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樣品制備時采用四分法的意義?
一、土壤樣品制備時采用四分法的意義?
土壤采樣時,一般每個混合樣品約需一公斤左右,如果樣品取得過多,可用四分法將多余的土壤棄去。四分法的做法是:將采集的土壤樣品放在干凈的塑料薄膜上弄碎,混合均勻并鋪成四方形,劃分對角線,分成四份,保留對角的兩份,其余兩份棄去,如果保留的土樣數量仍很多,可再用四分法處理,直至對角的兩份達到所需數量為止。
二、底質的底質樣品的制備?
底質樣品送交實驗室后,應盡快處理和分析,如放置時間較長,應放于-20——40℃的冷凍柜中保存。在處理過程中盡量避免沾污和污染物損失。
1、脫水底質中含有大量水分,必須用適當的方法除去,不可直接在日光下曝曬或高溫烘干。常用脫水方法有:在陰涼、通風處自然風干(適于待測組分較穩定的樣品);離心分離(適于待測組分易揮發或易發生變化的樣品);真空冷凍干燥(適用于各種類型樣品,特別是測定對于光、熱、空氣不穩定組分的樣品);無水硫酸鈉脫水(適于測定油類等有機污染物的樣品)。
2、篩分將脫水干燥后的底質樣品平鋪于硬質白紙板上,用玻璃棒等壓散(勿破壞自然顆粒徑)。剔除礫石及動植物殘體等雜質,使其通過20目篩。篩下樣品用四分法縮分至所需量。用瑪瑙研缽(或瑪瑙碎樣機)研磨至全部通過80—200目篩,裝入棕色廣口瓶中,貼上標簽備用。但測定汞、砷等易揮發元素及低價鐵、硫化物等時,不能用碎樣機粉碎,且僅通過80目篩。測定金屬元素的試樣,使用尼龍材質網篩;測定有機物的試樣,使用銅材質網篩。對于用管式泥芯采樣器采集的柱狀樣品,盡量不要使分層狀態破壞,經干燥后,用不銹鋼小刀刮去樣柱表層,然后按上述表層底質方法處理。如欲了解各沉積階段污染物質的成分和含量變化,可沿橫斷面截取不同部位樣品分別處理和測定。
三、薄膜樣品制備的優缺點?
薄膜樣品制備可以有效的隔離環境帶來的影響,保存樣品的完整性,當然它的缺點就是容易導致樣品結構發生變化。
四、樣品制備的目的是什么?
凝聚態物理實驗最開始,最重要的一步是樣品制備,包括單晶樣品或粉末。
讀博開始定了個宏偉的小目標,要做最前沿最難得課題(就是這么任性)。
開始樣品制備,花了一年多時間沒有得到單晶樣品(已經預感不妙)。
老板從最初的每次見我都問樣品有沒有進展到最后默不作聲,不提樣品的事。。。。
(大概略有點失望吧)。
OK,那我們做粉末吧,粉末也可以搞搞研究,雖然不是那么漂亮。
兩個月,燒出第一個優化的粉末。
我去,這么簡單!
老板告訴我,干的不錯。
心里暗喜。
那我把整個系列都做了吧!
在師弟的幫助下,我拿到了全系列的樣品。
我要繪制一副屬于自己的相圖!
我要理解隱藏在數據背后的物理!
我要搞清楚最前沿的科學難題!。。。。。。
博士延期,被淹沒在數據的海洋里無法自拔。
老板再也不問我數據結論是什么了。
見面好尷尬啊。
自己挖的坑,哭著也要爬出來啊!以上略有夸張,但內容屬實。
五、樣品制備的常用方法有?
樣品的制備包括將樣品中待測組分與樣品基體和干擾組分分離、富集和轉化成氣相色譜可分析的形態。
①制備好的樣品應滿足如下要求:
a.所選用色譜柱的進樣要求;
b.所選用色譜分離方法的分離能力(即能將待測組分與他組分分離開,若不能完全分離開,則需進行預處理);
c.所選用色譜方法的檢測能力。
②色譜樣品的制備方法如下。
a.溶劑萃取,色譜分析樣品制備中使用的溶液萃取方法主要有-液萃取和液-氣萃取(即溶液吸收)等,均屬于兩相間的傳質過程,即物質從一相轉入另一相。
b.蒸餾。蒸餾時一種使用廣泛的分離方法,是揮發性和半揮發性有機物樣品精制的和第一選擇,但在進行色譜分析樣品制備時,一般不首先選擇蒸餾。蒸餾中的某些技術可成功地用于色譜分析前樣品的精制、清洗或混合樣品的預分離。
c.固相萃取(SPE)。固相萃取就是利用固體吸附劑將液體樣品中的目標化合物吸附,將其與樣品的基體和干擾化合物分離,然后再用洗脫液或加熱解吸附,以達到分離和富集目標化合物的目的。
固相萃取實質上是一種液相色譜分離,所用的吸附劑也類似于液相色譜中常用的固相。一般來說,正相固相萃取所用的吸附劑都是極性的,用來萃取(保留)極性物質;反相固相萃取所用的萃取劑通常是非極性的貨弱極性的,所萃取的目標化合物通常是中等極性到非極性的化合物;離子交換固相萃取所用的吸附劑是帶有電荷的離子交換樹脂,萃取目標化合物是帶有電荷的化合物。
固相萃取中吸附劑的選擇主要是根據目標化合物的性質和樣品基體(即樣品的溶劑)的性質。目標化合物的極性與吸附劑的極性越相似,則越能得到目標化合物的最佳保留(最佳吸收)。而樣品溶劑的強度相對吸附劑應該是弱的,弱溶劑能增強目標化合物在吸附劑上的保留(吸附)。
固相萃取的一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活化、上樣、淋洗、洗脫4個步驟。
d.其他方法。用于樣品制 備的方法還有氣體萃取(頂空技術)、膜分離、熱解吸、衍生化技術、超臨界流體萃取、微波萃取技術、熱裂解等。
六、tem橡膠樣品怎樣制備?
