三、土壤污染包括哪些?
土壤污染物是指使土壤遭受污染的物質。
其來源極其廣泛,主要包括來自工業和城市的廢水和固體廢棄物、農藥和化肥、牲畜排泄物、生物殘體以及大氣沉降物等,另外在自然界某些礦床或元素和化合物的高集中心周圍,由于礦物的自然分解與風化,往往形成自然擴散帶,使附近土壤中某元素的含量超出一般土壤含量。
污染可以分為化學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其中以化學污染最為普遍,分為無機污染物,包括對動植物有危害作用的元素和化合物,主要有Hg、Cd、Cu、Zn、Cr、Pb、As、Ni、Co、Se等重金屬,Sr、Cs、U等放射性元素,N、P、S等營養物質及其他無機物質如酸、堿、鹽、氟等;
有機污染物主要是有機農藥,包括有機氮類、有機磷類、氨基甲酸脂類等。此外,石油、多環芳烴、多氯聯苯、洗滌劑等也是土壤中常見的有機污染物。
四、土壤污染主要來源有哪些?
土壤污染的來源,主要有工業污水、農業污染等。主要分為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土壤污染物有下列4類:
①化學污染物。包括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前者如汞、鎘、鉛、砷等重金屬,過量的氮、磷植物營養元素以及氧化物和硫化物等,后者如各種化學農藥、石油及其裂解產物,以及其他各類有機合成產物等。
②物理污染物。指來自工廠、礦山的固體廢棄物如尾礦、廢石、粉煤灰和工業垃圾等。
③生物污染物。指帶有各種病菌的城市垃圾和由衛生設施(包括醫院)排出的廢水、廢物以及廄肥等。
④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存在于核原料開采和大氣層核爆炸地區,以鍶和銫等在土壤中生存期長的放射性元素為主。
五、農田土壤污染治理修復技術有哪些?
通過植物修復技術治理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 一、生物修復 1、選擇金屬耐性物,既能夠耐受金屬毒性,也能夠適應干旱和極端貧瘠的基質條件,特別適用于穩定和改良礦業廢棄地。在一定管理條件和水肥條件下,耐性植物能在廢棄地上很好地生長,隨著耐性植物對基質的逐漸改善,其他野生植物也逐漸侵入,最終可形成一個穩定的生態系統。 金屬富積植物能夠在含不同重金屬的基質上正常生長,在植物體內往往積累大量的重金屬(1 000Ⅱlg/kg以上,干重),因此,可以通過反復的種植和刈割的方法,即可除去土壤中的大部分重金屬,它特別適用于解除輕度重金屬污染的礦業廢棄地土壤。 2、引入固氮生物。利用生物固氮作用在重金屬含量較低的廢棄地進行土壤改植被重建顯出很大的作用和潛力。 。對于具較高重金屬毒性的廢棄地,必須用相應的工程措施(如摻入一定比例的污水污泥等)以解除其毒性,保證植物結瘤固氮。 菌根能夠有效地利用基質中的磷,而且不受尾礦中富含金屬的毒害,所以將其接種于相應的共生樹種,可以較好地適應廢棄地的生境,這對尾礦上植物定居起著重要作用,達到一定的改良目的。 二、利用物理的方法進行污染土壤的修復,主要包括換土法、翻耕混勻法、去表土法、表層潔凈土壤覆蓋法等。 換土法指重污染土壤則多采用客土或換土的方式,但換出的土壤應進行妥善處理;稀釋法(翻耕混勻)指在污染土壤中加入大量未被污染的土壤來降低重金屬含量;去表土法指將受到重金屬污染的表層土壤清除,然后進行翻耕;深耕翻土法(旋耕法)指污染程度輕、土層厚、面積小的污染場地可采用深耕翻土的方法。
六、化工廠導致土壤污染的行為有哪些?
化工廢水中有害物質種類非常多,如氰、酚、砷、汞、鎘或鉛等有毒或劇毒的物質,這些物質進入土壤會污染土壤,那么,化工廢水對農作物的危害有哪些呢?
氮過量危害:作物生育中必須吸收大量氮。
有機物的危害:有機污染物種類很多,容易分解。化工廢水中的有機物進入農田后,有機物分解迅速,分解過程消耗大量氧氣,分解過程中生成的氫、甲烷等氣體導致減產。
酸堿危害:各種工業企業的排水,常含較強的酸性或堿性。作物在這樣情況下,會產生營養障礙,大量的活性鋁對植物根的生育有抑制作用。
重金屬的危害:從成熟初期到中期,葉片迅速卷曲,表現青枯癥狀,受害嚴重的植株枯死。
由此可見,化工廢水絕對不能隨意排放。
七、簡述農田土壤污染的化學修復劑有哪些?
高錳酸鉀,高錳酸鈉,過硫酸鈉,過氧化氫,
八、重金屬土壤污染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1、施用化學改良劑,采取生物改良措施,增加土壤環境容量,增強土壤凈化能力。
2、強化污染土壤環境管理與綜合防治,大力發展清潔生產。
3、調控土壤氧化還原條件:調節土壤氧化還原電位,使某些重金屬污染物轉化為難溶態沉淀物,控制其遷移和轉化,降低污染物的危害程度。調節土壤氧化還原電位主要是通過調節土壤水分管理和耕作措施實現。
4、改變耕作制度,實行翻土和換土:改變耕作制度會引起土壤環境條件的變化,消除某些污染物的危害。對于污染嚴重的土壤,采取鏟除表土和換客土的方法;對于輕度污染的土壤,采取深翻土或換無污染客土的方法。
5、采用農業生態工程措施:在污染土壤上繁殖非食用的種子、種經濟作物,從而減少污染物進入食物鏈的途徑,或利用某些特定的動植物和微生物較快地吸走或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質,從而達到凈化土壤的目的。
同種金屬,由于它們在土壤中存在形態不同,其遷移轉化特點和污染性質也不同,因此在研究土壤中重金屬的危害時,不僅要注意它們的總含量,還必須重視各種形態的含量。
九、東南地區農業土壤污染特點?
我國東南地區經濟活動強度大,西北地區經濟活動強度小,所以東南地區產生的鎘、汞、鉛等重金屬土壤污染物比西北地區多,所以土壤污染物含量呈現從西北到東南增長的態勢,東北與西南相比,西南地區有色冶金工業分布較多,產生的鎘、汞、鉛等重金屬土壤污染物比東北地區多,出現了有東北向西南方向逐漸升高的態勢.
十、監測空氣、土壤污染程度的蕨類植物有哪些?
藻類植物:
淡水藻:衣藻、水綿
海洋藻:海帶、紫菜,裙帶菜、馬尾藻
苔蘚植物:
泥生:葫蘆蘚、地錢
水生:錢苔
附生:懸蘚
石生:黑蘚
除此之外還有墻蘚
蕨類植物:
腎蕨、卷柏、貫眾、滿江紅、江南星蕨、胎生狗脊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