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層次? 環境采樣點的描述?
一、土壤的層次?
發育良好且未經擾動的土壤剖面大致可分三層。最上層是表土層,又稱淋溶層(A層);第二層是心土層,又稱淀積層(B層),第三層是底土層,又稱母質層(C層),有時為潛育層(如沼澤土、草甸土的潛育層)。另外,山地土壤在母質層之下多為母巖層(D層)。
1、表土層的生物積累作用較強,含有較多的腐殖質,肥力較高。耕作土壤的表土層,又可分為上表土層與下表土層。上表土層又稱耕作層,為熟化程度較高的土層,其肥力、耕性和生產性能最好;下表土層包括犁底層和心土層的最上部分(又稱半熟化層)。表土層的作用是生長植物,為植物提供有利的生長環境,表土層有機質豐富,這層土壤里植物根系最密集。
2、心土層位于表土層與底土層之間,通常是指表土層以下至50厘米左右深度的土層。在耕作土壤中,心土層的結構一般較差,養分含量較低,植物根系少。但是,心土層是起保水保肥作用的重要層次,是生長后期供應水肥的主要層次。
3、底土層幾乎未受耕作影響,根系極少。在耕作土壤中如果底土層質地粘重、緊實,可起到一定保水、保肥作用;如果質地較輕、結構松散,則易于漏水、漏肥。
二、環境采樣點的描述?
采樣點(sampling point)在監測區域內采集環境樣品的準確位置。
1.按照采樣點的穩定性可分為固定采樣點和流動或隨機采樣點。固定采樣點主要用于環境質量監測和重點污染源的監視性監測;流動采樣點是有選擇或隨機地在監測區域內的非固定采樣點,主要用于彌補固定采樣點之不足,以及一些研究性、環境事故等監測項目。
2.按監測項目可分為大氣采樣點、水質采樣點、生物采樣點、噪聲采樣點、土壤采樣點、固體廢棄物采樣點和放射性采樣點等。
三、土壤采樣的平行樣重量?
在土壤采樣中,平行樣是用于檢測實驗誤差和準確性的一種形式。平行樣的重量通常與主要樣品數量相同,以確保實驗數據的準確性。平行樣的重量應根據需要確定,具體取決于所選的分析方法、樣品含量和檢測精度要求等因素。一般而言,在土壤分析中,平行樣重量一般應在10-50克之間。需要注意的是,采樣前要注意樣品的代表性和取樣方法,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同時,在處理土壤樣品時,應根據實驗要求和標準操作規程進行處理,避免影響實驗結果和數據解釋。
四、2.土壤的層次?
土壤分為三 層
1、表土層又可分為耕作層和犁底層,也叫腐殖質—淋溶層,是熟化土壤的耕作層;在森林覆蓋地區有枯枝落葉層。上表土層又稱耕作層,為熟化程度較高的土層,肥力、耕性和生產性能最好;下表土層包括犁底層和心土層的最上部分(又稱半熟化層)。
耕作層:受耕作,施肥,灌溉影響最強烈的土壤層,厚度一般約20厘米左右.耕作層易受生產活動和地表生物,氣候條件的影響,一般疏松多孔,干濕交替頻繁,溫度變化大,通透性良好,物質轉化快,含有效態養分多.根系主要集中分布于這一層中,一般約占全部根系總量的60%以上.
犁底層:位于耕作層之下,厚約6-8厘米.典型的犁底層很緊實,孔隙度小,非毛管孔隙(大孔隙)少,毛管孔隙(小孔隙)多,所以通氣性差,透水性不良,結構常呈片狀,甚至有明顯可見的水平層理.這是經常受耕畜和犁的壓力以及通過降水,灌溉使粘粒沉積而形成的.
2、心土層 又稱“生土層”。是土壤剖面的中層。位于表土層與底土層之間。由承受表土淋溶下來的物質形成的。通常是指表土層以下至50厘米深度的土層。由于有物質的移動和淀積,所以表土層和心土層最能反映出土壤形成過程的特點。在耕作土壤中,心土層的結構一般較差,養分含量較低,植物根系少。旱作土壤的心土層,一般保持著開墾種植前自然土壤淀積層的形態和性狀,耕種引起的變化小;水稻土的心土層,在正常情況下多發育為具有棱塊或棱柱狀結構的斑紋層。
心土層位于犁底層以下,厚度約為20-30厘米,該層也能受到一定的犁,畜壓力的影響而較緊實,但不象犁底層那樣緊實.在耕作土壤中,心土層是起保水保肥作用的重要層次,是生長后期供應水肥的主要層次.在這一層中根系的數量約占根系總量的20-30%.
3、底土層也叫母質層,是土壤中不受耕作影響,保持母質特點的一層。如成土母質為巖石風化碎屑,則底土層中也往往摻雜有這些碎屑物。底土層在心土層以下,一般位于土體表面50-60厘米以下的深度.此層受地表氣候的影響很少,同時也比較緊實,物質轉化較為緩慢,可供利用的營養物質較少,根系分布較少.一般常把此層的土壤稱為生土或死土.
