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雨對作物的影響? 作物引種對農業的影響?
一、冬雨對作物的影響?
冬天的雨能保證在冬天生長的農作物能很好的生長,增加空氣濕度,因為冬天天氣普遍干燥。
二、作物引種對農業的影響?
引種的作用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解決生產中對新品種的急需。如果一個品種已通過審定,相鄰省(自治區、直轄市)同屬于同一適宜生態區的地域,只要經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并經過最少一個生產周期的比較試驗,證明適合本地栽培種植后就可引種,可以節省該品種在當地推廣前需要經過的審定時間。也就是說,通過引種能夠及時解決生產對新品種的急需。
(2)擴大作物種植區域。引種可以開辟新種植區,擴大種植面積,提高產量。如長城以北地區原來不能種植冬小麥,后來隨著強冬性品種的培育、推廣,經過引種試驗,使冬小麥的種植界線北移,形成了新的冬麥區。
(3)提高產量、改進品質、增強抗逆性。引入的品種一般綜合性好,產量高,抗逆性強,品質優良。通過更換原有品種,可以達到高產、穩產、優質的目的。
(4)充實品種資源。引種可以使育種單位獲得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原始種質資源,充實品種選育材料,加快品種選育步伐。
三、冬季灌水對作物的影響?
一、冬季灌水的好處
1. 減輕凍害發生;冬灌增加了土壤濕度,同時又由于土壤含水量增加,有利于根系對養分和水分的吸收,使土壤蓄積較多的熱量,使土壤溫度變化幅度減小,增加土壤溫度,保護地下溫度,從而增強了果樹的抗寒抗旱能力。
2. 加快有機肥的分解,冬季灌水以后,使肥料分解速度加快,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其次為地下微生物的活動提供了水分和溫度,加快有益微生物的繁殖速度,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3. 防止生理干旱,根系吃飽喝足,自身抗性增強,減少生理干旱,由于根系吸收了足量的水分,植物細胞成為三角形,生長健壯,即可避免果樹因生理失水,引起的枝條干枯和死樹問題。
4. 促進樹體發育,加速花芽分化,讓果樹的花芽更加飽滿,來年發芽早,坐果率高,優質果多,產量高品質好。
5. 改良土壤,冬灌以后,改良了果樹的根際環境,經過夜動晝消,增強土壤的團粒結構,提高了土壤的透氣性能。
四、大雨對秋作物影響?
在國內大部分地區,特別是華中地區、華北、東北等地區,處暑季節,秋季農作物,玉米、花生、稻谷、大豆等,正處于成熟的中后期,農作物即將成熟。如果這個時候,天氣一直陰沉,再加上雨水澆灌,農作物就會貪水返青,這樣土地里的養分就會被植株所吸收,果實就無法得到足夠的養分,這一現象的出現,將會農作物的產量,產生嚴重的影響!
五、乙酸對農作物的影響?
乙酸是廣譜性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促進植物的新陳代謝和光合作用。農業上用作植物生長刺激劑,有內源生長素吲哚乙酸的作用特點和生理功能,如促進細胞分裂與擴大,誘導形成不定根、增加分蘗,提高成穗率,增加坐果、防止落果、改變雌雄花的比例率等。其經葉片、樹枝的嫩表皮、種子等進入植株內,隨營養流輸導至起作用的部位。
在較高濃度下,有抑制生長的作用。對水稻浸秧和小麥浸種可增產。也可防止果樹和棉花的脫落,促使各種植物插條生根、開花、提高發芽率、使農作物早熟、多產,防止落花落果及形成無子果實。
六、黑色地膜對作物的影響作用?
其作用有以下四點:
1.提高地溫。利用透明黑色地膜覆蓋,一般可使5厘米深表土層溫度提高3℃~6℃,提高地溫有利于早春蔬菜定植后迅速緩苗和促進根系生長。春季大棚內進行黑色地膜覆蓋,其增溫效果十分明顯。據測定,在春季大棚辣椒田中,黑色地膜覆蓋5~20厘米深土層日平均地溫比單用大棚提高0.5℃~2℃。秋季黑色地膜覆蓋也有很好的增溫效果。
2.防旱、防澇、防返鹽。在覆蓋了黑色地膜的畦面上,雨水順膜流入畦溝而被排走,土壤水分一般不致于過分飽和。不降雨時,土壤下層的水分可自下向上垂直運轉,畦溝中的水也可沿畦邊向畦中部橫向轉移,供給植株吸收。天旱時,薄膜阻礙了土壤水分蒸發,有保水作用,可減少灌溉次數。鹽堿地覆蓋黑色地膜,可減少表層土壤返鹽,據測定,0~5厘米和5~10厘米土層全鹽含量可以分別下降41.31%、2.24%。
3.防土壤板結。在作物生長期,由于黑色地膜覆蓋使土壤表面減少了風吹雨淋及人在管理中的踐踏,能使土壤保持較好的疏松狀態,防止土壤板結。4.防養分流失。黑色地膜覆蓋后,土壤溫濕度適宜,通透性好,土壤最高溫度可達30℃以上,因此,土壤微生物增加,活性增強,可加速有機質分解和轉化,促進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動和繁殖。土壤中有效養分增加,一般可節省肥料用量1/3左右。由于黑色地膜的阻隔,可防止土壤中氮素的揮發,防止雨水沖刷而造成的淋溶流失,起到保肥作用。
七、積溫對農作物的影響?
