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級科學上冊《土壤中有什么》課件?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 土壤包含巖石風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顆粒,動植物的活體和殘體,以及腐殖質、水和空氣等。
2.水流動時能攜帶土壤微粒跟著一起運動,當水流靜止下來時,攜帶的物質也會沉積下來。一般來說,重的顆粒先沉積,輕的顆粒后沉積。3.土壤和生物的生存、人類的生產與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尋找土壤的成分。2.用沉積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顆粒的大小分成幾層。3.綜合各種方法獲得的信息,獲得對土壤成分的正確認識。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土壤對生命以及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意義。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和實驗尋找土壤的成分。教學難點: 認識到土壤對生命以及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意義。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為學生準備新鮮濕潤的土壤和干燥的土壤各一份、報紙、放大鏡、燒杯、鑷子、小木棍、水、小勺等。教學過程: 一、導課 同學們,你覺得咱們的家鄉美嗎?咱們的學校美嗎?老師也發現非常漂亮,老師把這些美景給拍攝下來了,一起來欣賞一下。出示土壤畫面,背景音樂《在希望的田野上》。欣賞著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聆聽著清脆悅耳的歌聲,熟悉的一幕幕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把我們引入今天的課堂。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生活,肥沃的土壤養育著我們,給我們帶來了糧食、蔬菜、水果、牛羊、綠色等,與我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土壤,我們很熟悉卻又似乎很陌生。今天,讓我們再次走近土壤,深入的了解土壤。二、提出問題 對于土壤,你想研究、了解它的哪些方面呢? 生交流。(土壤是怎樣形成的、土壤中有什么) 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都很有意義,要知道,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有價值。今天我們選擇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來研究——土壤中有什么。板書課題:土壤中有什么 猜一猜,土壤中有什么? 剛才許多同學們都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是自己的生活經驗,有的是一種猜測。要知道,世界上許多偉大的發現都源于猜測。剛才積極猜測的同學們,你們都很棒。不過,光有猜測還不行,我們還要經過——驗證,才能最后得出真正的結論。要想知道土壤中究竟有什么,現在,我們一起來觀察。三、觀察土壤。1.老師今天早上在田野里為大家帶來了一些新鮮的土壤,把土倒在紙上,觀察一下,土壤里有什么?記錄下來。2.取一塊干燥的土壤,捻碎,用牙簽把土壤顆粒分開,借助放大鏡仔細觀察,土壤的顆粒大小一樣嗎?我們能描述它們的大小嗎? 要求:小組覺得已經觀察結束了,就把土壤倒回到杯中,坐好告訴老師。3.學生實驗,教師巡視。4.匯報。學生匯報觀察現象:枯樹葉、水分、小石子、沙、動物殘體、大小不同的顆粒。你們看到土壤中的顆粒大小一樣嗎?你是怎樣描述的? 地質學家為了分清顆粒就根據它們的大小取了自己的專用名字,(課件出示放大后的沙礫、沙、粉沙和黏土顆粒)。從你桌上的土壤中找一找,你能分別找出沙礫、沙、粉沙和黏土顆粒嗎? 這是地質學家利用先進的儀器,根據顆粒的大小區分的。它們的直徑太小了,肉眼根本看不清。你能想辦法分清它們嗎? 生交流。雖然我們沒有先進的儀器,但是我們通過實驗,也能大概的區分出土壤的不同顆粒。四、土壤的沉積實驗。1.教師演示講解實驗流程。把干燥的土壤倒入裝有水的杯子中,觀察有什么現象?再用小棒攪拌一下,攪拌徹底,觀察又會出現什么現象?然后我們把這杯泥水混合物靜靜地放在一邊不動它,再觀察過一會兒會出現什么現象?沉入水底的泥沙有什么規律,為什么會這樣?(邊觀察邊記錄) 土壤的沉積實驗 方法 觀察到什么現象? 把土塊放入水中 用小棒攪拌 靜置一段時間后 2.學生實驗,教師巡視。3.匯報:土壤中有什么?各小組匯報實驗記錄。(把這些土塊放入水中,有氣泡冒出來,說明土壤中有空氣,再用小棒攪拌一下,水流動,同時攜帶土壤微粒跟著一起運動,水變渾濁了。靜置一段時間后,水變清了,泥沙都沉入了水底,枯葉等都漂在水面上。沉入水底的泥沙有分層現象。底層的顆粒最大,上層的顆粒最小。) 為什么會這樣分層? (土壤是由不同的顆粒組成的,這些顆粒的輕重是不同的。水流動時能攜帶土壤微粒跟著一起運動,當水流靜止下來時,攜帶的土壤顆粒物質也會沉積下來。一般來說,重的顆粒先沉積,輕的顆粒后沉積。) 那最下層顆粒最大的是什么?一層一層往上呢? (生答出沙礫、沙、粉沙和黏土顆粒,教師講解,沙礫通常叫小石子,粉砂和沙統稱為沙)。在自然界中,土壤也是分層的,(出示土壤的剖面圖。)跟我們剛才的沉積實驗是一樣的?,F在你知道土壤是怎樣形成的了嗎? (土壤的形成是巖石風化作用和生物作用的共同結果。) 五、認識腐殖質和鹽分 土壤里還有我們用肉眼看不見的物質嗎? 學生猜測。(師引:土壤中的植物要成長需要什么?) 教師講解。剛才我們做土壤的沉積實驗時,發現一些枯葉、動物尸體等都漂在水面上,這些枝葉和動物尸體目前還不是土壤中的成分,如果這些枝葉和動物尸體全部腐爛了之后就成為了土壤中的一種成分,叫腐殖質(板書:腐殖質)腐殖質是動植物腐爛時產生的黑色物質,它是很好的養料。土壤中還有鹽分,鹽分是溶解在水中的礦物質。它們都是植物生長必須的營養元素。就像人成長需要營養成分一樣,土壤中的植物成長也需要營養成分,而腐殖質和鹽分都是植物生長必須的營養元素。六、小結土壤的成分。說一說,土壤中有哪些成分? 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質、鹽分、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七、土壤和生命 人類的衣食住行離不開土壤,大多數植物的扎根于土壤,很多小動物還把土壤當成自己的家。(說一說:蚯蚓、螞蟻、蝸牛、老鼠等) (學生自學課本)讀了資料后,你有什么感受?(學生交流。) 多么珍貴的土壤資源!土壤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應該保護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土壤。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土壤呢?(學生交流。) (說得多好啊,土壤媽媽有了我們這些環保小衛士,一定會很高興,而且會越來越美麗。) 為了防止我們的土壤資源的流失,課后要如何處理桌上的土壤呢? (回歸到土壤中去) 七、課堂總結 土壤中有什么?土壤是怎樣形成的? 板書設計: 土壤中有什么 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質、鹽分、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巖石風化 和 生物作用 共同結果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