制備TEM橡膠樣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首先,將橡膠樣品切割成薄片或小塊。
然后,使用切割機或刀片將樣品切割成所需的形狀和尺寸。
接下來,將樣品放置在特制的TEM網格上,并使用夾具固定。
然后,使用離心機或其他方法將樣品固定在TEM網格上。
最后,將TEM網格放入TEM儀器中進行觀察和分析。在整個過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樣品受到污染或損壞。
七、土壤樣品的酸分解方法?
酸分解法;堿熔分解法;高壓釜分解法;微波爐分解法
八、怎樣采集土壤化驗的樣品?
土壤樣品采集后,若不能及時送到專門的化驗室進行處理,應將樣品風干,即將采集的土樣攤開于干凈的塑料布上,在通風、干燥、避免陽光照射和不靠近肥料、農藥處自然風干。樣品風干時,必需一張標簽紙放在樣品中,另一張標簽紙和樣品袋,用樣品及塑料布壓住。風干過程中要經常翻動土樣并將大土塊捏碎以加速干燥,同時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體。樣品晾干后,按采樣裝袋的同樣方法裝袋,待送化驗單位分析化驗。
風干后的土樣按照不同的分析要求研磨過篩,充分混勻后,裝入樣品瓶中備用。瓶內外各放標簽一張,寫明編號、采樣地點、土壤名稱、采樣深度、樣品粒徑、采樣日期、采樣人及制樣時間、制樣人等內容。制備好的樣品要妥善貯存,避免日曬、高溫、潮濕和酸堿等氣體的污染。全部分析工作結束,分析數據核實無誤后,試樣一般還要保存3個月至1年,以備查詢。少數有價值需要長期保存的樣品,須保存于廣口瓶中,用蠟封好瓶口。
一些土壤成分如二價鐵、硝態氮、銨態氮等在風干過程中會發生顯著變化,必須用新鮮樣品進行分析。為了能真實地反映土壤在田間自然狀態下的某些理化性狀,新鮮樣品要及時送回室內進行處理分析,用粗玻璃棒或塑料棒將樣品混勻后迅速稱樣測定。新鮮樣品一般不宜貯存,如需要暫時貯存,可將新鮮樣品裝入塑料袋,扎緊袋口,放在冰箱冷藏室或進行速凍保存。
九、什么是土壤分析樣品?
經處理后用來進行分析的土壤樣品稱土壤分析樣品。
土壤分析是對土壤的組成分和(或)物理、化學性質進行的定性、定量測定。是進行土壤生成發育、肥力演變、土壤資源評價、土壤改良和合理施肥研究的基礎工作,也是環境科學中進行環境質量評價的重要手段。
十、土壤樣品性狀描述?
土壤的泥砂比例稱為土壤質地。直徑小于0.01毫米的土粒稱泥;直徑為1—0.01毫米的土粒稱砂;直徑大于1毫米的土粒稱礫石。根據土壤質地不同將土壤分為砂質土、粘質土和壤質土。
① 砂土:這類土壤含砂粒在80%以上,土粒間大孔隙多,土壤容積比重在1.4—1.7克/厘米3之間,因此,土壤晝夜溫差大,通透性好,有機質礦質化快,易耕作,但保水保肥能力差,遇水易板結,肥力一般較低。種植作物要增施有機肥和少量多次地勤追化肥。
② 粘土:這種土壤含泥粒在60%以上,土壤比重在2.6—2.7克/厘米3之間。土壤硬度大,粘著性、粘結性和可塑性都強,故適耕性差。土壤保水保肥力強,潛在肥力較高。但土緊難耕,土溫低,肥效不易發揮。因此,水田要注意管水,提高泥溫,多施腐熟性有機肥和熱性化肥。
③ 壤土:這種土壤泥砂比例適中,一般砂粘占40—55%,粘(泥)粒占45—60%。土壤容重1.1—1.4克/厘米3之間。質地輕松,通氣透水,保水保肥力強,耕作爽犁。因此,它是水、肥、氣、熱協調的優質土壤。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