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土壤類別劃分? 建筑的平面特征類別?
一、建筑土壤類別劃分?
建筑土壤分為八類土:
1.砂土:粒徑不大于2mm的砂類土,包括淤泥、輕粘土。
2.粘土:亞粘土、粘土、黃土、包括土狀風化。
3.砂礫:粒徑2mm~20mm的角礫、圓礫含量(指重量比,下同)小于或等于50%,包括礓石、粘土及粒狀風化。
4.礫石:粒徑2mm~20mm的角礫、圓礫含量大于50%,有時還包括粒徑20mm~200mm的碎石、卵石,其含量在10%以內,包括塊狀風化。
5.卵石:粒徑20mm~20mm的碎石、卵石含量大于10%,有時還包括塊石、漂石、其含量在10%以內,包括塊狀風化。
6.軟石:各種松軟、膠結不緊、節理較多的巖石及較堅硬的塊石土、漂石土。
7.次堅石.一硬的各類巖石,包括粒徑大于500mm、含量大于10%的較堅硬的塊石、漂石。
8.堅石:堅硬的各類巖石,包括粒徑大于1000mm、含量大于10%的堅硬的塊石、漂石。
土壤分類?
所屬類別:非生物
中國土壤資源豐富、類型繁多,世界罕見。中國主要土壤發生類型可概括為紅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鈣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濕土(草甸、沼澤土)、鹽堿土、巖性土和高山土等12系列。
土壤類有:黑土、栗鈣土、漠土
按土壤質地分類土壤一般分為三大類:砂質土、黏質土和壤土。
建筑土壤分為八類土:(1)砂土:粒徑不大于2mm的砂類土,包括淤泥、輕粘土。
二、建筑的平面特征類別?
一般制圖中平面圖分為:水平面(投影面)、正立面、側立面三類。
三、福州土壤類型及特征?
根據全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福州土壤共分為5個土綱、8個亞 綱、12個土類。地帶性土壤有赤紅壤、紅壤;山地土壤垂直分布較明顯,自下而上為赤紅壤、紅壤、黃壤,鑲嵌有紫色土、粗骨土、石質土等初育土壤;平原地區 則分布著鹽土、風沙土、沖積土及水稻土等非地帶性土壤。
四、工業建筑類別及等級?
1、按層數分
(1)單層廠房;僅一層,多用于冶金、重型及中型機械工業;
(2)多層廠房;二層以上,多用于食品、電子、精密儀器工業等;
(3)層次混合的廠房;多層和單層混合在一幢建筑中,多用于化學工業、熱電站的主廠房;
2、按用途分
(1)生產廠房。進行產品的備料、加工、裝配等,為企業主要車間;
(2)生產輔助廠房。為生產廠房服務的廠房,如:修理車間、工具車間;
(3)動力廠房。為全廠提供能源的廠房,如發電站、變電所、鍋爐房等;
(4)倉儲建筑。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房屋;
(5)運輸用建筑。
(6)其他建筑。如水泵房、污水處理建筑。
3、按跨度的數量和方向分
(1)單跨廠房。只有一個跨度;
(2)多跨廠房。由幾個跨度組合而成,車間內彼此相通;
(3)縱橫相交廠房。由兩方向的跨度組合而成,車間內彼此相通;
4、按跨度尺寸分
(1)小跨度。小于等于12m的單層廠房。此類以砌體結構為主;
(2)大跨度。15——-36m的單層工業廠房;15——-30m以鋼筋混凝土為主,36m及其以上的以鋼結構為主;
5、按生產狀況分
(1)冷加工車間。常溫狀態下加工非燃燒物質和材料的生產車間,如機械、修理等;
(2)熱加工車間。如鑄造、鍛壓、熱處理車間;
(3)恒溫恒濕車間。如精密儀器、紡織車間;
(4)潔凈車間。如藥品、集成電路車間;
(5)其他特種狀況車間。如放射性車間、防電磁波干擾車間;
按照工業建筑生產或者儲存物質的火災危險性可將工業建筑分為:甲、乙、丙、丁、戊五個等級。每個等級的建筑均有明確的界定,并需遵照不同的標準安排生產。
五、簡述失穩的類別及各自特征?
