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土壤污染的主要方式?
一、治理土壤污染的主要方式?
合理使用農用化學品。如禁止使用劇毒、高殘留農藥,推廣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生物藥等。
(2)控制工業“三廢”排放。如對工業排放的“三廢”要進行處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數量和濃度,使之符合排放標準。大力推廣清潔生產,以減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
(3)對生活垃圾和有害廢棄物進行回收處理。
(4)提高土壤凈化能力。如增加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可增加土壤對有毒物質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量,提高土壤的凈化能力。
二、簡述土壤污染治理技術體系?
污染土壤治理技術主要有:
1.土壤淋洗法:運用該技術對水溶性金屬的祛除效果非常的明顯,主要適合于低污染土壤,其速度快,可迅速修復土壤被重金屬污染的部分。在選擇洗滌劑時應當選擇對環境友好的淋洗劑來進行處理。
2.萃取分離法:運用萃取法來吧污染的土壤進行萃取和離心分類,把重金屬祛除,把干凈的土壤恢復原位回填。這種技術不僅能夠快速修復被重金屬污染的土壤,而且可適用于工業場地和農田土壤的修復中。值得注意的是。在選擇萃取劑應該選擇對環境友好的,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3.客土置換法:將污染土壤挖走,將污染土壤進行固化穩定處置和揮發性重金屬熱氣化,把治理干凈的土壤重新再回填。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應該注意采用客土稀釋方式進行修復的場地,需要控制重金屬的下滲,防治對地下水的污染。
4.電動力學修復法:運用電力中的陰陽極將污染物濃縮在其中一極附近,用泵將其中的污水體抽離出來,經過處理后再補充地下水,這樣土壤中污染物便被洗滌出來。此技術只適用于處理溶解在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在土壤中,有許多不溶解的重金屬粒子,則需要通過調整土壤的ph值致酸性。該修復法因為技術處理起來相當復雜,而且受土壤環境的影響較大,成本也相對較高,目前仍在研究階段。
三、土壤污染治理的研究目的和意義?
土壤污染治理的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找到解決治理污染的方法,對一個民族的延續,國家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意義一
土壤污染與大氣、水污染同樣受到社會關注,土壤污染防治作為重大環境保護和民生工程,已納入國家環境治理體系。長期以來,我國一些地區經濟發展方式較為粗放,污染物排放總量居高不下,土壤作為污染物的最終受體,受到明顯影響。
意義二
土壤污染問題成為亟須解決的重大環境問題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問題,進行治理非常必要。
意義三
治理土壤污染,直接關系到農產品質量安全、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意義四
土壤污染防治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影響我們的米袋子、菜籃子、水缸子安全,并且土壤污染相對大氣污染、相對水污染來講,它的防治難度更大,也因此必須高度重視,下更大的力氣、更大的功夫抓緊推動。
四、農田土壤污染治理修復技術有哪些?
通過植物修復技術治理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 一、生物修復 1、選擇金屬耐性物,既能夠耐受金屬毒性,也能夠適應干旱和極端貧瘠的基質條件,特別適用于穩定和改良礦業廢棄地。在一定管理條件和水肥條件下,耐性植物能在廢棄地上很好地生長,隨著耐性植物對基質的逐漸改善,其他野生植物也逐漸侵入,最終可形成一個穩定的生態系統。 金屬富積植物能夠在含不同重金屬的基質上正常生長,在植物體內往往積累大量的重金屬(1 000Ⅱlg/kg以上,干重),因此,可以通過反復的種植和刈割的方法,即可除去土壤中的大部分重金屬,它特別適用于解除輕度重金屬污染的礦業廢棄地土壤。 2、引入固氮生物。利用生物固氮作用在重金屬含量較低的廢棄地進行土壤改植被重建顯出很大的作用和潛力。 。對于具較高重金屬毒性的廢棄地,必須用相應的工程措施(如摻入一定比例的污水污泥等)以解除其毒性,保證植物結瘤固氮。 菌根能夠有效地利用基質中的磷,而且不受尾礦中富含金屬的毒害,所以將其接種于相應的共生樹種,可以較好地適應廢棄地的生境,這對尾礦上植物定居起著重要作用,達到一定的改良目的。 二、利用物理的方法進行污染土壤的修復,主要包括換土法、翻耕混勻法、去表土法、表層潔凈土壤覆蓋法等。 換土法指重污染土壤則多采用客土或換土的方式,但換出的土壤應進行妥善處理;稀釋法(翻耕混勻)指在污染土壤中加入大量未被污染的土壤來降低重金屬含量;去表土法指將受到重金屬污染的表層土壤清除,然后進行翻耕;深耕翻土法(旋耕法)指污染程度輕、土層厚、面積小的污染場地可采用深耕翻土的方法。
五、北京焦化廠土壤污染治理措施?