五、農業污染土壤采樣方案?
施采樣,若有變更須注明理由(比如污染狀況的變化和環境管理部門的新要求)
三、采樣方法
混合土樣的采集方法
1、梅花形采樣法:不少于5點,適用于中等面積,地勢平坦,地形開闊,土壤相對均勻的田地。
2、對角線采樣法:5~9點,適用于污水灌溉或受污染的水灌溉的平整田塊,對角線分五等份,以等分點為采樣分點。
3、棋盤式采樣法:適宜中等面積、地勢平坦、土壤不夠勻稱的地塊,設分點10個左右;受污泥、垃圾等固體污染廢物污染的土壤,分點應在20個左右。
4、蛇形采樣法:設分點15個左右,適用于面積較大,地勢不太平坦,土壤不夠均勻的地塊,多用于農業污染性土壤。當樣品采集量大時,可將各分點混勻后用四分法取1KG土樣裝入樣品袋,多余部分棄去。
六、剖面土壤采樣方法標準?
為了研究土壤基本理化性質,需要按土壤發生層次采樣。方法是在采樣點挖掘1.0m×1.5m左右的長方形土壤剖面坑,較窄的一面向陽作為剖面觀察面。挖出的土應放在土坑兩側,而不要放在觀察面的上方,坑的深度要達到母質層或地下水位。在整個土壤剖面從上到下每10cm為一個土層,用樣品袋和環刀采集土樣。每一個土粒密度﹑土壤顆粒大小和百分含量分析﹑化學分析的土樣質量均為1kg左右。容重環刀體積為100cm3,三個容重環刀取平均值。用標簽寫明采集地點、剖面號、土層深度、采樣日期和采樣人等。
值得注意的是,土壤基本理化性質的土樣要在同一個土層上同步采集而不要分開,目的是了解整個土壤剖面的理化特性。特別是液體水運動特性與整個土壤剖面的每一個土層相關聯。我國曾做過兩次大規模的土壤普查,采集土樣工作沒有按上述方法進行,因而不能獲得整個土壤剖面的理化特性,特別是液體水運動特性的完整資料,白白浪費了國家的許多人力和財力,也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七、土壤采樣技術規范?
土壤樣品采集技術規范土壤樣品的采集,是土壤測試的一個重要環節,采集有代表性的樣品是如實反映客觀情況,是測土配方施肥的先決條件,因此,應選擇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樣,為保證土壤樣品的代表性,必須采樣前要詳細了解采樣地區的土壤
八、土壤采樣的具體方法步驟?
1、對角線采樣法:適宜于污水灌溉地塊,在對角線各等分中央點采樣。
2、梅花形采樣法:適宜于面積不大、地形平坦、土壤均勻的地塊。
3、棋盤式采樣法:適宜于中等面積、地勢平坦、地形基本完整、土壤不太均勻的地塊。
4、蛇形采樣法:適應于面積較小地形不太平坦、土壤不夠均勻須取采樣點較多的地塊。深度視采樣目的而定,一般采耕層0-20cm。取混合樣1-2kg。如數量太多可用四分法將多余土壤棄去。將所采土樣裝入布袋或聚乙烯塑料袋,內外均應附標簽,標明采樣編號、名稱、采樣深度、采樣地點、日期、采集人。
5、用作化學分析(除重金屬分析)的土壤樣品可用土鉆采樣。 用作容量測定的土壤樣品,應用環刀法采樣。
九、土壤采樣拍圖片簡單嗎?
簡單。只要在進行土壤采樣時,用手機進行定位經緯度后,直接進行拍圖片就好了
十、層次短發怎么描述?
層次短發是一種時尚且具有層次感的發型,適合各種發質和臉型。以下是關于層次短發的描述:
1. 層次感:層次短發通過不同長度的發絲層疊排列,創造出立體感和動態感。這種發型通常會給人一種輕盈而有層次的印象。
2. 長度變化:層次短發的長度會有所變化,通常會在頭頂處較短,而在側面和后面則會逐漸變長。這種長度變化的設計使得發型更加有層次感和流動感。
3. 剪裁技巧:層次短發的剪裁通常會使用剪刀或剃刀來打造出不同長度的層次。剪發師會根據你的面型和發質,以及你想要的效果來進行剪裁,使得發型更加適合你的個人特點。
4. 風格多樣:層次短發可以有各種不同的風格和造型。你可以選擇將發梢打薄,營造出輕盈的效果;或者加入一些劉海或碎發來增加一些柔和的元素;還可以使用造型產品來塑造出不同的造型,例如自然飄逸、時尚翹起或者凌亂感等。
5. 適合場合:層次短發既適合日常生活,也適合各種正式或休閑場合。無論是參加聚會、工作還是日常外出,層次短發都能給你帶來一種時尚、自信和活力的感覺。
無論你是要追求時尚感,還是想要改變形象,層次短發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與你的發型師交流你的想法和需求,他們會根據你的要求和個人特點來為你打造出最適合的層次短發。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