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氨氮標準? 土壤中氨氮意義?
一、土壤中氨氮標準?
在中國標準分類中,土壤氨氮多少涉及到土壤環境質量分析方法。
行業標準:HJ 634-2012
耕種的土壤一般性標準單位是毫克公斤,氮在150-200,磷60-100,鉀100-150.
其中氮分為銨態和硝態,
土壤中的氮素絕大多數是以有機態存在的,有機態氮素在耕作等一系列條件下,經過土壤微生物的礦化作用,轉化為無機態氮供作物吸收利用.土壤中有機態氮與無機態氮的總和稱土壤全氮.土壤氮素絕大部分來自有機質,故有機質的含量與全氮含量成正相關.土壤中的全氮含量代表著土壤氮素的總貯量和供氮潛力.因此,全氮含量與有機質一樣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標之一.
堿解氮又叫水解氮,它包括無機態氮和結構簡單能為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機態氮,它可供作物近期吸收利用,故又稱速效氮.堿解氮含量的高低,取決于有機質含量的高低和質量的好壞以及放入氮素化肥數量的多少.有機質含量豐富,熟化程度高,堿解氮含量亦高,反之則含量低.堿解氮在土壤中的含量不夠穩定,易受土壤水熱條件和生物活動的影響而發生變化,但它能反映近期土壤的氮素供應能力.
二、土壤中氨氮意義?
一,是土壤肥力的表現;
二,為作物生長提供動力。
三、液體中氨氮含量?
雖然飲用水中的氨氮沒有直接的健康影響,但氨氮指標可指示排泄污染,在供水系統中氨氮的存在會降低消毒效果.造成過濾除錳失敗,引起嗅和味的問題.考慮水廠運行和水質感官等因素,本標準確定供水氨氮的限值為0.5mg/L.
來源:我國供水水質中的水平及國內外標準的限值
四、土壤氨氮意義?
氨氮是游離氮,是可以直接利用的氮。和施肥水平有關;和溫度有關(溫度越高,揮發越快,其它條件相同時,氨氮越低);和植物的種類有關:有的植物吸收快,那么氨氮很快就會降低,慢的相反;有的植物還有固氮作用,那么也會提高氨氮含量。
五、魚缸中氨氮含量如何檢測?
買測試劑回來自己測 取水樣 按說明操作
六、魚缸中氨氮含量多少合適?
沒有標準,不同生物不不同的適應范圍。這個值越接近0最好,不超過0.02ppm一般淡水魚問題不大。
七、土壤中氮磷鉀含量標準?
耕種的土壤一般性標準,單位是毫克/公斤,
氮在150-200,磷60-100,鉀100-150
土壤養分形態分為水溶態、交換態、緩效態、難溶態、有機態。其中有機態養分很多,而水溶態和交換態養分較少,所以要合理施肥才能獲得作物高產。
(1)水溶態養分存在于土壤溶液中,對植物高度有效,它包括大部分無機鹽類離子和一些分子量小、結構簡單的有機化合物。
(2)交換態養分是被帶負電荷的土壤膠粒吸附的那一部分陽離子。水溶態養分與交換態養分經常處于動態平衡之中,二者之和統稱為速效性養分。
(3)緩效態養分既不溶于水,也不能被其它陽離子交換出來,而是非速效性養分,其有效性介于速效態與遲效態養分之間。
(4)難溶態養分是礦物中不易釋放的養分,植物根系分泌的弱酸也不能使之溶解。土壤中礦物態養分絕大部分是難溶態養分。
(5)有機態養分是指土壤有機質或微生物體的養分,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屬難溶性養分范疇,只有通過微生物分解后才能釋放出養分。
八、土壤氨氮標準限值?
在中國標準分類中,土壤氨氮多少涉及到土壤環境質量分析方法。
行業標準:HJ 634-2012
耕種的土壤一般性標準單位是毫克公斤,氮在150-200,磷60-100,鉀100-150.
其中氮分為銨態和硝態,
土壤中的氮素絕大多數是以有機態存在的,有機態氮素在耕作等一系列條件下,經過土壤微生物的礦化作用,轉化為無機態氮供作物吸收利用.土壤中有機態氮與無機態氮的總和稱土壤全氮.土壤氮素絕大部分來自有機質,故有機質的含量與全氮含量成正相關.土壤中的全氮含量代表著土壤氮素的總貯量和供氮潛力.因此,全氮含量與有機質一樣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標之一.
堿解氮又叫水解氮,它包括無機態氮和結構簡單能為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機態氮,它可供作物近期吸收利用,故又稱速效氮.堿解氮含量的高低,取決于有機質含量的高低和質量的好壞以及放入氮素化肥數量的多少.有機質含量豐富,熟化程度高,堿解氮含量亦高,反之則含量低.堿解氮在土壤中的含量不夠穩定,易受土壤水熱條件和生物活動的影響而發生變化,但它能反映近期土壤的氮素供應能力.
九、土壤氨氮氮產生的原因?
在天然水體中,N元素以游離態氮、有機氮、硝酸態氮、亞硝酸態氮、總氨態氮等幾種形式存在,一般來說,硝酸態氮、亞硝酸態氮、氨(銨)態氮是一切藻類都能直接吸收利用的氮源。通常情況下,藻類首先吸收NH??,而NO?--N 吸收能力相對較差,同時水體中的固氮菌也能吸收轉化水中的氮。
氨氮的來源:
一是水源;
二是來自各種肥水產品;
三是飼料中的可溶蛋白融入水中;
四是養殖生物的糞便。
還有就是無機氮被浮游植物吸收轉化為有機氮,并通過浮游植物的攝食,各級浮游動物之間及魚蝦類的捕食在食物鏈中傳遞,在這過程中有小部分氮由于溶出、死亡代謝排出等離開食物鏈重新回到水體中。
水體中死藻、殘餌糞便等有機物不斷積累,造成水體富營養化,這就為亞硝酸鹽和氨氮的產生提供了足夠的氮源。
十、氨氮含量的計算?
先測氨氮含量,在實驗室條件下,參考《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里的實驗方法,把氨氮的濃度測出來,按照百分百換算成非離子氨的含量,非離子氨在總氨氮中所占的比例隨PH和溫度改變。參考下表。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