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呼吸強度大概是多少?
一、土壤呼吸強度大概是多少?
土壤呼吸強度是指單位時間內從單位面積土壤上擴散出來的二氧化碳量。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研究,土壤呼吸成為公眾和科學界關注的熱點之一。作為土壤碳庫的唯一輸出途徑和大氣二氧化碳重要的源,土壤呼吸的有關研究得以廣泛開展。
影響土壤呼吸強度的因素包括:土壤溫度、土壤含水量、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和大氣氮沉降、土地利用方式和地表覆蓋改變、施肥、磁場、土壤生物、風速、土壤pH等。土壤碳循環是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土壤呼吸作用的強弱及其變化直接影響著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控制土壤呼吸能有效緩和大氣二氧化碳含量的升高和溫室效應的增強。土壤呼吸作用的變異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由土壤溫度和土壤含水量等多因子的協同作用引起的,因此需要研究各因素綜合作用對土壤呼吸的影響機理和作用大小,并將其運用到二氧化碳排放量實際控制上。
二、土壤呼吸強度測定方法?
6400 用二氧化碳液室 還有個用Ba(OH)2 的標準方法。
不知道這個是不是,不過好像廢除了。三、為什么土壤呼吸強度是衡量土壤肥力的指標之一?
呼吸作用會促進根細胞對土壤當中無機鹽的吸收,從而影響土壤的酸堿度。
四、土壤呼吸速率一般為多少?
單位時間內,單位面積的土壤表面擴散Co2容積對消耗O2的容積的比率,它可用來衡量土壤中生物活動的總強度。正常情況下土壤呼吸系數接近于l,若超過|則說明土壤通氣性差。
五、土壤呼吸和生物呼吸的區別?
土壤呼吸,是指土壤中的植物根系、食碎屑動物、真菌和細菌等進行新陳代謝活動.消耗有機物,產生二氧化碳的過程。土壤呼吸的嚴格意義是指未擾動土壤中產生二氧化碳的所有代謝作用.
生物呼吸指物質在細胞內的氧化分解,具體表現為氧的消耗和二氧化碳、水及三磷酸腺苷(ATP)的生成,又稱細胞呼吸。其根本意義在于給機體提供可利用的能量。
六、呼吸作用強度?
呼吸強度是代表呼吸強弱的定量指標,根據呼吸作用性質,呼吸強度常用單位時間單位植物組織(干重,鮮重)所吸收的O2或放出CO2的數量表示,有時也可以單位時間內植物組織干重或鮮重的損失數量來表示,具體表示單位如下:呼吸強度=μlO2/g鮮重(或干重)/h呼吸強度=μlCO2/g鮮重(或干重)/h呼吸強度=μlO2/細胞(mg氮)/h呼吸強度=mg(干重)/g鮮重(干重)/d測定氣體交換是衡量呼吸強度的常用方法,測定氣體交換的方法很多,比較精確的是用瓦氏呼吸計測壓原理測植物組織的呼吸,不過由于反應瓶限制,只能測種子或小塊組織,較大體積樣品只能采用其他裝置的氣流法,讓氣體經過植物后測定CO2增加或O2減少的數量變化,也可用氧電極法或紅外線CO2分析儀等來測定植物呼吸變化,后者方法靈敏,適于測小的樣品和短時期的變化.用重量損失來衡量呼吸強度可以直接稱量,比較簡便,但正如上述,這種方法誤差較大.一是含水量變化對重量的影響;二是組織變化如細胞壁厚薄,機械組織發達與否對重量的影響;三是同化物運輸的干擾.因此,用重量來測定呼吸強度的結果比較粗放.
七、有氧呼吸強度和無氧呼吸強度比較怎么判斷?
光反應和暗反應是光合作用的兩個過程,先光反應吸收光能分解水分子并且產生ATP,然后暗反應利用ATP和水分解出的氫離子固定吸收的二氧化碳,生成有機物。
有氧呼吸作用則是吸收氧氣分解有機物產生二氧化碳水和能量,產生的能量提供給植物生長發育和生理活動。無氧呼吸這則是無氧氣參與的條件下產生能量、二氧化碳和乙醇或乳酸。
可以簡單的把呼吸作用看成光和作用的逆反應,只是方便記憶。
八、呼吸強度和呼吸速率的區別?
不一樣,呼吸強度和光合作用強調的是結果,而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強調的分別是單位時間內呼吸強度和利用光能的強度
根據百科里的定義:呼吸強度是植物體新陳代謝強弱的一個重要指標,它是指單位面積或單位重量的植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吸收的氧或釋放的二氧化碳量或損失的干重.如:每小時每克干重(或鮮重)吸收氧氣的毫升數;或每小時每克干重(或鮮重)放出二氧化碳的毫升數.
可是到底是以CO2的釋放量來算還是以消耗葡萄糖的量來算啊,這兩種算法得出來的結果很明顯是不同的啊.
九、土壤容重一般是多少?
干土容重一般取值20KN/m3。土壤容重應稱為干容重,又稱土壤假比重,一定容積的土壤(包括土粒及粒間的孔隙)烘干后的重量與同容積水重的比值,用符號ρb表示土壤容重是由土壤孔隙和土壤固體的數量來決定的。根據土壤容重可以計算出任何單位土壤的重量。其式為: 土壤重量=體積×容重。b=Ms/Vt=Ms/(Vs+Vw+Va)。
十、呼吸強度名詞解釋?
呼吸強度是植物體新陳代謝強弱的一個重要指標,它是指單位面積或單位重量的植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吸收的氧或釋放的二氧化碳量或損失的干重。如:每小時每克干重或鮮重吸收氧氣的毫升數;或每小時每克干重或鮮重放出二氧化碳的毫升數。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