鋼結構失穩 (1)第一類穩定問題或者具有平衡分岔的穩定問題(也叫分支點失穩)。完善直桿軸心受壓時的屈曲和完善平板中面受壓時的屈曲都屬于這一類。 (2)第二類穩定問題或無平衡分岔的穩定問題(也叫極值點失穩)。由建筑鋼材做成的偏心受壓構件,在塑性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喪失穩定的能力,屬于這一類。 (3)躍越失穩是一種不同于以上兩種類型,它既無平衡分岔點,又無極值點,它是在喪失穩定平衡之后跳躍到另一個穩定平衡狀態。
六、土壤水分形態類型及特征?
1、吸濕水
吸濕水亦稱吸著水、緊束縛水。在分子引力作用下,土壤顆粒吸附空氣中的水分子在其表面,成為吸濕水,它是緊貼于土粒表面的極薄水膜,為15?20層水分子所聚合。吸濕水受土粒的吸持力很大, 10000-31 個大氣壓,具有固態水的性質,不 能移動,密度1.2-2.4,105℃可烘出來。
2、膜狀水:
指由土壤顆粒表面吸附所保持的水層,其厚度可達幾十或幾百個以上的水分子。性質與液態水相似,但粘滯性較高 而溶解能力較小,它能移動,但速度非常緩慢。
3、毛管水
毛管水是靠土壤中毛管孔隙所產生的毛管引力所保持的水分,稱為毛管水。毛管水受到吸力6.25-0.1個大氣壓, 能向上下左右移動,速度快。有溶解養分的能 力,也有輸送養分到作物根部的作用。
4、重力水
當進入土壤的水分超過田間持水量后,一部分水沿著大孔隙受重力作用向下滲漏,這部分受重力作用的土壤水稱重力水。重力水雖然能被植物吸收,但因為下滲速度很快,實際上被植物利用的機會很少。
擴展資料:
土壤水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來源(水培植物除外),另外植物也可以直接吸收少量落在葉片上的水分。土壤水的主要來源是降水和灌溉水,參與巖石圈-生物圈-大氣圈-水圈的水分大循環。
水分由于在土壤中受到重力、毛管引力、水分子引力、土粒表面分子引力等各種力的作用,形成不同類型的水分并反映出不同的性質。
土壤中水分的多少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是以土壤含水量表示,分重量含水量和容積含水量兩種,二者之間的關系由土壤容重來換算。另一種是以土壤水勢表示,土壤水勢的負值是土壤水吸力。
七、北京的古代建筑及特征?
北京作為中國的古都,擁有眾多著名的古代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被譽為中國古代最精美的建筑之一。其他著名的古代建筑還有頤和園、天壇、圓明園等等。這些建筑都有著中國傳統建筑的特征,如喜用磚木結構、講究對稱美、自然融入環境等。同時,北京的古代建筑也具有明清兩代宮廷建筑的特色,如黃琉瓦、斗拱和飛檐等。這些建筑是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明的瑰寶。
八、唐代建筑風格及特征?
唐代建筑風格優美典雅,特征有多樣性、獨特性以及汲取了中外文化的元素。唐代建筑風格的特征多種多樣,以宮殿和寺廟建筑為代表,具有融合了中外文化的華麗形式和高超的技術理論,形成了獨到的唐代建筑文化。其中,唐代宮殿建筑風格體現了華美、莊嚴,線條流暢,充滿典雅美感。唐代寺廟建筑則以典雅為主,注重塑造宗教氛圍。此外,唐代還有眾多別具特色的建筑,如唐代盤龍城墻、唐代長安城門、唐代北魏壁畫磚雕等,都是唐代建筑獨有的文化遺產。總的來說,唐代建筑風格充滿著個性多樣性和充滿古典韻律,充分反映了當時的政治、歷史和文化特征,對于中國古代建筑史的發展和演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九、墨西哥土壤特征?
1.地形以高原為主,平均海拔較高;
2.高原分布于中部,沿海有比較狹窄的平原,東南部平原面積相對較大。
3.整個墨西哥地形呈現中部高,東西兩側低的特點,地形起伏較大。
十、三類建筑場地的話土壤類別是幾類土?
場地類別是以剪切波速等參數來劃分的。定額中的土方幾類土分類是按施工難易程度來劃分的。
二者之間的劃分,沒有相關聯的。
如非要說一下。三類場地的話,土是比較軟的。定額套一二類土方吧。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