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地力監測意義? 耕地地力監測哪些指標?
一、耕地地力監測意義?
對耕地質量監測與評價,是一頂基本性持久性的事情,摸清我國耕地質量底數和變化趨勢具有重要意義。
1.耕地保護關系到國家糧食安全。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土為糧之母。耕地是糧食安全的載體。14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我國一件頭等重要的大事,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最根本的是保護耕地
2.耕地保護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農業是基礎,糧食是關鍵。土地作為一種自然資源,具有不可移動性、地域性、整體性、有限性特征,耕地遭污染和破壞,具有一定的不可逆性。因此,通過嚴格耕地保護,保證對耕地的永續利用,有利于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耕地保護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實踐證明,耕地得到有效保護,穩固糧食生產,在保障人民生活、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糧食安全如果出現問題,就是全局性的問題,就會影響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4.耕地保護對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作用。“人、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作為耕地的“田”本身也是一個生態系統,耕地保護必須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等為前提,保護耕地就是保護生態環境。
二、耕地地力監測哪些指標?
?根據市級耕地質量監測工作安排,當年年度全部共設置耕地地力監測點若干個,檢測指標包括pH、有機質、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等5個。為規范耕地質量監測樣品的檢測,提高監測數據質量,技術人員嚴格按照各指標測定方法和相關儀器的操作方法進行土樣的化驗。
三、土壤動物在土壤監測中的作用?
土壤生物是土壤生態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主要涉及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動物如原生動物、線形動物、軟體動物、環節動物、節肢動物等。 具有數量大、種類多、移動范圍小和對環境污染或變化所產生的反應敏感等特點,因而通過對污染區土壤動物群落結構、 生態分布和污染指示種的系統研究,能反應土壤被污染程度、 時間變化和生物學效應,為土壤質量評價和土壤污染監測提供重要依據。
四、養殖項目需要土壤監測嗎?
養殖項目需要土壤監測。通過采用合適的測定方法測定土壤的各種理化性質,鐵、錳、總鉀、有機質、總氮、有效磷、總磷、水分、總砷、有效硼、氟化物、氯化物、礦物油及全鹽量等,達到土壤質量現狀監測;土壤污染事故監測;污染物土地處理的動態監測;土壤背景值調查等目的。以便更好地從事養殖。
五、企業土壤自行監測目的和原則?
自行監測是重點監管單位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定期開展土壤和地下水監測,重點監測存在污染隱患的區域和設施周邊的土壤、地下水,并按照規定公開相關信息。
其工作流程:
重點設施/區域主要針對:涉及有毒有害物質的原輔材料、產品、固體廢物等的生產區或生產設施,貯存或堆放區,轉運、傳送或裝卸區,各類罐槽或管線,三廢處理處置或排放區。
六、養殖項目驗收需要土壤監測嗎?
需要。
土壤環境監測網絡逐步形成,土壤例行監測在全面展開,不僅對重點企業周邊、重點園區的土壤進行監測和質量評價,還將監測區域由城市向農業領域拓展。2010年至2014年先后對轄區內的農村、基本農田、蔬菜種植基地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周邊土壤環境質量進行了調查。
根據計劃,畜禽養殖場規模為常年存欄量為500頭以上的豬、3萬羽以上的雞或100頭以上的牛等,下一步將對選定的養殖場的排污及周邊污染源等基本情況開展調查,并對周邊土壤開展監測。在畜禽養殖場外圍500米范圍內采用網格法進行隨機布點,監測項目涉及土壤理化指標、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主要包括陽離子交換量、鎘、鉻、鉛、六六六總量、苯并(a)芘等14項。
七、土壤監測布點的原則與方法?
布點原則:隨機,等量,多點,具有代表性布點方法:小面積地塊——五點布局和棋盤式布點 大面積地塊——蛇形布點(“S”形布點)(推薦)采樣深度根據耕作層深淺及種植作物而定,一般大田為0-20厘米、果樹0-60厘米左右。每個采樣點的取樣深度、采樣量及上下層比例均要相同。樣品量以1公斤左右為宜,如果過多就用對角線四分法進行取舍。
八、一般測定耕地土壤容重范圍?
土壤容重應稱為乾容重,又稱土壤假比重,一定容積的土壤(包括土粒及粒間的孔隙)烘乾后的重量與同容積水重的比值,用符號ρb表示:
土壤容重約為1.30~1.35 g/立方厘米左右。土壤容重與土壤質地、壓實狀況、土壤顆粒密度、土壤有機質含量及各種土壤管理措施有關。土壤越疏鬆多孔,容重越小,土壤越緊實,容重越大。粘質土的容重(1.0~1.5 g/立方厘米)小于砂質土(1.2~1.8 g/立方厘米);有機質含量高、結構性好的土壤容重小;耕作可降低土壤容重。
九、簡述土壤污染治理技術體系?
污染土壤治理技術主要有:
1.土壤淋洗法:運用該技術對水溶性金屬的祛除效果非常的明顯,主要適合于低污染土壤,其速度快,可迅速修復土壤被重金屬污染的部分。在選擇洗滌劑時應當選擇對環境友好的淋洗劑來進行處理。
2.萃取分離法:運用萃取法來吧污染的土壤進行萃取和離心分類,把重金屬祛除,把干凈的土壤恢復原位回填。這種技術不僅能夠快速修復被重金屬污染的土壤,而且可適用于工業場地和農田土壤的修復中。值得注意的是。在選擇萃取劑應該選擇對環境友好的,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3.客土置換法:將污染土壤挖走,將污染土壤進行固化穩定處置和揮發性重金屬熱氣化,把治理干凈的土壤重新再回填。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應該注意采用客土稀釋方式進行修復的場地,需要控制重金屬的下滲,防治對地下水的污染。
4.電動力學修復法:運用電力中的陰陽極將污染物濃縮在其中一極附近,用泵將其中的污水體抽離出來,經過處理后再補充地下水,這樣土壤中污染物便被洗滌出來。此技術只適用于處理溶解在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在土壤中,有許多不溶解的重金屬粒子,則需要通過調整土壤的ph值致酸性。該修復法因為技術處理起來相當復雜,而且受土壤環境的影響較大,成本也相對較高,目前仍在研究階段。
十、健全監測預警體系重點加強什么?
要織牢織密生物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網絡,健全監測預警體系,重點加強基層監測站點建設,提升末端發現能力。要快速感知識別新發突發傳染病、重大動植物疫情、微生物耐藥性、生物技術環境安全等風險因素,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應對。要建立健全重大生物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完善快速應急響應機制。
要加強應急物資和能力儲備,既要儲備實物,也要儲備產能。要實行積極防御、主動治理,堅持人病獸防、關口前移,從源頭前端阻斷人獸共患病的傳播路徑。要立足更精準更有效地防,理順基層動植物疫病防控體制機制,明確機構定位,提升專業能力,夯實基層基礎。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