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調查的特點? 地下水狀況調查評價包括?
一、土壤調查的特點?
土壤調查,是野外研究土壤的一種基本方法。它以土壤地理學理論為指導,通過對土壤剖面形態及其周圍環境的觀察、描述記載和綜合分析比較,對土壤的發生演變、分類分布、肥力變化和利用改良狀況進行研究、判斷。
二、地下水狀況調查評價包括?
明確調查評價內容包括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和水文地質勘查評價。地下水管理條例》規定:
一是明確調查評價程序和內容。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組織水行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主管部門開展地下水狀況調查評價,
三、中國濕地土壤調查內容?
濕地土壤調查
以收集資料或野外土壤剖面調查的形式調查濕地土壤。濕地土壤類型包括:沼澤土、草甸土、白漿土、鹽土、堿土、泥炭土、水稻土(水稻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或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m的海域。
四、怎么確定土壤地理調查路線?
土壤勘測工作一般分路線踏勘、概測、詳測三個階段進行。
①路線踏勘:在進行流域或灌區土壤調查之前,選擇代表性的縱橫路線,對土壤及其自然條件進行輪廓的調查了解,確定調查制圖單元,安排工作計劃。
②概測:為流域或灌區規劃進行的土壤調查,比例尺為1:50000~1:500000。
③詳測:為灌區或農場設計進行的土壤調查,比例尺為1:1000~1:50000。
五、土壤調查技術規范?
如果污染物濃度均未超過GB36600等國家和地方相關標準以及清潔對照點濃度(有土壤環境背景的無機物),并且經過不確定性分析確認不需要進一步調查后,第二階段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可以結束;否則認為可能存在環境風險,須進行詳細調查。
標準中沒有涉及到的污染物,可根據專業知識和經驗綜合判斷。
詳細采樣分析是在初步采樣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采樣和分析,確定土壤污染程度和范圍。
六、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程序?
背景調研:這塊地以前干嘛的,開的什么廠,做的什么行業,該行業有哪些污染物,排污是否達標了,主要污染物排放點、堆積處位置……2 采樣:稍粗略地普查采樣,稍細致地可疑重污染位置采樣3 分析:基本理化性質分析,根據背景調研確定所需要檢測的污染物類型,檢測4 出具調查報告與風險評價報告。
七、土壤調查要準備哪些資料?
土壤調查資料(土壤圖、調查報告以及其他有關的各種圖件或文字說明)可以作為全國性或區域性的綜合自然區劃、農業區劃以及國土整治規劃的依據之一,也是農業生產單位(鄉、村及農、林、牧場)進行生產規劃和制訂改土培肥措施的重要根據。
某些專門性的土壤調查,如荒地資源調查、工程土壤調查、低產土壤調查、侵蝕土壤調查、污染土壤調查、自然保護區土壤調查以及軍事土壤調查等,其目的性和服務對象更為明確,應用性更強。
八、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的依據?
土壤污染狀況調查依據就是土壤的樣品和科學的檢測結果。
九、土壤水是什么?是地下水?
土壤水是存在于非飽和帶土壤孔隙中和為土壤顆粒所吸附的水分。地下水是存在于地殼巖石裂縫或土壤空隙中的水。從這一點看,土壤水并不等同于地下水。其中,存在于非飽和帶土壤孔隙中的水可以認為是地下水中較特殊的一部分;而為土壤顆粒所吸附的水分絕對不屬于地下水。有一點常識性知識可以用一下,地下水可以被開采,可以挖井取水。而土壤中的為土壤顆粒所吸附的水分卻很難用同樣方法為人們所利用。
十、不同土壤類型適合什么植物 調查記錄?
不用的土壤只能種植不同種類的作物植物。就拿我國的南方北方相比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例如:我國的北方,東北的廣大地區為及附營養的黑土地,有利于玉米、大豆,小麥、谷子的生長并且糧食高產。
而我國的南方地區比如海南省為紅土地有利于木薯、木瓜、胡椒等植物的生長。所以不同的土壤適合生長不同的植物。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