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s是什么分析測試方法?
一、eds是什么分析測試方法?
EDS全稱為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是電子顯微鏡(掃描電鏡、透射電鏡)的重要附屬配套儀器,結合電子顯微鏡,能夠在1-3分鐘之內對材料的微觀區域的元素分布進行定性定量分析.
二、土壤吸水測試原理?
土壤水分類型、吸水原理及循環過程
農諺說:“有收無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水是農業的命脈。土壤水是土壤的重要組成物質之一,也是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和作物所需水分的主要供給源。土壤水數量和存在狀態如何,不僅影響水分的運動和作物的吸水狀況,而且決定著土壤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性質,最終影響農作物的產量。保護性耕作技術措施的運用,都是為了有效地控制、調節和管理土壤水分狀況,使土壤水分隨時處于最適宜于作物生長發育狀態,以促進作物的穩產、高產。
一、土壤吸水原理及水分類型
土壤能夠保持水分,主要是由兩種不同吸力的作用。一種是土粒和水分子之間的吸附力簡稱土壤吸附力;另一種是水分和空氣界面上的彎月面力,又稱毛管力。土壤所能夠保持的水分稱為土壤水分。土壤水可分為吸濕水、膜狀水、毛管水和重力水四種類型。
吸濕水土壤依靠土粒與水分子之間很強的分子吸引力,把土壤空氣或大氣中的水分子吸收和固定在土粒表面成為一層很薄的水膜,稱為吸濕水,土壤具有吸附水氣中水分子的能力稱為土壤的吸濕性。在水氣飽和的空氣中,土壤吸濕水達到最大量稱為最大吸濕量或最大吸濕系數。土壤吸濕水量的大小,主要決定于土粒表面積大小、腐殖質含量多少和空氣濕度的高低。土壤質地越粘,腐殖質含水量越多、空氣濕度越大,土壤的吸濕水含量就越高。如表1-8顯示,甘肅黃土高原土壤的吸濕系數變動于3.75%~6.5%之間。
三、tessier土壤重金屬形態分析方法?
方法如下,
可交換態稱取樣品100克于10ml離心管中,加入1molLMgCl2溶液8mlph7,在18攝氏度恒溫水浴振蕩器中以200次min的速度振蕩1小時,然后在離心機上以4000rmin離心30min將上清液和沉淀分離。
上清液測重金屬元素沉淀留在原離心管中碳酸鹽態在原離心管中加入10molLNaAc8ml用HAc調到ph5在20攝氏度恒溫水浴振蕩器中以200次min的速度震蕩15小時然后改變振蕩速度至100次min振蕩16小時用上述同樣方法離心分離上清液測重金屬元素沉淀留在原離心管中鐵錳氧化態用
四、兩種方法測試土壤酸堿度?
、看土的來源
有的花友覺得山上的土大部分都是酸性土,其實不是的,一般像在山川、山溝里面哪些樹葉常年堆積的地方,葉子會慢慢地腐爛跟土壤融為一體,這種土才是非常好的酸性土壤。像咱們平時的那些松針土什么的,就是非常好的酸性腐葉土,拿來養蘭花、類植物時比較合適的。
2、根據顏色判定
我們還可以通過顏色的深淺來判定是不是酸性土壤。一般酸性土的顏色都是比較深的,黑色、褐色的土壤一呈現酸性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是堿性土壤的話,淺色比較多。
3、捏一捏
如果還是無法判斷,就可以用捏一捏的方法來判斷。抓起一把土捏一下,如果土壤比較松散,而且比較硬,摸起來顆顆粒粒的,這一般就是堿性土壤,如果捏起來非常松軟,而且感覺還有一定的含水量,那很大程度上就是酸性土。
4、看植物
花花個人覺得這個小方法是比較方便簡單的一種,直接看土壤上種的什么植物就可以判土壤的酸堿性了。如果發現土壤上種植的是茶花、杜鵑、松樹、杉樹這一類的植物,那基本上就能判定這些土壤是酸性土,要是發現土壤上面種的是一些刺槐、垂柳、臭椿、毛白楊等植物,那種植的土基本上就能夠判定為堿性土壤了。
5、澆水
澆水也能夠判斷土壤的酸堿性。咱們可以給土壤澆上一瓢水,如果水分下滲的比較快,且沒有什么東西分泌出來,土壤的顏色依舊很深,那基本上可以斷定為是酸性土。如果澆水之后發現水下滲的比較慢,而且土壤的表層水分干了之后生成了一層白色的分泌物,那大概率就是堿性土壤。
6、pH試紙
還有一種簡單的方法就是準備pH試紙測試土壤的酸堿度了,取一部分土壤浸泡在涼白開水里面,然后用試紙測一下,測出來數值大于7的是堿性土壤,小于7的是堿性土壤。
7、適合酸性土壤的花卉
說了這么多,咱們找到酸性土不就是為了給適合的植物用嘛。花花找了一些適合生長在酸性土環境里的花卉,比如茉莉花、杜鵑花、山茶花、蘭花、鴻運當頭、百合、鴻運當頭、海棠、仙客來、梔子花等。
五、芯片測試fa分析方法有哪些?
