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通氣率怎么測? 含水層特點?
一、土壤通氣率怎么測?
透氣率的測定
將干燥的試樣樣品放入樣品室,旋緊上下夾具以保證樣品室的密封,將樣品室裝在多孔材料性能檢測儀上,啟動儀器,調節壓力旋鈕使壓力差達到一定值,通過數顯表觀察壓力差及流量的變化,記錄壓差穩定時對應的流量值。隨著壓差不斷下降,記錄不同壓差下對應的流量值5~10組。重復實驗至少三次,記錄與第一組相同壓差下對應的流量值,取平均值,代入下式,擬合出一條P與Q和比值的曲線,斜率即為透氣率。
二、含水層特點?
含水層
指能夠給出并透過相當數量水的巖體。這類含水的巖體大都呈層狀,所以稱為含水層,如砂層、礫石層等。含水層不但儲存水,而且水在其中可以運移。非固結沉積物是最主要的含水層,特別是砂和礫石層,這種含水層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條件適宜時,在其中打井可獲得豐富的水量。碳酸鹽類巖石也是主要的含水層,但碳酸鹽巖的空隙性和透水性變化很大,取決于裂隙和巖溶的發育程度。
三、土壤通氣度怎么算?
通氣孔隙度=總孔隙度-含水量×容重
總孔隙度=(1-容重/比重)×100%
這含水量和容重,通過你采的土樣就能計算了。
四、土壤通氣的主要方式?
土壤空氣與近地層大氣之間不斷進行氣體交換的現象,也稱土壤通透性。土壤和大氣間的氣體交換也主要是氧與二氧化碳氣體的互相交換,即土壤從大氣中不斷獲得新鮮氧氣,同時向大氣排出二氧化碳,使土壤空氣不斷得到更新·因而土壤與大氣的氣體交換,亦稱為土壤的呼吸作用·
五、潛水含水層和承壓含水層的區別?
含水層:凡透水性能好空隙大的巖石以及卵石、粗沙、疏松的沉積物、富有裂隙的巖石,巖溶發育的巖石均可為含水層。
潛水層:地表以下第一個穩定水層。潛水層有自由水面。潛水層以上沒有連續的隔水層,不承壓或僅局部承壓。降水和地表水通過包氣帶下滲補給。潛水層是重要的供水水源,通常埋藏較淺,分布較廣,開采方便。
承壓層:承壓水是充滿兩個隔水層之間的含水層中的地下水,它有兩種不同的埋藏類型,即埋藏在第一個穩定隔水層之上的潛水和埋藏在上下兩個穩定隔水層之間的承壓水。典型的承壓含水層可分為補給區、承壓區及排泄區三部分
六、水井含水層解釋?
答; 水井含水層就是在豐富含水量之地下土層中,若其土層具有良好之透水性,則地下水可在土層中自由流動,此類土層可適合鑿井以供抽取地下水利用,此土層稱為含水層。 一般之含水層常由非經壓縮之砂巖或礫石層所組成,部分為石灰巖含水層,含水量均非常豐富。在含水層下方通常有一層不透水層,以減少含水層中往下層滲漏之水量。含水層又可依其水壓之受力狀況分成受限含水層與非受限含水層。
七、巖溶含水層特征?
具有以下巖溶水文地質特征:①具有成熟的三元垂直分帶;②淺層巖溶帶厚約30m,有效孔隙率2.5%,調蓄能力強;③中層巖溶帶厚約70m,未充填洞穴發育,有效孔隙率1.5%,側向水流通暢;④水位動態平緩,過程曲線主要反映降雨的季節變化;⑤含水層的疏干和回灌易于實現。基于上述特點提出利用地下空間調蓄徑流的構想,其基本思路是在枯水季節抽取超過天然徑流量的地下水,形成人工降落漏斗,以獲得需要的水資源量;雨季通過天然回灌,把調節庫容重新充滿。
八、含水層類型劃分?
1頂板直接充水含水層(簡稱直接充水含水層)——開采礦層,冐落帶范圍以內的含水層,是直接充水含水層,也就是肯定的充水含水層。例如,山西省開采山西組煤層,則其上覆冐落帶范圍.
2.
頂板間接充水含水層(簡稱間接充水含水層)——由于天窗、越流補給、斷層等的存在
3.
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層——與礦層底板直接接觸,或在開采礦層底板破壞深度以內的含水層
4.
底板突水含水層——通過突水系數的計算,如果礦層底板以下,高水頭的承壓水可能突破。
九、土壤通氣性的機制是什么?
我就拿我們大學專業課來為你解答一下:
一、保持合適的土壤水分,過分的淋溶使得氧氣被擠出,同時將化肥中的化肥物質加速溶解,濃度高容易燒苗。
二、作物深耕,中耕松土。由于不斷的翻耕使得土壤中與土壤外的空氣進行交換,土壤是由顆粒組成的,有一定的空隙,這樣可以使得氧氣進入土壤中。
語言比較簡易,但我相信你看懂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十、含水層類型有哪些?
包氣帶水。上層滯水。飽和帶水。潛水。承壓水。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