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種植技術?
五味子的種植技術:選地整地、種子育苗、移栽、中耕除草、施肥、排灌、搭架及換架、防病防蟲、人工輔助授粉、采摘。
1、選地整地:翻地后耙細,制成高15公分,寬120-150公分的畦施漚肥農家肥料10-15kg。移栽地除富饒、排灌優良外,規定傾斜度低于15度,可按照0.8-1.1米間距挖穴,選用半人工種植時要選擇正規支撐架綠色植物的地塊。
2、種子育苗:播前把當初收獲種籽用清水泡種2-3天之后,搓去果實,洗出來種籽,與3倍濕沙攪拌后放到戶外當然層積解決。第二年春化凍后移進房間內再次層積,待絕大多數種胚發育完全后能栽種(大約在5月上旬)。
3、移栽:在第二年春天返青時或秋天枯葉之后進行移栽,以春天移栽為宜,黃昏及陰雨天移栽成活率高。移栽行間距1.2-1.5米,株間距50-60cm,在立架兩側各移栽1株小苗,1畝地移栽小苗1750-2210株。
4、中耕除草:種植帶內維持土質疏松無夜草,翻土時應防止磕傷根莖,還可用清溝培土代替耕耥,因滾動土壤層易損害地底橫走莖,使很多橫走莖鉆出地面,產生過多結果枝,耗費營養成分,危害生產量。清溝培土可加厚型土壤層,有益于根系生長。每年可開展3次,第1次在綠草很多發生的時候,第2次在6-7月,先拔大草后清溝,第3次在8月,只拔大草就可以。
5、施肥:每一年施肥2次。第1次在萌芽(5月初)追速效性氮鉀肥,第2次在植株生長中后期(7月上中旬)追速效磷鉀肥。施肥一般在根處30--50cm周邊開15--20cm深環狀溝,施肥后填土。留意開溝的時候不要挖斷五味子須根,施肥時融合澆灌。
6、排灌:五味子不耐旱,都不耐淹,土壤層存水一周便可造成五味子植物身亡,為此旱災時要常澆水水,澆后要及時的翻土鋤草,下雨的時候要常排水管道。確保土質潮濕,田里不存水。結冰前灌1一次水以利于過冬。在打苞、開花與果子膨大期要常常澆灌和施肥,并實現五味子豐收。
7、搭架及換架:五味子是蔓生植物,不可以單獨生長發育,務必纏繞在別的支持物中進行生長發育,一般當枝干長至35cm時或移栽后第二年籬架,選用籬架,架高1.8米,架材孔徑3-5cm,可以用水泥立柱,角鐵或桿身。每過2-3米埋一支撐,用桿身或8地鐵線在立桿往上拉水平線,并且在每株植物處立一孔徑1.5-2cm,長2.5-3.0米竹竿,將枝干沿順時針引發布,開始時要繩綁,之后當然盤繞發布。
8、防病防蟲:病蟲害主要包括青枯病、褐斑病、霜霉病、褐斑病等,病蟲害主要包括卷葉蟲、食心蟲、飛虱等。
9、人工輔助授粉:授粉方法是先把雄蕊或蜂花粉采集起來,完用軟筆將蜂花粉涂抹在雌蕊柱子上也可采用雄蕊與雌蕊連接,不管用什么樣的方法都別傷著雌蕊,果實在8月末至9月中下旬完善。
10、采摘:9-10月果子呈鮮紅色時采收,剪下來后放到陽光底下晾干,大晴天夜里可任露珠潮濕,那樣五味子油溶性大質量好,當手攥富有彈性,松開還原時即是做好,去其果蒂、殘渣就可以進庫或市場銷售。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