一年內日平均氣溫≥10℃持續期間日平均氣溫的總和,即活動溫度總和,簡稱積溫。每一種農作物都有恒定的積溫要求,如玉米為2500℃~2700℃,水稻為2500℃左右,馬鈴薯為1000-2500℃。同一種作物的不同品種需要的積溫也不同,早熟種積溫需求低一些,中熟種次之,晚熟種需求高。積溫不足時會推遲作物的收獲期,氣溫超過作物適應的最高氣溫時也會造成作物營養積累不良、減產等問題,在作物生長期間,積溫達到需求時就會成熟,如同一品種在同一區域低海拔種植時和高海拔種植時的成熟期是不同的,如同一區域600M海拔種植同品種時在8月中旬收獲,而在1000M海拔種植時成熟期會推遲到9月初,產量也會差一些,但質優口感好。
八、甲草胺對作物的影響?
一般控制雜草的時間為60天左右。能被土壤吸附,不易淋失,也不易揮發失效。水稻、高粱、谷子、黃瓜、韭菜、菠菜作物對其很敏感。混土深度以不超過5cm為宜。
甲草胺適用范圍:適用于大豆、玉米、花生、棉花、馬鈴薯、甘蔗、油菜等作物田,防除稗草、馬唐、蟋蟀草、狗尾草、秋稗、臂形草、馬齒莧、莧、輪生粟米草、藜、蓼等1年生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對菟絲子也有一定防效。
丙草胺:在水田中持效期為30~50天。單獨使用時,只能用于移栽稻田,用于秧田、直播田時對幼苗有損害。但加安全劑可彌補不足,施藥量過大時,苗心葉、葉尖到葉緣退綠卷曲,植物生長受抑。
丙草胺適用于水稻防除稗草、光頭稗、千金子、牛筋草、牛毛氈、窄葉澤瀉、水莧菜、異型莎草、碎米莎草、丁香蓼、鴨舌草等1年生禾本科和闊葉雜草。
在水直播田或秧田使用:水稻種子催芽后,土壤整平,播后2-4天(水稻扎根立針后)進行土壤噴霧處理,南方水稻畝用50毫升/畝,北方根據當地情況加量使用70-80毫升/畝,兌水30公斤噴霧土表,使用后田塊不能有積水,保持土壤濕潤3-5天后進行正常的水肥管理
九、乙烯利對作物根系的影響?
讓根系打發
乙烯利是植物生長的調節劑,能夠促進種子萌發、調節植株莖葉的生長、促進花朵和果實的生長、還能夠催熟水果。乙烯利使用低毒藥劑,在使用時需要注意,避免直接觸碰。乙烯利催熟的水果不含毒素,能夠正常食用,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乙烯利是有機化合物,是植物生長的調節劑。乙烯利能夠促進種子萌發,部分植株的種子會處于休眠期,不能直接播種,如果給種子使用乙烯利后,就能夠喚醒種子,從而加速萌發。植株在花期前,使用乙烯利后,能夠促使植株開花,使果期提前。
十、純堿對農作物影響?
堿性土對農作物危害具體表現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使土壤養分的有效性降低。土壤中磷的有效性明顯受酸堿性的影響,在pH值超過 7.5時,磷酸和鈣或鐵、鋁形成遲效態,使有效性降低。
二是不利土壤的良性發育,破壞土壤結構。強堿性土壤中氫和鈉較多,而鈣缺少,難以形成良好的土壤結構,不利于作物生長。
三是不利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土壤微生物一般最適宜的pH 值是 6.5~ 7.5之間的中性范圍。過堿則嚴重地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從而影響氮素及其他養分的轉化和供應。
四是不利作物的生長發育。一般作物在中性或近中性土壤生長最適宜。
五是易產生各種有毒害的物質。堿性土壤中可溶鹽分達一定數量后,會直接影響作物的發芽和正常生長。含碳酸鈉較多的堿化土壤,對作物更有毒害作用。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