1.OM 顯微鏡觀測,外觀分析
2.C-SAM(超聲波掃描顯微鏡)
(1)材料內部的晶格結構,雜質顆粒,夾雜物,沉淀物,
(2) 內部裂紋。(3)分層缺陷。(4)空洞,氣泡,空隙等。
3. X-Ray 檢測IC封裝中的各種缺陷如層剝離、爆裂、空洞以及打線的完整性,PCB制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如對齊不良或橋接,開路、短路或不正常連接的缺陷,封裝中的錫球完整性。(這幾種是芯片發生失效后首先使用的非破壞性分析手段)
4.SEM掃描電鏡/EDX能量彌散X光儀(材料結構分析/缺陷觀察,元素組成常規微區分析,精確測量元器件尺寸)
5.取die,開封 使用激光開封機和自動酸開封機將被檢樣品(不適用于陶瓷和金屬封裝)的封裝外殼部分去除,使被檢樣品內部結構暴露。
6. EMMI微光顯微鏡/OBIRCH鐳射光束誘發阻抗值變化測試/LC 液晶熱點偵測(這三者屬于常用漏電流路徑分析手段,尋找發熱點,LC要借助探針臺,示波器)
7.切割制樣:使用切割制樣模塊將小樣品進行固定,以方便后續實驗進行
8.去層:使用等離子刻蝕機(RIE)去除芯片內部的鈍化層,使被檢樣品下層金屬暴露,如需去除金屬層觀察下層結構,可利用研磨機進行研磨去層。
9. FIB做一些電路修改,切點觀察
10. Probe Station 探針臺/Probing Test 探針測試。
11. ESD/Latch-up靜電放電/閂鎖效用測試(有些客戶是在芯片流入客戶端之前就進行這兩項可靠度測試,有些客戶是失效發生后才想到要篩取良片送驗)這些已經提到了多數常用手段。
除了常用手段之外還有其他一些失效分析手段,原子力顯微鏡AFM ,二次離子質譜 SIMS,飛行時間質譜TOF - SIMS ,透射電鏡TEM , 場發射電鏡,場發射掃描俄歇探針, X 光電子能譜XPS ,L-I-V測試系統,能量損失 X 光微區分析系統等很多手段,不過這些項目不是很常用。
??
失效分析步驟:
1.一般先做外觀檢查,看看有沒有crack,burnt mark 什么的,拍照;
2.非破壞性分析:主要是xray--看內部結構,超聲波掃描顯微
鏡(C-SAM)--看有沒delaminaTIon,等等;
3.電測:主要工具,IV,萬用表,示波器,sony tek370b;
4.破壞性分析:機械decap,化學 decap 芯片開封機。
六、分析土壤的目的?