一般焦化廠可能產生的污染物主要為有機污染物,如多環芳烴、芳香類有機物等,具體如:苯、苯胺、苯并蓽、煙塵、煤粉塵、焦塵、SO2、NOX、酚、SO3、H2S等等。這些有機物不但毒性大,而且具有一定的揮發性。
針對此類污染物,土壤修復技術主要分為三大類,物化法、生物法和聯合修復法。
1.物化法包含蒸氣浸提修復技術、固化/穩定化修復技術、熱力學修復技術、化學氧化修復技術以及淋洗修復技術。
2.生物修復是利用細菌、真菌、水生藻類、陸生植物等的代謝活性降解有機物,減輕其毒性,改變重金屬的活性或在土壤中的結合態,通過改變污染物的化學、物理特性而影響它們在環境中的遷移、轉化和降解速率。
3.聯合修復方法主要針對土壤復合污染的實際情況,聯合使用生物修復技術同物理化學方法。
六、重金屬土壤污染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1、施用化學改良劑,采取生物改良措施,增加土壤環境容量,增強土壤凈化能力。
2、強化污染土壤環境管理與綜合防治,大力發展清潔生產。
3、調控土壤氧化還原條件:調節土壤氧化還原電位,使某些重金屬污染物轉化為難溶態沉淀物,控制其遷移和轉化,降低污染物的危害程度。調節土壤氧化還原電位主要是通過調節土壤水分管理和耕作措施實現。
4、改變耕作制度,實行翻土和換土:改變耕作制度會引起土壤環境條件的變化,消除某些污染物的危害。對于污染嚴重的土壤,采取鏟除表土和換客土的方法;對于輕度污染的土壤,采取深翻土或換無污染客土的方法。
5、采用農業生態工程措施:在污染土壤上繁殖非食用的種子、種經濟作物,從而減少污染物進入食物鏈的途徑,或利用某些特定的動植物和微生物較快地吸走或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質,從而達到凈化土壤的目的。
同種金屬,由于它們在土壤中存在形態不同,其遷移轉化特點和污染性質也不同,因此在研究土壤中重金屬的危害時,不僅要注意它們的總含量,還必須重視各種形態的含量。
七、監督建議書和監察建議書的區別?
監督建議書和監察建議書的最大區別是兩者的執行力度是不同的。監督建議書指的是監督部門對你當前存在的運行問題。和管理問題提出建議。你可以根據建議書進行改正。當然也可以置若罔聞。他并沒有很大效力。但監察建議書就有不同。如果你不實施的話,會對你進行處罰。
八、監察建議書與紀律檢查建議書的區別?
紀律檢查建議主要是指黨的紀律檢查機關根據開展監督檢查等工作發現的問題,就所涉及的人員或者組織,依據黨章黨規黨紀向有關黨組織提出的處理建議。
很顯然,《紀律檢查建議書》的客體是有關黨組織或黨員,確切是指發文機關的同級或下級黨組織、黨員。監察建議主要是指監察對象所在單位廉政建設和履行職責存在的問題等提出建議。監察建議書的客體是“監察對象所在單位”。
九、土壤污染物的來源?
土壤污染物的來源:農業污染、工業污染、生活污染、交通污染等
1.農業污染:農業生產中使用農用塑料薄膜、農藥、化肥等帶來的污染,可以導致農作物的產量、質量下降,引起農作物的污染,進而可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體健康。
2.工業污染:主要是工業排放的廢渣、廢水、廢氣對土壤造成污染。a) 工業排放的各種大氣污染物中,以粉塵、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為主,約占大氣污染物總量的3/4,這些污染物會隨著降水、自然沉降落入土壤中;b) 工業廢水排入江河湖泊和海洋,成為污染水體的主要污染源,污水直接滲入土壤或被引用于農田,會污染土壤和農產品;c) 工業廢渣不僅占據大量的空間,而且含有有害成分,被水溶解后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
3.生活污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各種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也使城鄉環境受到嚴重污染。
4.交通污染:隨著各種交通工具流動越來越頻繁,它們排放的廢氣中尾氣成為土壤的重要污染源,例如公路兩側鉛污染嚴重。
污水灌溉對土壤的污染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中,含有氮、磷、鉀等許多植物所需要的養分,所以合理地使用污水灌溉農田,一般有增產效果。但如果污水中含有重金屬、酚、氰化物等許多有毒有害的物質,如果污水沒有經過必要的處理而用于農田灌溉,或直接流入地下土壤中,則會將污水中有毒有害的物質帶至農田,污染土壤。例如冶煉、電鍍、燃料、汞化物等工業廢水能引起鎘、汞、鉻、鉛、銅、砷、鋅、鎳等重金屬污染;石油化工、肥料、農藥等工業廢水會引起酚、三氯乙醛、多環芳烴、多氯聯苯、三氯乙醛、甲烷、農藥等有機物的污染
十、什么叫土壤污染的控制?
土壤污染防治是防止土壤遭受污染和對已污染土壤進行改良、治理的活動。土壤保護應以預防為主。預防的重點應放在對各種污染源排放進行濃度和總量控制;對農業用水進行經常性監測、監督,使之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準;合理施用化肥、農藥,慎重使用下水污泥、河泥、塘泥;利用城市污水灌溉,必須進行凈化處理;推廣病蟲草害的生物防治和綜合防治,以及整治礦山防止礦毒污染等。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