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石風化后什么樣?和普通巖石差不多嗎?
在礦物學中,有這樣一個硬度表,從1-10依序是滑石-石膏-方解石-螢石-磷灰石-正長石-石英-黃玉-剛玉-金剛石。小刀的硬度在4-5之間,基本能切開帶走的也就是方解石之前的礦物了…… 自然界中,巖石分為沉積、巖漿和變質巖三大類,地表上最常見的就是沉積巖。并不是說巖漿巖和變質巖找不到,而是在地表不容易發(fā)現(xiàn),巖漿的噴出和侵入作用能夠出露的較少,也就是一些淺成的花崗巖和噴出的玄武巖、安山巖、流紋巖之類。花崗巖主要成分是斜長石,容易被風化,出露地表后很容易被風化成片狀碎屑,采是比較好采,可惜太碎……玄武巖那種黑乎乎的東西還是算了吧,放哪都是個問題。關于變質巖,多是區(qū)域變質(一大部分地區(qū)完全變質)和接觸變質(巖漿侵入的過程中圍巖的物理化學性質發(fā)生了改變或重結晶)的產(chǎn)物,變質程度的不同巖石的硬度也不同(當然和原巖的礦物成分也有關系),一些片巖、片麻巖、麻粒巖之類相對較軟一些,比較好采集,可惜賣相不佳…… 沉積巖中巖石按成因分為四大類,1碎屑巖、2生物化學巖、3可燃有機物巖、4宇宙物質來源的巖石(隕石),碎屑巖按粒度分為礫巖、砂巖、粉砂巖、泥巖。大部分不是紅、紫紅就是綠、灰綠,本身沒什么好看的,具有觀賞價值的應該是一些巖石中的礦物,就像
@千訓喵
的答案中放出的那些圖……砂巖主要成分是石英、長石和云母以及一些重礦物,我們實驗室里做切片的時候砂巖都是送到外面做的,因為太難磨……嗯 河溝里面的鵝卵石什么的大部分就是石英,如果是長石或云母之類的在長時間的沖刷和搬運中早成渣渣了的說……如果想切一些漂亮的石英還是算了,太硬,沒有機器很難人工敲下來帶走的~ 泥巖主要是粘土礦物,就是樓上的一些伊利石、蒙脫石之類的礦物,硬度確實比較低,自行帶走吧~ 生物化學巖中最重要的就是灰?guī)r和白云巖,兩者的主要成分都是方解石(CaCO3),白云巖中還含有碳酸鎂,都是相對較軟的巖石,比較容易帶走。雖然看起來黑黑的沒賣相,重點是人家有料——大部分灰?guī)r都是在淺海的潮下帶或深海沉積的,不知道撿到了什么化石就賺到了- - (一些介殼類生物化石通常保存在灰?guī)r中) So...題主不如多去找找化石…比如保存在寒武紀灰綠色頁巖里的三葉蟲、奧陶紀灰?guī)r里的板狀珊瑚,黑色頁巖里的筆石,石炭紀灰?guī)r里的蜓什么的…… 說到這里已經(jīng)完全歪題了,可恥地匿了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