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可以要求占用耕地的單位將所有用耕地耕作層的土壤用于新開墾耕地?
一、什么可以要求占用耕地的單位將所有用耕地耕作層的土壤用于新開墾耕地?
研究表明,自然形成1厘米厚土壤需要200年,1厘米厚耕作層土壤需要200至400年。為提高土地利用率,國家要求建設占用耕地的,建設單位要將耕作層土壤剝離再利用,用于新增耕地改造提升。
耕作層是耕地精華,農業生產物質基礎,糧食生產之本。長期以來,我們占用耕地后,把耕作層土壤當土料用甚至廢棄,浪費驚人,所以才有此政策。
二、什么可以要求占用耕地的單位,將所占用耕地耕作層的土壤孕育新開墾耕地?
建設項目占用耕地的,國家要求占用單位就耕地耕作層剝離,用于新開墾耕地質量提升。
研究表明,自然條件下生成一厘米后厚的土壤需要三四百年時間。耕作層剝離后可直接利用,能有效緩解耕作層短缺資源問題,還對生態環境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不但能很好地保護耕地資源,還能改善生態環境和生產條件,提高環境抵御災害的能力。
三、什么叫破壞耕地耕作層?
把表層一尺多的泥巴挖走或掩埋就叫破壞耕依層。
四、土壤耕作層厚度是多少?
土壤耕作層的厚度一般為15?20cm。
耕作層是指由長期耕作形成的土壤表層,用符號“Apl”表示。耕作層的厚度一般為15?20cm,與下伏層區分明顯,養分含量比較豐富·作物根系最為密集,土壤為粒狀、團粒狀或碎塊狀結構,耕作層由于經常受農事活動干擾和外界自然因素影響,其水分物理性質和速效養分含量的季節性變化較大。處于經常耕作深度之內的各種不同土層都能形成耕作層。根據起源土壤類型、耕作年齡、熟化程度,可進一步劃分出各種變異類型。
五、耕地耕作層是什么意思?
耕地的耕作層,是指耕地表面的,30-50厘米的土層。一般各種農作物的種子,基本上都是在這一層生根發芽,吸收水分和養分,供植物地表上的莖和葉,進行光合作用,正常生長。由于地表耕作層,都是經過多少年才能形成,滿足植物生長需要,因此,在耕種過程中,盡量保護好,不能被污染,否則,會影響農作物生長。
六、土地剝離土壤檢測要求?
表土剝離應符合下列規定:1 應根據表土厚度及分布均勻程度、土壤肥力、施工條件等因素,確定表土剝離的厚度和施工方式,厚度可取0.20m~0.80m。2 黃土覆蓋地區可不剝離表土。3 高寒草原草甸地區,應對表層草甸土進行剝離、養護、回覆利用。
七、不破壞耕地耕作層是什么意思?
耕地耕作層是指經農業生產活動的長期影響和改造,土壤不斷熟化,耕性得到改善,肥力得到提高而形成的十一于農作物生產,厚度為30厘米-50里面的表土層。自然形成1厘米厚土壤需要約200年,1厘米厚耕作層土壤需要220年-400年。
不破壞耕作層就是在耕地上種草、育苗、搞設施農業等產業,雖然改變了耕地用途,但未破壞表土層。
八、湖南省耕地的表土剝離及利用方案?
它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 土壤剝離與保護:耕地表土剝離是指將表土逐層剝離,留下較高含養分的表層土壤,以提高土壤質量和農作物產量。在剝離過程中,需要注意保護剝離后的表土,避免暴露在風雨中,以防止侵蝕和養分流失。
2. 表土利用與回收:剝離的表土可以通過不同方式進行利用和回收。其中一種常見的方式是將剝離的表土重新鋪回原地,以恢復土壤結構和保持耕地的肥力。此外,表土還可以用作土壤改良劑,在其他地方進行土壤修復或肥料補充等。
3. 土地整治與管理:除了表土剝離和利用,耕地的保護和管理也是關鍵。通過合理的耕作制度、輪作休閑和合理施肥等措施,可有效防止土壤的退化和養分流失。此外,合理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水資源合理利用也是保護耕地的重要措施。
4. 精細農業和科技支持:利用現代農業技術和精細農業管理方法,如遙感技術、土壤檢測和農業信息化等,可以對耕地進行精確管理和科學調控,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土壤質量。
需要注意的是,具體的表土剝離和利用方案可能會因地區和具體情況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實際操作中,建議根據當地的土壤特性、農作物需求和農田管理需求,結合科學的土地利用規劃和農田管理方案,制定適合的表土剝離和利用方案。
九、一般測定耕地土壤容重范圍?
土壤容重應稱為乾容重,又稱土壤假比重,一定容積的土壤(包括土粒及粒間的孔隙)烘乾后的重量與同容積水重的比值,用符號ρb表示:
土壤容重約為1.30~1.35 g/立方厘米左右。土壤容重與土壤質地、壓實狀況、土壤顆粒密度、土壤有機質含量及各種土壤管理措施有關。土壤越疏鬆多孔,容重越小,土壤越緊實,容重越大。粘質土的容重(1.0~1.5 g/立方厘米)小于砂質土(1.2~1.8 g/立方厘米);有機質含量高、結構性好的土壤容重小;耕作可降低土壤容重。
十、1公頃耕地土壤的耕層厚度?
1公頃=15畝=666.67×15=10000(㎡)
我們知道:土壤耕層厚度一般是15~25厘米,取中值20㎝。
經計算得容量土方量為2000m3。
土壤耕層是對于耕作的土壤來說的,對于仍處于自然形態的土壤來說是沒有這個概念的。
土壤耕層的形成是由于人類的農業種植活動擾亂了土壤的自然狀態下的結構,是土壤表層大約0-20cm。土壤耕層以下的層次稱為耕底層。
土壤耕層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土壤的肥力,也就是土壤主要的養分有機質的集中層;二是土壤的根系的長度,耕作層自然要與植物根系所對應。一般來說把從土表面0-20cm這個垂直厚度作為土壤的耕層厚度。土壤耕層一方面富集了土壤主要的肥力,另一方面也是土壤根系的主要集中部分。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