答:分析土壤的目的:根據大量具體材料分析對比,將外部形態與內在性質相同或 近似的土壤、并人相當的分類單元,納人一定的分類系統,以闡 明土壤在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影響下發生、發展的規律。??正確反 映土壤乏間以及土壤與環境之間在發生上的聯系,反映它們的肥力水平和利用價值,為合理利用土壤、改造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和農業生產水平提供科學依據。
七、網絡分析儀駐波測試方法?
可以使用反射法和傳輸法兩種方法。其中,反射法利用測試端口和被測器件的反射系數進行測量;傳輸法則是通過測試端口和被測器件的透射系數進行測量。這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具體應根據被測器件的特點和測試需求進行選擇。對于反射法,其優點是測試簡單、測量精度高,但是需要對測試環境進行校正,并且在測試高頻信號時會出現信號耦合等問題;相比之下,傳輸法則無需進行校正,且適合測試較高頻率的信號,但是需要考慮測試線的損耗和器件接口誤差等問題。總之,網絡分析儀在駐波測試方法上的選擇應該根據具體測試的需求和被測器件的特點進行,選用適合的測試方法,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八、網絡分析儀測試天線方法?
1. 首先,將網絡分析儀連接至天線的輸出接口。
2. 將天線的輸入端口連接至一個標準負載,如50歐姆電阻器。這樣可以避免在測試過程中損壞天線。
3. 打開網絡分析儀,并選擇相應的測試頻率范圍和測試參數。
4. 開始測試并記錄數據,如S參數和阻抗等。
5. 根據測試結果分析天線的性能和工作狀態,如波束寬度、增益、VSWR等。
6. 根據需要,可以通過調整天線的設計和結構來優化其性能。
原因及內容延伸:
網絡分析儀是一種可靠、高精度的測試工具,用于評估天線的性能和調整天線的設計。測試天線的方法是將天線連接至網絡分析儀,以測量其S參數和阻抗等參數,并根據測試結果來分析天線的性能。通過這些測試,可以確定天線的波束寬度、增益、VSWR等重要參數,從而可以優化天線的性能和設計。對于天線設計師和制造商來說,這是一個必要的過程,可以確保天線達到預期的性能和質量要求。
具體步驟:
1. 連接天線至網絡分析儀的輸出接口。
2. 連接天線的輸入端口至標準負載,如50歐姆電阻器。確保天線不受損壞。
3. 打開網絡分析儀,并選擇測試頻率范圍和測試參數。
4. 開始測試并記錄數據,包括S參數和阻抗等。
5. 根據測試結果分析天線的性能和工作狀態,如波束寬度、增益、VSWR等。
6. 根據需要,調整天線的設計和結構來改善其性能。
7. 重復測試,直到滿意的結果被獲得。
總之,網絡分析儀測試是估計天線性能和調節天線設計的一個關鍵步驟。正確的測試可以提高天線的質量和性能,從而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九、什么是土壤分析樣品?
經處理后用來進行分析的土壤樣品稱土壤分析樣品。
土壤分析是對土壤的組成分和(或)物理、化學性質進行的定性、定量測定。是進行土壤生成發育、肥力演變、土壤資源評價、土壤改良和合理施肥研究的基礎工作,也是環境科學中進行環境質量評價的重要手段。
十、土壤孔隙率 分析?
土壤孔隙度定義:土壤中各種形狀地粗細土粒集合和排列成固相骨架。骨架內部有寬狹和形狀不同的孔隙,構成復雜的孔隙系統,全部孔隙容積與土體容積的百分率,稱為土壤孔隙度。
土壤孔隙度分類:
1)按大小:
土壤孔隙一般被分為3個等級:大孔隙、中孔隙和微孔隙。
直徑>100~500um的孔隙,即較大的大孔隙,構成了植物根系生長。
直徑在15~30um和100~500um之間的孔隙被稱為小的大孔隙,它們對土壤通氣和迅速排水起主要作用。
中孔隙的相當直徑大約為0.2~30um,在保存植物生長所需的水方面作用重大。微孔隙是指直徑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